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琪  丁中  张声扬  邢骥 《农药学学报》2010,12(3):329-334
在实验室条件下应用沙柱法及水琼脂平板法,测定了低剂量水平的涕灭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丙溴磷对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5 μ g/mL 药剂的沙柱中,以及甘薯茎线虫经0.1 μ g/mL的药剂浸渍24 h后在不含药剂的沙柱中,其运动扩散能力均受到抑制;在含较低质量浓度(5×10-3 μ g/mL)药剂的沙柱中,以及线虫经较低质量浓度(10-2,10-3 μ g/mL)的涕灭威和(10-4,10-5 μ g/m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浸渍24 h后在不含药剂的沙柱中,其通过率均比空白对照高10%以上,差异显著,表现出Hormesis效应(兴奋效应);经较低质量浓度(10-1 μ g/mL)的丙溴磷浸渍后在不含药剂的沙柱中未表现出该效应。在水琼脂平板试验中,虽然在低剂量水平下药剂对线虫的扩散具有促进作用,但产生的Hormesis效应不如沙柱法的结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共测定了茚虫威、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吡蚜酮、吡虫啉5种蔬菜常用杀虫剂在不同浓度下(2RC、RC、1/2RC、1/5RC、1/10RC)对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存活和侵染的影响,以及药剂与线虫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吡虫啉对线虫的影响最大,在5种处理浓度下,线虫死亡率达10%~14%;其他4种药剂处理后,线虫死亡率在4%~7%之间。5种药剂对线虫侵染力均无不利影响。其中,吡虫啉在推荐浓度RC处理下增强了线虫侵染力。5种化学药剂与线虫均无拮抗作用。溴氰虫酰胺(2RC、RC、1/2RC)、吡虫啉(2RC、RC、1/5RC、1/10RC)、吡蚜酮(RC、1/2RC、1/5RC、1/10RC)与线虫混用后48 h对黄粉虫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种防腐剂(TANALITH CuAz和TANALITH CY)处理木包装防治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研究表明,防腐剂处理松材后放置21天内,2.86%CuAz、2.22%CY对松材线虫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并且其作用随着处理后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二者均没有达到100%杀灭松材线虫的效果.结果分析显示,药剂浓度、药剂作用时间、木材对药剂的吸收及药剂渗透性是影响防腐剂处理对松材线虫杀灭效果的主要原因,而木材对药剂的吸收及药剂渗透性又取决于木材处理前的含水量、木材种类及所用木材的硬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发现农药活性的新化合物,以溴代吡咯腈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肼解和成环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5-烷硫基-1,3,4-噁二唑)-2-基)甲基溴代吡咯腈目标化合物( 5a ~ 5t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得到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杀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20 mmol/L时,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 5h 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抑制率为60.07%,优于对照药剂咯菌腈(58.21%)。杀虫与杀螨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20 mmol/L时,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雌成螨具有一定的杀虫和杀螨活性,但均低于对照药剂虫螨腈(100%)。杀线虫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20 mmol/L时,大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杀线虫活性,其中化合物 5k 、 5r 和 5s 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LC50值分别为0.0918、0.0733和0.0810 mmol/L,优于对照药剂噻唑膦(0.2798 mmol/L)。本研究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杀虫、杀螨和杀线虫活性,可为溴代吡咯腈衍生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结线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概述了根结线虫的发生分布和传统分类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DNA重组技术、PCR技术)在根结线虫种和生理小种鉴定中的运用及其防治,并对生物防治及抗根结线虫育种、转基因工程在植物线虫学研究领域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新型杀线虫剂三氟吡啶胺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设置了该药剂与作为对照的3种常见杀线虫剂灌根或拌土穴施处理,比较各处理防治西瓜田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在防控南方根结线虫导致的死棵方面,对照药剂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噻唑膦处理区西瓜死棵率为14.70%~44.85%,清水对照区为46.97%,而三氟吡啶胺处理区死棵率仅5.61%;在根结防效方面,三氟吡啶胺处理为70.43%,显著优于药剂对照;在虫口防效方面,三氟吡啶胺处理为66.72%,为各处理中最高。建议将三氟吡啶胺推广应用于南方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7.
最近,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而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和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 pallida)的基因组测序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截至2008年,Nematode.net数据库中已经有近500 00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s序列和1 200 000个来自30种线虫的基因组序列。如何从众多的序列中筛选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信息是线虫学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于缺乏有效转化系统的植物寄生线虫来说,RNAi无疑是研究植物寄生线虫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RNAi及其在植物寄生线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4种药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对4种杀线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均对豇豆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效,能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和抑制根结的形成,其中10%噻唑膦颗粒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的防效最好,具有低残留、持效期长等优点,可作为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的首选药剂; 其次为5%阿维菌素颗粒剂。同时供试的4种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均对豇豆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0%噻唑膦颗粒剂和5%阿维菌素颗粒剂来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的科学性,规范测试机构的操作行为,提高新化学物质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对国际间通用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和管理体系的互认和应用,根据我部<关于开展新化学物质登记测试机构检查的通知>(环办函[2008]22号),按照<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导则> (HJ/T155-2004),参照国际通行的合格实验室准则(GLP)技术原则,结合我国化学品生态毒理学测试水平和实际情况,我部组织专家对申请为新化学物质登记提供生态毒理学数据的测试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和盲样测试考核.  相似文献   

