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发展特色农业是巫溪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特色农业产业化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并不断开发山区的特色产业,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承德山区特色杂粮产业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承德山区特色杂粮生产是针对承德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农业生产现状规划的特色农业产业。承德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山区市,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承德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小气候类型极其丰富,农业区域性明显,特别适合杂粮作物小(小宗粮豆作物)、少(种植面积少)、杂(作物种类繁多)、特(特种用途)的种植要求。承德山区杂粮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类型杂粮品种达50种以上。通过建立杂粮生产专业合作社,运行集约高效的劳动组织形式,对杂粮生产进行品种优选、优化种植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发展杂粮产品深加工;树立杂粮品牌、加强杂粮产品市场营销,引导杂粮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走上一条适合承德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3.
张长河 《种业导刊》2010,(10):46-46
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4.
禾子涧旅游生态村综合开发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湛  虞冰  李亚光 《华北农学报》2004,19(Z1):121-127
禾子涧旅游生态村综合开发规划,是在客观分析禾子涧村环境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本土旅游资源,重视历史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自然为本,保持"天人合一"的良好生态状态.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和开发有机食品,开发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满足城市居民向往田园生活、回归自然的欲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发展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征绿色特色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近年来,鄢陵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依托花木厚植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繁荣三产”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不是海南胜似海南”,其独具的高海拔、低纬度、温光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不仅有利于优质水稻生产,也是四种难得的籼、粳稻共生区,更是未来四川特色水稻的重点发展区域。本文从攀西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攀西地区水稻生产在全省稻作中的地位、攀西地区优质特色水稻品种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攀西地区应加强优质特色水稻的研究、开发、推广、布局,形成特色,促成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中特色民俗村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色民俗村建设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重点之一,随着沟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北京山区部分民俗村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应重新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笔者根据北京山区民俗村建设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北京山区特色民俗村规划设计要点,分析了北京市怀柔区“夜渤海”沟域3个村庄节点的升级改造规划案例。笔者认为在民俗村建设中应丰富投资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景观设计、整体规划与包装,融入文化元素、突出区域特色,更新经营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应通过民俗村整体形象设计、个性化农家院形象设计、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升民俗村的档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北京沟域经济背景下山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山区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北京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北京山区县依托山区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文化和生态农业等资源,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沟域经济在北京山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分析北京沟域经济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需求类型、需求动机、市场潜力等方面对北京山区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开发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打开知名度等方面提出发展山区生态旅游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是中国自然资源的密集储藏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资源型企业己经是新疆企业群体的主流,新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培育资源型企业,发展和壮大特色优势企业,推动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自然资源的日趋  相似文献   

10.
徐永成 《贵州茶叶》2004,32(2):1-3,6
西部茶业发展有两大机遇。一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巨大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必将带动茶业加快发展;二是打造泛珠三角,广西、贵州、云南、四川产茶省区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农业是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在山区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山区已经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通过总结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对发展实践的实证分析,提出应把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作为促进北京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呈现多样性、差异性和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为了实现区域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利用山西省109个县市的多年气候资料,根据区域的农作物研究所需的各类农业气候条件,在干燥度指数自然分区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农业气候综合开发和区划的指标,将山西省划分为7个农业气候区,并对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分区评述。提出了山西省农业以气候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复种指数较低,气候资源时间上利用不充分;(2)植被覆盖率过低,光热资源在空间上利用不充分;(3)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肥力下降;(4)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提了充分利用山地气候资源、实现立体化农业布局和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是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90~2015年四川省茶叶生产空间演变格局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四川省茶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推动茶产业发展,以1990—2015 年茶叶生产数据为基础,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川南、川西、川东北3 个主要产区。(2)四川省茶园面积重心迁移较小,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迁移。(3)四川茶园全局Moran’s I 指数在0.35~0.457,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呈现出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4)在局部上,H-H象限单元主要是地处乌蒙山区、邛崃山区、秦巴山区的最适宜区,L-L 象限单元大多属于川西北高原、川中丘陵区的不适宜区或低适宜区。2000 年以后,川东北产区集聚趋势的显著性降低,川南产区、川西产区始终保持着显著的聚集趋势。四川茶叶生产格局是以自然资源禀赋为主导的作物生理适宜性格局,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区域品牌、替代产业、扶持政策等因素成为四川茶叶生产空间演化的主要塑造力量。  相似文献   

14.
广东连平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护连平县的生态环境和东江水源,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必须进行生态的总体规划。本研究以连平县的农业资源和发展现状为基础,在研究了其发展的各种优劣势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成功案例,提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以实践和应用作为价值考量,将全县划分为"一核、二廊、三区",即建立一个生态农业核心区、纵横二条生态农业经济带、三个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就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发展政策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县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决策咨询和战略性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从古典园林到山地公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向来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于现代物质文明中的人们,渴望舒缓由高节奏的生活带来的紧张与压抑。于是,寄情山水就成了人们逃离喧嚣的手段。所以,山地公园就成了人们特殊的情感场所和户外开放空间。山地公园由于其富于变化和立体感的自然景观特色,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但现代山地公园的建设并没有真正结合山地特点,山地景观资源非但没有得以利用和保护,反遭破坏,景观的城市化、现代化较为严重,与山地周围环境不协调。笔者希望从传统古典园林中得到启发,以求能够指导山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创造出大自然的美妙景观。  相似文献   

16.
The laggard status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of mountain region in Yunnan Province affecte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so accelerating its construction is the urgent need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stic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patter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Yunnan mountain region are expounded. Moreover, it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attern, which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by analyzing the connection among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society and economy innov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t last, several advices are brought forward for the actual ac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7.
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良正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0):155-164
为进一步发挥云南的比较优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在纵向对2012年以来云南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结构特征、区域布局、组织体系及生产能力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部分主要指标放在全国和西南五省(区)两个纬度上进行横向对比,凝炼云南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如整体水平不高、结构制约突出、产业功能单一、缺乏稳定支持、主体发育不足等主要问题。作者认为,云南在以规模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上不具备优势,应充分发挥低纬高原自然地理、生物人文资源等多样化的优势,坚持和强化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多样、特色、优质、时差(季节差)和带差(气候带)的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建议将发展云南有基础和潜力、价值提升空间大、且地域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特色经济作物、山地畜牧等优质农产品产业作为结构和调整的重点,将扶持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等作为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的重点,供云南省及其他高原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旅游界的共识。河北省太行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协作能够更加突出整体优势,是旅游经济深度发展的需要。而源于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为区域旅游协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基于共生理论,对太行山区旅游协作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协作的基本路径是:形成共生环境,推进共生发展,强化共生界面,实施联合营销,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北京山区经济发展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典型沟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面临问题和有关政策需求等,将为山区经济建设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和参考。本文采用走访、问卷和座谈等方式,对北京市2011年率先启动的7条重点沟域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重点沟域经济建设,在选择主导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村民居和促进山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理论探索、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体质增效和完善土地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