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宁夏枸杞的11个品种和3个新优系采取不同处理的套袋试验,并对不同处理后的坐果率、种子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其自交亲和性。结果表明,宁夏枸杞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变幅。参试的所有材料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宁夏枸杞已由自交不亲和向部分自交亲和逐步演变,麻叶系是宁夏枸杞家系中的一种部分自交亲和的突变。不论是宁杞1号还是小麻叶这样的高度部分自交亲和材料,在异交时亲和指数都高于自交时的亲和指数,平均单果质量与之相对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正是在自交亲和水平上的这一变化,使麻叶系的各材料能够在生产应用的过程中确保产量,单品种大面积推广,而宁杞1号和0207则是这一特征的突出表现。高的自交亲和水平是枸杞新品种能否在生产上大面积单一品种种植的关键,自交不亲和是诸多材料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了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坐果率为31.74%;其他品种的坐果率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个枸杞品种的授粉亲和性。[方法]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为31.74%,其他品种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授粉树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宁夏枸杞花粉原位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杞1号、宁杞3号、白花3个宁夏枸杞品种自花及异花授粉后花粉管行为进行了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自花授粉宁杞1号及杂交组合在12-24 h花粉管均可进入子房中并在48 h内到达胚珠完成受精,自花授粉宁杞3号和白花花粉的柱头萌发时间较自交亲和的宁杞1号延后,在花柱中生长速度及停止生长的位置不同,白花自花授粉后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慢,在花柱基部即不再生长,宁杞3号自花授粉后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快且花粉管生长进入子房,异花授粉后在相同时间花粉管生长较自交亲和的宁杞1号自花授粉后生长快,这与田间授粉坐果率的高低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温室内采用人工套袋方法,利用自由传粉、同株自花、同株异花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宁杞1号、宁杞7号的结实率及其果实单果重、横纵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授粉方式下,同株异花授粉坐果率大于同株自花授粉和自由传粉,单果重与坐果率正相关;比较不同处理间的果实纵横径,以同株异花授粉果实纵横径大于同株自花授粉,说明授粉方式对果实的纵横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6个枸杞品种的授粉亲和性。[方法]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为31.74%,其他品种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授粉树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海滨木槿的繁育系统及传粉生物学特征.【方法】以海滨木槿为试验材料,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座果率等指标,首次对海滨木槿的繁育特征及传粉生物学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海滨木槿的花朵包括5个花瓣,少数为4个或者6个花瓣;花期5~10月;开花当天的花粉活力呈单峰曲线,在13∶00时活力最高,开花当天柱头都具有可授性;海滨木槿的杂交指数为4,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海滨木槿的花粉/胚珠比为350.6±11.6,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5)海滨木槿自然坐果率为95%;人工同株同花授粉的座果率为70%;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坐果率为92%;各种授粉方式下,种子平均数为31~35,没有显著差异;海滨木槿的主要传粉昆虫是蚂蚁.【结论】海滨木槿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主要传粉昆虫是蚂蚁.  相似文献   

