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砂壶杂谭     
在中国茶文化中,对饮具也十分讲究,而为众人熟知的茶壶,则为必备之物。茶壶种类甚多,当推宜兴紫砂壶为上品,朱郁华先生撰写了“典雅的紫砂壶”一文,对宜兴紫砂壶的方方面面作了简述、谈来颇多雅兴,故摘之。 宜兴紫砂茶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如今不少内外有识之士对宜兴紫砂壶进行了研究,古老的紫砂壶工艺的勃兴,导致沉寂已久的中国茶具文化的复苏。 据考证,紫砂壶制作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如明代周高起《阳羡名壶录》载:宜兴(古称“阳羡”)陶茶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茶色澄洁,茶味清醇,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  相似文献   

2.
说到茶具,我国素有所谓“景瓷宜陶”的说法,就是说瓷茶具以景德镇为首,陶茶具以宜兴紫砂为最。这种格局,自明代至今,一直未变。江苏宜兴的紫砂陶问世于明朝,并很快兴盛起来。明人周高超所著《阳羡茗壶录》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瓮,而尚宜兴陶。”特别是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饮茶用紫砂更加蔚为风尚。紫砂壶业的兴盛何以如此之快?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紫砂壶具有优越的实用功能。紫砂茶壶素胎无釉,胎质细腻,含铁量达9%。据前人总结用紫砂壶作茶具有七大优点: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并能保持“色香味皆蕴”,使“茶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业》2004,(3):44
紫砂艺术的源头自北宋始,但真正创出紫砂壶艺术风格的大师级鼻祖则是到明代才产生。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宜兴提前副使吴颐山家有个名叫供春(又名龚春)的书僮,常随主人到丁蜀镇西南十多里地的金沙寺去读书下棋。当时寺里有位法名叫智静的高僧,除下棋外,善制紫砂茶壶。供  相似文献   

4.
茶壶·茶壶包四川宜宾市土产公司刘盛龙四川省宜宾茶厂张志茶壶提起茶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壶和江西景德镇的彩花白瓷茶壶,那妩媚多姿、色彩斑斓、神态万千的各式各样茶壶,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特别是紫砂茶壶,小巧玲珑.质地优良,做工考究,精美绝伦...  相似文献   

5.
朱郁华 《农业考古》2003,(2):114-118
文人与紫砂壶在门类众多的茶具中最具特色最富文化内涵的莫过于宜兴紫砂茗壶。它不仅具有泡茶的特殊功能 ,更重要的还在于有一定的文化品味 ,是一种耐人寻味的饮茶工具。紫砂茗壶在其制作和发展过程中 ,不断受到同时代文人茶客的干预 ,吐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并以它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茶人、文人艺术家、收藏家的殊爱和青睐。紫砂茗壶不轻浮、不媚俗、不眩耀 ,它的气质与文人追求“天然去雕饰”极为相近 ,体现出紫砂壶的冰肌玉骨与文人的默契。反过来 ,文人茶客古雅精致的品味也影响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 ,他们的审美导向促使制造者不断创…  相似文献   

6.
林志宏的家让人惊羡 !上千件紫砂壶包容着上千阙故事。 1 999年 4月 2 3日至 5月 8日 ,这些壶中“故事”在澳门卢九花园向世人展示。林志宏老先生并不是有钱的收藏家 ,他只是个读书人 ,因而 ,他的收藏就有一种平民的亲切。大师陈鸣远的作品《蚕桑壶》原本为白泥调幼砂 ,壶身扁圆折腹 ,雕镂着蚕儿啮食桑叶的情景。原作价值不菲 ,以林老的退休金 ,不可能收到陈鸣远的真品。去年底 ,宜兴有人到澳贱卖顾佩伦的《蚕桑壶》 ,以换路费。林老识货 ,只见那壶呈深绿色 ,多条蚕虫蠕动于布满大小孔洞、仰俯不一的桑叶间 ,形象极是生动 ,壶注由叶片卷成 ,…  相似文献   

7.
古玟 《农业考古》2001,(4):98-100
“茗注莫妙於砂 ,壶之精者又莫过於阳羡”。明代李渔这般评价紫砂壶 ,对于紫砂壶迷来说 ,小小一把紫砂壶又岂是一个精字了得 ?“新买来的一把壶 ,初时是被它的外型吸引 ,待用它泡茶后 ,壶的味道就慢慢渗出 ,此时再看这把‘养过’的壶 ,是不舍得送人的。”紫砂迷这般说。他们口中“养过”的壶 ,亦即是以茶浇壶 ,紫砂壶的色泽慢慢产生变化。一把好壶在有心人“养过”后 ,会用之愈久 ,光亮愈新 ,色泽愈沉。亦有的壶痴是“不见则已 ,一见爱不释手 ;不集也罢 ,一集终生不休 !”集有逾千把壶的林志宏 ,想必是这“终生不休”的壶痴之一。在林志宏的…  相似文献   

8.
昔日拾荒人,今日陶艺家许四海,一个胖墩墩、福笃笃,脸盘红亮的中年男人,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紫砂陶艺家。八十年代初,他扔掉上海公用事业学校总务科长的铁饭碗,留职停薪去了陶都宜兴,一团紫泥捏捏弄弄,硬是偷学到了名师的绝活,接着又参与创建宜兴紫砂二厂,以上海人特有的机灵劲与经济头脑帮助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的宜兴紫砂艺人在商海畅游。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适逢改革开放的好机遇,中国传统茗具的身价突然飙升,许四海随手制做的紫砂壶卖到好几万元。即使在紫砂壶商品的价值回归的1997年,他为庆贺香港回归而特制的巨型掇只壶在…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宜兴紫砂非常著名,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铁的含量特别高,因此,经常用紫砂壶对身体有诸多益处。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宜兴紫砂非常著名,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铁的含量特别高,因此,经常用紫砂壶对身体有诸多益处。  相似文献   

