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你知道世上有比甜菜、甘蔗还要甜的树木吗?那是豆科的剌槐木。剌槐木(学名:Cleditsia triacanthos)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树木,尤其它那些具有高糖份和高蛋白的暗褐色果实。一般甘蔗的含糖成分只不过10—16%,甜菜也仅有12—18%而已,而剌槐木果实含糖成分却高达30%。剌槐木的树木平均高度为75—140英尺,树干直径约为2—3英尺。这些树大部分生长在肥沃多湿的冲积平原上。  相似文献   

2.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全省;辽阳、鞍山、营口至旅大地区生长较多,占全省总蓄积量的50%。通过研究探讨刺槐林分结构及林木生长规律,对于了解刺槐的生长发育过程,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于75—77年,先后在旅大地区(占全省刺槐总蓄积量的35%)的金县,收集了解析木18株、随机样木301株、成林固定样地2块、皆伐标准地一块做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主要的糖源植物是一年生的甘蔗和甜菜。它们的优点是原汁多,原汁台糖多,缺点是争粮田,每年种植费工,劳动强度大。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在祖国的绿色植物海洋中,找到一些木本糖料植物。糖藤就是一种新型的木本糖料植物。糖藤,中文通用名为爬山虎、爬墙虎,俗称枫藤,属葡萄科,是一种原汁含糖较多的木质藤本植物。1977年,我们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县科技组主持,对糖藤进行了试验研究。经江西大学、江西第一制糖厂协助分析鉴定,其原汁含糖为8.51—10.45%,甜度98.7,营养价值近似蔗糖。糖藤原汁含糖量比甘蔗(江西)仅低4%,比我国已报道过的另一种木本糖料械树(含糖2—6.5%)却高于2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木本糖料。  相似文献   

4.
哈密林区中幼林面积7450公顷,占全林区有林地面积的22%;林分郁闭度大都为0.8—0.9。特别是西伯利亚落叶松纯林,林内树木密度很大,如野人沟林区,每公顷林分中树木多达二万株。由于个体遗传特性的差异和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林木分化现象严重。劣势木生长极度缓慢。据树木解剖资料,野人沟林区一株胸径12公分的松树,树龄已达80年。优势木受到劣势木的牵制,生长迟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9—1982年对2638公顷的中幼林进行了抚育间伐,占全林区中幼林总面积的35.4%。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刺槐树干解析木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对刺槐生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优于verhulst模型;根据树木生长变化规律,分段建模,效果很好;提出了刺槐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6.
<正> 大袋蛾又名避债蛾,在我省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时间长达5—6个月。大袋蛾主要危害泡桐、刺槐、法桐、榆、枣等多种树木。大发生时,可将林木叶子吃光,还能啃食枝条皮层及果实。近几年来,我省林木受大袋蛾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树木之间、树木和庄稼之间,既有“亲朋好友”而相生,也有“冤家对头”而相克。要顺其相生、避其相克,以便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樱桃和苹果相生,若种在一起,各自都可放出一种挥发性气体,互相吸收,促进生长发育,结出的果实格外香甜。刺槐和杨树是“好友”,刺槐是浅根树种,杨树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利用木纤维长度变化分析麻栎和刺槐林木的生长发育期,并与解析法进行对照,证明该法简便易行,而且分析结果可靠。认为此法可以作为判断树木生育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物学原理出发,结合树木高生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树高绝对比关系,给出一种拟合基准年龄树高的简便易行又经济实用的新方法—高生长模型比率拟合法,并利用刺槐数据分别用解析木直线回归法和新方法拟合出基准年龄树高值,通过方差对比检验和平均数差异性检验认为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另对青杨数据进行了类似计算,同样取得满意效果,从而认为新方法在拟合基准年龄树高方面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新乡市12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铅、镉和锌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的重金属含量表现为污染区清洁区,不同树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的重金属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铅含量的大小排序为榆树栾树雪松刺槐悬铃木夹竹桃毛白杨柳树卫矛圆柏臭椿核桃;镉含量的大小排序为毛白杨雪松栾树悬铃木夹竹桃臭椿柳树榆树悬刺槐圆柏卫矛核桃,锌含量的大小排序为夹竹桃榆树臭椿柳树刺槐栾树雪松毛白杨核桃圆柏卫矛悬铃木。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2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含量进行归类,榆树和栾树归为第1类,夹竹桃、雪松、毛白杨、刺槐、柳树、悬铃木和臭椿为第2类,卫矛、圆柏和核桃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11.
一、巴盟甜菜含糖量下降的原因巴盟河套地区自然条件适宜甜菜生长,素以高糖闻名全国。甜菜也是巴盟重要的经济作物。全盟现有糖厂5座,总产值约1.46亿元,占全盟工业总产值七分之一左右,在巴盟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从70年代以来,甜菜含糖呈下降趋势,特别是80年代后期,含糖大幅度下降,品质明显变劣,导致制糖工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1990年全盟收购甜菜8亿公斤,菜丝含糖12.473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打破树木嫁接受季节的限制,探索难生根树种在秋季嫁接的途径,作者选择接穗和砧木插条都难生根的毛刺槐/刺槐嫁接组合,进行秋季袋接阳畦假植越冬试验,育苗成活率达到70.8—75.8%获得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方法是从农作物保护栽培技术中移植到树木育苗上来的,在一般树木的嫁接繁殖中,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合欢羞木虱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欢羞木虱Acizziajamatonica(kuwayana)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寄主为合欢及山槐等。该虫1年2代,成虫寿命长可达6周,因此世代很不整齐。成虫善跳跃,飞翔力强,经补充营养才能产卵,故成、若虫皆危害林木,使树木树势衰弱。若虫能分泌含糖的白色絮状蜡...  相似文献   