8.
以木芙蓉为研究材料,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数/胚珠数、座果率、种子萌发率等指标对木芙蓉的繁育系统及传粉生物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芙蓉单花的花期1 d,整体花期7—11月份;木芙蓉的杂交指数为4,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木芙蓉的花粉数/胚珠数为415±11.3,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类型;木芙蓉自然座果率为74%;同株同花授粉的座果率为40%;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座果率为71%;各种授粉方式下,单个果实的种子个数为128~148,差别不大;各种授粉方式下,平均种子萌发率为47%~60%,没有显著差异;传粉昆虫有蜂类、甲虫,其中中华蜜蜂、黑小蜜蜂为主要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大百部开展人工授粉,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大百部坐果及种子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其种子繁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百部自然授粉坐果率为19.6%,自花授粉不坐果,同株异花授粉坐果率为20%,异株异花授粉坐果率在80%以上且种子饱满度高。说明大百部自交亲和性差,人工授粉可提高其坐果率和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花期自交亲和指数测定及不同部位亲和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花期系内混合授粉法 ,对大白菜 1 1个高代自交系进行了亲和指数测定及不同部位花枝间亲和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1 1 6、 1 5 8、 1 68可确定为自交不亲和系 ,其亲和指数均低于标准指数 0 5 ;自交系花期自交亲和指数不但因品系而异 ,而且不同部位花枝亲和指数自下而上呈递增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 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的现象,本试验对10份芸芥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 交,同时对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表达器官进行了DDRT-PCR扩增研究。结果表明,芸芥1、芸芥3 、芸芥5、芸芥6、芸芥8、芸芥9和芸芥13这7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的亲和指数均 小于1,即表现为不亲和性,说明这些材料属于S等位基因纯合的不亲和系;而芸芥2、芸芥4 和芸芥10这三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时,呈现出不亲和性不稳定的现象,即一部分 杂交表现为亲和,另一部分杂交表现为不亲和,说明这3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D DRT-PCR扩增结果表明,芸芥自交不亲和S基因只在柱头组织中表达,其属于组织特异性表达 。因此,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 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 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授粉受精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异交和自交的授粉受精过程,比较不同蕾期授粉的自交亲和指数,明确了白菜授粉受精过程的时间历程,为提高自交的结实率提供了一个最佳蕾期授粉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遇到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现象的发生。[方法]对11份不同芸芥材料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交研究。[结果]7-5-1-1、7-5-1-2、芸芥SI-1、和田芸芥I、87-86I、定西芸芥I、渭芸-7I、87-85I、9421I这9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自交的亲和指数均小于1,表现为不亲和,说明它们为S等位基因纯合、自交不亲和性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这9份材料中存在6种S等位基因型;06武芸3和马厂芸芥I这2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结论]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蓝花期喷洒5%NaCl、8%NaCl、5%NaCl+0.3%硼砂水溶液后使其花期自交,试验结果表明:甘蓝花期喷洒5%NaCl和8%NaCl均可克服甘蓝自交不亲系的不亲和性,同时在盐水中加入0.3%硼砂,可以提高自交不亲和系的亲和指数,增加种子的千粒重,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花期系内混合授粉法,对大白菜11个高代自交系进行了亲和指数测定及不同部位花枝间亲和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16、158、168可确定为自交不亲和系,其亲和指数均低于标准指数0.5;自交系花期自交亲和指数不但因品系而异,而且不同部位花枝亲和指数自下而上呈递增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选育研究概况。以宁杞1号为对照进行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宁杞6号树体生长势旺盛、发枝条数多,果粒大、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遗传性稳定;宁杞6号为部分自交亲和植物,异交需要授粉者。介绍了宁杞6号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用红菜苔自交不亲和株为材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和柱头的形态及自交、异交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反应。结果表明,红菜苔花粉近圆球形,大小为22-34×16-30微米,萌发孔三沟,外壁呈正网纹结构。柱头由众多的乳头状突起组成,极面近圆形,中央有一短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异花授粉花粉迅速萌发,乳突表面绉缩,花粉管进入乳突,显示亲和反应。自花授粉,多数花粉不萌发,乳突外观无变化;萌发的花粉管多弯曲盘绕于乳突表面不能进入乳突,表现出不亲和反应。  相似文献   

18.
刺槐开花传粉及交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延庆县观测刺槐花朵的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以及传粉媒介,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槐的交配方式。结果表明,刺槐为两性花,有10个雄蕊,且分布在雌蕊周围,柱头比花药最多高出(4.53±0.11)mm,雌雄蕊同熟;单花花粉量高达28 071.67±879.47,花粉保存1 d后有活力的占87.67%,花粉胚珠比(P/O)高于1 000;雌蕊的可授期从开花前2 d持续到开花后2 d,共持续4 d左右,超出这一阶段,可授性大大下降;刺槐杂交指数(OC,I)为4,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授粉坐果率最高,其均值为40.67%,套袋自交平均坐果率18.0%,去雄杂交平均坐果率3.56%。刺槐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的交配方式,异花授粉方式为虫媒传粉。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2月23日,宁夏科技成果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完成的"宁夏枸杞自交不亲和性研究与利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通过审阅材料、听取汇报、质询评议后认为:项目针对宁夏枸杞多数品种自交不亲和性问题,开展枸杞自交不亲和机理及利用研究,符合产业发展需求,选题准确。项目对收集到的24份枸杞属材料的自交亲和性进行了鉴定研究,揭示了枸杞自交不亲和机理及自交不亲和类型;鉴定出17个品种(系)的S基因型,获得了2个新的S-RNase基因型序列。将表现优良的自交不亲和枸杞品种(系),采用合理混植模式用于大田  相似文献   

20.
以5种枸杞花药为材料,探讨不同基因型枸杞对花药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基因型枸杞花药培养均有胚状体发生,0902优系胚状体诱导率最高,达到2.20%,宁杞7号诱导率达到2.16%,0902优系和宁杞7号之间胚状体诱导率差异不显著,但0902优系和宁杞7号同宁杞1号、黄果枸杞、黑果枸杞之间花药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