11.
林志宏 《农业考古》2001,(2):233-233
近年兴起收藏热 ,适当的玩物不但不丧志 ,而且还能怡情养性。收藏既可以加深了解该藏品历史、时代背景及发展情况 ,又可以调剂生活 ,增加乐趣 ,在繁重工作中 ,休息时欣赏藏品 ,可以减压 ,使身心舒畅 ,还有保值的作用。你喜欢收藏什么 ?可按你的条件及爱好去选择。笔者热爱收藏紫砂壶 ,每次旅行 ,必会往紫砂壶店欣赏选购 ,充实自己的收藏阵容。紫砂壶为什么值得收藏呢 ?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产物 ,内外不施釉 ,古拙朴实 ,它既是实用品 ,又是艺术品。由于我国江苏省宜兴的紫砂泥有特殊的结构 ,所以有以下的优点 :一、泡茶不失…  相似文献   

12.
紫砂制品刚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欣赏和赞美,把它喻为天地间的珍宝。“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这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诗句。另一位开一代诗风的北宋诗人梅尧臣则写到:“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紫砂艺术自起源起,便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历代文人雅士,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雕塑等诸多艺术手法融于紫砂壶中,使它的内涵显得深邃而幽远。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曾退隐宜兴蜀山讲学,当地的金沙泉水阳羡茶是素负盛名的好水好茶,再配以紫砂茶壶,让苏东坡感到了人生的赏心惬意。他曾亲自参与设计定…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8日至12日贵阳市举办了全国首次斗壶大赛,邀请文化部指定的紫砂文化传承人之一的汪寅仙紫砂工艺大师,宜兴陶瓷协会主席史俊棠、著名茶文化学者、著有《鉴壶》一书的寇丹及江苏其他紫砂高级工艺师共7人,对贵阳市民间收藏的紫砂茶壶逐一进行各人打分海选,原则是按"泥料、造型、技艺、装饰"分别以10分计分.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是中华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宜兴地方文化记忆建构的核心符号,但紫砂壶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争议之大,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社会对紫砂壶艺术文化的认识,也困扰了紫砂艺人对自己行业的认知。本文首先科学、清晰地界定出"紫砂壶"定义,然后按照宋、元、明的时间顺序,逐个梳理并剖析紫砂壶各派起源学说的文献史料与实物证据,排除存疑及解读有偏颇的依据,逐步精确起源时间区间,最后提出结论,紫砂壶应起源于明代中期的正德年间。  相似文献   

15.
金沙寺的和尚为“坐禅破睡”,近前都有紫砂壶中茶为伴,这小小的紫砂壶为和尚们早日修得功德圆满,似寺中晨钟暮鼓使人警醒。传说和尚们用的紫砂壶,是明代正德年间,宜兴湖滏金沙寺静智法师的布施。法师平日“闲静有致,时常和做缸瓮的陶工在一起,制壶选紫砂细泥捏成坯胎,用规范成圆形,挖空其中腹,  相似文献   

16.
装进壶里的第一个故事江苏省盐城市王桂枝我有一把紫砂茶壶,带四只碎瓷紫砂茶杯。是六十年代初友人从宜兴购回送我的。壶是扁平形,容量约500毫升,熟褐带深红的颜色。壶嘴、壶把以及壶盖上的纽,合起来似为一桃枝造型,古朴典雅。壶把两侧各有两片叶和一枚果。壶嘴一...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的茶文化繁荣鼎盛,瀹饮开启千古茗饮之宗,茶具也有了革命性的变革,紫砂壶的问世,更是给茗饮世界注入了一股清风。明代收藏家、鉴赏家周高起通过给宜兴的制壶大师品评归类,对他们的制作风格、作品的创新之处及地位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同时,对泥料的产地和配制、种类及其特点,对紫砂壶的收藏与鉴别、保养也相应作了科学性的介绍。可以说,《阳羡茗壶系》就是一部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史,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6,(5):314-314
夏日的淡远怡人的荷风清香已远去,代之而来的“天街月色凉如水”的金秋莅临津门,2006·津门金秋多茶事,请看:“国粹紫砂”精品展第二届国粹紫砂大师精品展,九月一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幕。天津市人大副主任陈洪江,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及参展的13位来自陶都宜兴的紫砂艺术家出席开幕式。在开幕式上鲍志强,曹婉芬大师等,向天津博物馆捐赠12件紫砂壶作品,作为天津博物馆的馆藏品,供长期展出。在为期3天的展出中,受到紫砂壶爱好者好评,认为本届精品展的300多件展品既有传统,又有创新,量多质优,品类齐全,看得出是壶艺家们的近期力作。展览的主…  相似文献   

19.
闵正国 《农业考古》2004,(2):171-172
河北省正定县一茶壶收藏家藏有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名家张沛轩所作“月影鱼跃图”茶壶和汪少平所作“山水泛舟图”茶壶各一只,现分述于后,供茶艺爱好者和茶具收藏家共赏。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陶都———宜兴是一个具有七千多年制陶史的风水宝地。其山中多出产紫砂矿石。以其矿练制成土,品质优良,抟土制壶,未能有出其右者。若从明代正德年间起,宜兴的紫砂壶艺术也不过五百年,然而壶为之用,经由煮水、泡茶、把玩、审美,由平常百姓日用陶器不断繁衍出文人书画金石之载体,且饮且读,我们不敢再小视砂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