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4.
汪明付 《内陆水产》2001,26(8):27-27
珍珠为中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安神定惊,清热溢阴,明目解毒,美容护肤,补脑益智,延年益寿等功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捕珍珠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人工养殖珍珠的国家。我国的淡水无核珍珠产量已雄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 38%以上。但是,随着珍珠养殖的火爆登场,产量大幅提高,珍珠的质量提高却成了广大养殖户的难题。笔者现就直接影响珍珠质量的最关键因素—珍珠手术操作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手术前的准备 1.1工具材料准备 手术工具包括制片工具 (平头镊子 2把、解剖剪 1把,解剖刀 1把,保险刀片 1把 ),玻璃片若干、海棉若…  相似文献   

5.
淡水无核珍珠手术新工艺及操作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13年奥富德斯和濑辰平、西川藤吉等研究成功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至今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近100年来,通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使今天的珍珠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而新的工艺、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从而推进全世界育珠业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是世界珍珠生产大国,近几年大陆淡水育珠业又掀起了生产执潮。由于生产的快速发展,影响珍珠质量的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手术操作技术人员紧缺,技术水平低下及管理不善等。目前,国内手术操作普遍存在未经正规培训,操作技…  相似文献   

6.
育珠手术操作是超大型珍珠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细胞小片的大小是影响珍珠径粒大小的主要因子:而影响珍珠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手术操作的工艺、技能和熟练程度、环境条件、消毒和滴片技术措旅。以及作业人员生理、心理因素等。因此。很有必要制订相关手术操作规程和考核的具体办法来指导生产。为此。  相似文献   

7.
荣家平 《内陆水产》2002,27(8):17-18
河蚌育珠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摸索育珠新技术,努力提高育珠水平,以培育质优价廉的珍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安徽贵池市地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沿江重点水产经济带,有养鱼水面1.186万公顷,水质优良,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珍珠之乡”美誉。早在20世纪70年代贵池率先在全省取得人工育珠和河蚌繁殖的突破,到2001年,贵池地区三角帆蚌繁育能力达3亿只,育珠水面2000多公顷,吊养手术蚌1200万只,已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三角帆蚌当年繁殖当年插珠新路子。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人工繁…  相似文献   

8.
论育珠手术作业与淡水无核珍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根芳  方爱萍 《内陆水产》2002,27(12):18-20
在大陆,规模化人工育珠生产已有30年历史。由于生产的迅猛发展,国内淡水珍珠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在数量上已大大地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珍珠的需求,从而对珍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虽然人工育珠手术工艺的理论基础尚无新的突破,但是在操作技术上仍有许多革新。育珠蚌养殖期限从3~4年,已经延长到了7~8年。大颗粒、光亮圆润的优质珍珠越来越多,使得工艺珠的等级标准也有所提高。珍珠生产不再是生产多少买多少、以量取胜的年代,优质高产和降低死亡率成了生产的关键。本文就珍珠质量相关的育珠手术操作技术问题谈一看法…  相似文献   

9.
淡水无核珍珠手术新工艺和操作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1913年奥富德斯和濑辰平、西川藤吉等研究成功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至今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近 100年来,通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使今天的珍珠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并且新的工艺、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从而推进全世界育珠业继续向前发展。  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操作质量管理措施,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比率…  相似文献   

10.
人工培育珍珠,对蚌体施行植珠手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进行植珠手术就不可能形成珍珠的规模生产。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珍珠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育珠生产的失败。现就目前生产上较多采用的手术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手术时间的选择及手术前蚌的暂养褶纹冠蚌要在温度较低的季节进行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