14.
枳木具(HoveniadulcisThunb)是鼠李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生长迅速,幼年树干端直,树皮洁净,发枝力强,冠大荫浓,花多具清香四溢的特点,是理想的绿化、美化观赏树种。枳木具的果实和种子内含有大量葡萄糖(30%~40%)、苹果酸钙,可清热滋补,除烦止渴、润五脏、利尿道、解酒毒。果梗肥厚,含糖类较多,经霜后,味甜,可鲜食,也可用于酿制拐枣酒(可治风湿症),制醋、熬糖、制果脯。根皮中含有欧鼠李碱(frangulanine)、枳木具碱(hovenins)A.B.,另含有枳木具甙(hoveno…  相似文献   

15.
奇异的糖树     
李敏 《湖南林业》2012,(7):31-31
甜菜、甘蔗是著名的一年生产糖作物。说来有趣,不少多年生树木也能产生糖哩。 糖槭树是西半球著名的产糖树,它同常见的械树是同宗兄弟。秋天来临,树叶变红,满山红遍,美丽极了。它寿命很长,能活上四五百年,一年种树,多年收糖,比甜菜、甘蔗省事多啦。加拿大遍种糖械树,红枫叶成了国旗上的图案,年产糖32000吨,既可供国内食用,还可以远销国外。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区甜菜含糖率和根产量的下降,使全区甜菜生产和制糖工业陷入困境.为促进我区甜菜生产和制糖工业健康稳步地发展,我所从八十年代初,在广泛吸收国内外甜菜育种先进技术的同时,采用切合实际的育种路线,开展以提高含糖率为主,兼顾丰产、抗病的新品种选育,成功地选育出二倍体标准型和高糖型新品种——内蒙古十号.不仅为我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新品种,同时也为进一步拓宽育种渠道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树木之间、庄稼之间、树木和庄稼之间,即有“亲朋好友”而相生,也有“冤家对头”而相克。人类就是要顺其相生,避其相克而种。 樱桃和苹果相生,若种在一起,各自都可放出一种挥发性气体,彼此互相吸收、促进生长发育,结出的果实格外香甜。刺槐和杨树是“好友”,刺槐是浅根性树种,杨树是深根性树种,互不争水肥,且刺槐的根瘤菌可固氮供给杨树,促进其生长。大豆、花生地内若种玉米,则大豆、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供给玉米,而玉米则可反哺碳水化合物给大豆、花生。黄瓜  相似文献   

18.
无花果为桑科乔木,果实营养丰富,含水份18.8%,蛋白质4.3%,脂肪0.3%,碳水化合物74.3%,灰分2.4%,干制果中含糖达75%;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甲和  相似文献   

19.
以弥勒县的新哨和石林县的长湖受蠹害严重的林区的1000株云南松为定期观察样树,分别不同树木长势级别和受害木等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1年发生1代,且存在姐妹代现象,姐代种群占79.3%.妹代种群占18.6%.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的攻击有很强的选择性,优先攻击长势差的衰弱木.蠹害的危害从零星和簇状分布开始向大片状发展,待树木衰弱后进行蛀干危害.对蠹害木数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树木受害越重,转化为枯死木的比例越高,当树木受害等级达4级以上时,树木很难再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20.
长叶刺槐是近年选育出的刺槐优良饲料型新品种,采用枝接和芽接2种不同嫁接方法进行高接,硬枝劈接法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5.5%,芽接成活率可达到87.5%。劈接方法技术简便,成活率明显高于芽接成活率。嫁接时间在树液流动,树木离皮时进行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