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湖北省丹江口市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通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群众开展林业练合开发等,使全市林业产业稳步发展,2004年林业社会总产值选到1.2亿元,从事林业产业开发的人员增加1万余人。  相似文献   

2.
去冬今春以来,盐城市在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变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市今年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市林业生产关系领域里一次重大变革,各地积极组织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共栽植各类树木达2211万株,新栽林木中的80%分别落实了以竞买为主、多种形式的改制,其中直接拍卖林地经营权或拍卖新栽树木达690万株,占当年栽植总量近30%。集体所得拍卖资金493657万元,已经分期到帐86159万元。并组建了一批新型的股份制林场、林园、苗圃。(一)林业产权制…  相似文献   

3.
丰润县林业局在近年来的林果业发展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注重引进新品种,通过与中国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密切联系,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既适合本地实际,又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林业,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已共引进新品种苗木11.5万株,其中经济林5.5万株,农防林6万株,包括红提、葡萄、蓝宝石李、“中林46”杨、大叶金丝垂柳等55个优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建湖县钟庄镇新河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全面做活树文章。几年来,共完成林农复合经营林地350亩,新植意杨4.2万株,新植补植乡村骨干道路19300米,完善沟渠林网2500亩,共栽庭院银杏9850株,已挂果2200株,人均年林业收入已达512元,村集体年均林业收入已达19.2万元,村里的公路、桥梁、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向群众筹措一分钱,成为钟庄镇为数不多的无债村之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抓了以下几点:植树能致富已成为群众的共识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木材和其它林产品价格不断上扬,村里十年前栽植的意杨现已进入采伐利用期,采…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实现林兴民富?怎样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河池市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林业调查资料表明,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河池市土地总面积335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达17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森林面积达177.4万公顷,排列全区第3位;森林覆盖率为52.95%,而且在以每年1.13个百分点递增;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629万立方米,排列全区第6位,年均向社会提供商品材45万立方米;林产工业正迅猛发展。林业已逐步成为当地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主渠道,河池成为广西重点林区、广西林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地级市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马平川的安徽阜阳,林业却成了农民的增收点。去年这个市的林业产值达1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7。阜阳市有农业人口700多万,人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如何引导农民增收?阜阳市各级政府把林业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避灾林业。沿淮阜南、颍上两县有行蓄洪区低洼地近百万亩,洪水一来,湖区的庄稼荡然无存。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阜南、颍上两县行蓄洪区农民在不影响行蓄洪的低洼地上大力发展杞柳、杨树栽植。其中阜南县发展杞柳5万亩,从事柳编的农民达5万余户,年出口额达1000多万美元。——林木加工,让木材增值。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3月9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8年甘肃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取得实效。全省新增和更新经济林面积192.8万亩,总面积达1672.8万亩。全省林业总产值达95.04亿元,成为实实在在带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培植工业原料基地,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镇共裁植速生丰产林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林业人均收入3000元,占镇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推进机制分析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应了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了林业机制创新的新要求。目前盐城市农村“不栽权属不清的树,不栽姓‘公’的树,不栽无主的树”已蔚然成风。最近两年来,全市共栽植树木 4000多万株,改制树木 3600万株,改制面达 90%,其中一次性拍卖达 1800万株,签订改制合同 10多万份,吸纳资金 1.4亿元。究竟是什么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能迅速推开并有如此优越性呢? 工作机制:典型引导、行政推动。在林业产权制改革过程中,盐城市的各级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提供服务的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  相似文献   

10.
制定和实施“林业富民计划”,是年初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周生贤局长所作的重要报告中提到的,大力发展经济林,是实施这一战略计划的主要步骤,经济林是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已有经济林面积4.3亿亩,年总产量已达8810万吨,年总产值1640亿元,其产品总值已占林业总产值的40%。这充分表明,经济林产业已成为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林在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据统计,退耕还林的50%以上都种上了经济林,大力发展经济林,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干果、鲜果、木…  相似文献   

11.
《陕西林业》2005,(4):F0002-F0002
近几年,白河县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以蚕桑、木瓜为主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全县现有桑树资源11万亩,木瓜栽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有木瓜酒厂一座,其“坎边桑”模式曾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004年,白河县在遭受旱、涝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情况下,蚕桑为全县农民增收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木瓜又给全县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带来了新的希望,桑树和木瓜被全县广大农民群众亲切地称谓“摇钱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德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加快花卉苗木的发展,全县已建花木基地3万余亩,初步形成了社会化花木产业发展热潮.花木经济日益成为林业经济的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尼勒克县今年全面推行农业生产合同制和认真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后,春季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四月底统计,全县今春植树总数已达1,141,626株(其中包括荒山造林1,304亩,65万余株;经济林1,332亩,2.7万株。)育苗面积970亩。创造了近十几年来的最好成绩。(指“文革”以来。)  相似文献   

14.
会同县是个多山地区,林业是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的重要财源之一。“因此,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强林业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县的实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抓好基地建设.形成增收财源受环境与传统思维的禁钢,山区的农民群众市场经济观念比较淡薄。尤其缺少建立优势产业的意识,对林业开发利用往往局限于靠上天的自然恩赐。这种意识导致林业产业优势不明显、市场吸引力不大、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农民增收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高…  相似文献   

15.
《云南林业》2013,(1):35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林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瑞丽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林下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草果、重楼、石斛等林下产业的发展中,石斛产业成为了瑞丽市群众增收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我市消灭宜林荒山后,有林地面积达930万亩,活立水蓄积量864万立方米,林业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林业产值低、效益低、生产力水平低,林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大。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全面绿化,建设高效林业的决定卜我们决心牢牢抓住丘岗山地开发的机遇,今年全市计划开发山地面积60万亩,其中新造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基地、庭园林业、改造松杉低产林、油茶低产林、捕竹低产林各10万亩。总的要求是坚持以市场为异向,以科技为保证,以建设优良种苗基地为基础,以抓好主导产业为重点,以群众投入为主体,在规模经营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放开、用活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林业,全区林业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仅2004年春季,全区投入林业的民间资本总额就达1500万元,造林2万亩.  相似文献   

18.
真抓实干开创我区林业工作新局面临汾行署林业局局长解学斌今年我区林业生产的任务是:荒山造林43万亩,新建林网50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中幼林抚育30万亩,育亩5.2万亩,四旁植树3300万株,核桃高接换优5万株,义务植树900万株。要完成这些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9.
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区有林业用地1.98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6%,农民人均有林业用地5亩左右。全区有54个山区县,29个半山区县,有将近50%的农民“靠山吃山”,依靠林业生存。区党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我区农业、农村跨世纪发展“1234610”工作思路,其中的“2”即是今后五年全区农民人均年增收200元。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外,还必须发挥林业的优势,做好山上这篇文章,解决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从林业增收的可能性首先,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林业已成为山区的支柱产业,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着不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浙江省建德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通过适时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生产关系,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大力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消灭宜林荒山,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林特经济林基地,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林业建设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