10.
根据介质盆景生产各环节 ,研究应用苗木药剂浸泡 ( 1 0 %二硫氰基甲烷乳油浸根 )、介质熏蒸 (溴甲烷熏蒸 )及根围使用颗粒杀线剂 ( 1~ 2g/kg盆土 )处理技术控制根围线虫。各项处理技术杀线虫都有显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处理效果完全符合出口盆景检疫要求 ,处理效果可至少保持 1 1 0天  相似文献   

11.
用噻唑膦、阿维菌素、奥瑞根(三株地衣芽孢杆菌)对西瓜根结线虫进行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控作用。通过田间试验,施用纯微生物菌剂奥瑞根对西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推荐每667 m~2使用量1~2 kg。  相似文献   

12.
杀线虫剂是用于防治危害各种作物的线虫的药剂,这类药剂大多数属于土壤消毒剂,线虫在土壤内接触药剂或为害作物的根、地下茎时发挥药效。且大多数为高毒,单位面积用药量较大,对生长期的作物或作物的种芽会发生药害。为了明确其对植物根生  相似文献   

13.
红麻根结线虫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我国红麻上的根结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1号和2号小种,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2号小种,南方根结线虫是优势种。它们都不为害棉花、花生、小麦、芝麻和苎麻,对高粱和玉米为害极轻。丝瓜、西瓜、番茄和空心莲子草为其共同寄主。南方根结线虫还侵染大豆、豇豆、苦瓜、菜瓜、南瓜、茄子、辣椒、烟草、黄麻、甘薯、黄瓜、白菜、莴苣、菜豆和扁豆等作物。红麻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主要分布在0~40cm 土层内,砂壤土中的线虫密度大于黄壤土。病原线虫以卵和二龄幼虫主要在病株残体中越冬。实行轮作、清除病残和药剂处理土壤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于污水中分离的嗜酸柏拉红菌(Rhodoblastus acidophilus)在应用中发现对苎麻根腐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iae和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嗜酸柏拉红菌PSB-01发酵原液对咖啡短体线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24h后死亡率达100%.发病麻园施用100倍PSB-01发酵液,60d后苎麻根内及根际周围土壤中的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3.8%和90.9%.田间试验表明,PSB-01菌剂不仅能有效防治苎麻根腐线虫病,对苎麻还有较大的增产效应,增产率达23.3%,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呋喃丹.  相似文献   

15.
张旭泉 《新农药》2005,(2):35-42
1、杀虫剂 碘甲烷熏蒸剂 碘甲烷是在发达国家2005年规定除必需用途之外完全禁止使用溴甲烷之后,由ァリスタラィフサィェソス公司在日本开发的替代药剂。据认为本药剂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其蒸气在土壤或木材内部扩散,其中的碘与线虫或病原菌酶中的巯基(-SH),氨基(-NH2),羟基(-OH)等碱性亲核中心反应而表现出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二硫氰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LC50和LC65分别为0.7220和1.6527μg/mL;1μg/mL二硫氰基甲烷处理二龄幼虫10min以上,二龄幼虫致病力下降;0.5μg/mL二硫氰基甲烷处理0~5min时,能增加线虫的呼吸作用,但随药剂处理时间延长(5min~12h),线虫呼吸作用受到抑制,2.5μg/mL二硫氰基甲烷对线虫呼吸的抑制作用高于0.5μg/mL;药剂处理的线虫悬浮液的电导率明显高于对照,且药剂浓度越高,悬浮液的电导率越大,这种变化在药剂处理的15~120min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根结线虫病是山药生产上的顽固性重发病害,严重制约了山药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为制定精准的药剂防治技术,以'瑞山药'为供试品种,在江西瑞昌和南昌建立试验点,采集、鉴定试验点供试田块山药根结线虫种类,监测土壤中根结线虫2龄幼虫(J2)数量消长动态及山药根结线虫病发生动态,进行病害药剂防治适期研究和施药技术研发.结果表明,试验点...  相似文献   

18.
动力方法——是利用线虫的主动活动的特性,使其从被害物中进入到水中,并沉淀到收集器皿的底部的一种分离线虫的方法。在线虫学领域里,改进了的Baermann漏斗法(1917)是比较理想的分离线虫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外乎是直接从土壤中分离线虫的方法,或从土壤样品的过滤液、泌出液,或沉淀液的线虫悬浮液中间接的分离线虫的方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线虫基因工程新途径及其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寄生线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给世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防治线虫通常采用轮作、杀线虫药剂、生物防治和应用抗性品种等措施,但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植物与寄生线虫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分子遗传操作技术的逐渐成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环保、方便、有效的线虫防治策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植物抗线虫基因、抑制线虫的外源活性蛋白、特异表达启动子,以及RNAi介导的抗线虫基因工程策略等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植物抗线虫基因工程新途径研究进展以及在分子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是专性内寄生物,寄主范围广,全球分布,给世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为害。生殖方式主要有孤雌生殖和两性融合。系统发育学研究指出,种间杂交可能在根结线虫多样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组范围内的序列重复和水平基因转移为根结线虫的多样性提供了遗传基础。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注释也为研究根结线虫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线索。根结线虫的多样性给鉴定和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