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对蛴螬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拌土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CQMa128乳粉剂对蛴螬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土壤含有1×106~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随着绿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土壤含有5×107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达85.2%。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生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并估计了该制剂对蛴螬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相应的LD50和LD90随之降低,剂量效应逐渐增强。土壤中含有3×107、5×107和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处理的LT50值分别为10.18、8.42、6.79d。当土壤含有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死亡率可达90%以上,LT90为10.50d。该绿僵菌制剂在蛴螬的生物防治中具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试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油悬浮剂对荼小绿叶蝉的大田防效,并筛选出了其防治荼小绿叶蝉的较优施药配方.结果 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油悬浮剂100 mL/667m2药后3 d-14d防效为53.46%-94.9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油悬浮剂50 mL/667 m2与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棉花苗蚜防治中化学农药使用量,本文开展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与化学农药减量联用对田间棉花苗蚜的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推荐剂量(900 mL/hm2)单独施用对苗蚜田间防效为5.36%~15.46%,整体防效较低;3种化学农药对苗蚜防效较好,其中,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高,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药后3 d防效较为稳定。化学农药推荐用量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施用可提高药剂防蚜效果,减量25%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施用与化学农药推荐用量单独施用防效无显著差异,其中,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和金龟子绿僵菌减量联用效果较好,减量25%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施药后1 d、3 d、7 d和14d防效比氟啶虫酰胺推荐用量单独施用分别增加34.76%、7.02%、3.25%和5.49%。供试药剂及减量联用处理可降低苗蚜为害造成的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各处理卷叶株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推荐用量、推荐用量与金龟子绿僵菌联用、减量25%与金龟子绿僵菌联用、减量50%...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药剂飞防对水稻虫害的效果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高浓缩有机硅、短稳杆菌+高浓缩有机硅、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高浓缩有机硅生物药剂处理均对螟虫和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7mL/667m2+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80mL/667m~2+高浓缩有机硅处理每667m~2实际产量652.9kg,较空白对照增产29.3%,值得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控制东方绢金龟对金银花的为害, 并筛选出绿色、安全的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应急性化学药剂, 本研究通过室内筛选测定了15种生物及化学农药对东方绢金龟成虫和幼虫的生物活性, 并评价了3种生物药剂对该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 东方绢金龟幼虫对多数药剂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成虫。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和苏云金杆菌G033A仅对东方绢金龟幼虫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 而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对东方绢金龟成虫和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颗粒剂15 kg/hm2和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7.5 kg/hm2处理对金银花东方绢金龟幼虫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7 d防效分别达到了78.81%和68.28%。综上所述, 防治金银花东方绢金龟成虫应以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为主, 防治幼虫时, 可选择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或苏云金杆菌G033A等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茵防治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202.1菌株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在含有绿僵菌5×10^6、10×10^6和20~10。孢子.g^-1土壤中,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parallela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2.4%、41,1%和74.4%,高浓度下LT50为11.9d。盆栽试验中,在播种花生时进行土壤施菌。施药处理,并在花生开花时进行接虫对比处理,结果显示:对照土壤中接虫处理的蛴螬为害可造成花生好果数减少29.2%,果重减轻26.1%,虫果增加率达28.1%;土壤施菌后接虫条件下虫果增加率为20.7%,比对照减少7.4%;但不论接虫与否,花生好果数及果重与对照土壤不接虫处理的差异均不显著;辛硫磷处理对蛴螬有较好的直接控制作用,但使花生结荚数减少;1/2剂量绿僵菌加1/2剂量辛硫磷混合处理不能很好控制虫害。田间试验显示,播种时绿僵菌能有效控制蛴螬为害,收获期花生的好果数和果重都提高4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虫果率降低10.9%;绿僵菌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辛硫磷。  相似文献   

7.
本文开展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和三种药剂组合使用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对比试验.结果 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药剂组合防治效果优于其它组合,能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危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剂量的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单剂及其分别与植物源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混配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较好,推荐使用剂量80 m L/667 m2。  相似文献   

9.
耿协洲  许爱琼  谢龙  汪琴 《湖北植保》2021,(1):12-13,19
本文开展了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与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不同混配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绿僵菌减量60%即30mL/667m2与氯虫苯甲酰胺减量30%即4g/667m2混合使用,或绿僵菌减量80%即15mL/667m2与氯虫苯甲酰胺减量10%即5.5g/667m2混...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化学农药减量与生物药剂联用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设置24%虫螨腈悬浮剂不同比例减量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联用处理,调查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发现24%虫螨腈悬浮剂较常量减少33%(20mL/667m2)与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30 mL/667m2处理防治草地贪夜蛾较为...  相似文献   

11.
花生蛴螬损失率的测定与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生受蛴螬为害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严重减产因素。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morosa Waterhouse)在黄淮海地区是优势种之一。一年一代,主要以老熟幼虫过冬。幼虫(蛴螬)嗜食花生荚果。花生亩产与每平方米的蛴螬数量呈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 y=441.38-6.32x(r=0.977~(**)),损失率为1.43%。通过研究认为,花生蛴螬为害花生的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以2~3%为宜。每亩用50%辛硫磷乳利0.5斤撒毒土防治一次蛴螬时,其经济阈值为每平方米有蛴螬2.58头;如以同样剂量的药液浇毒水时,其经济阈值为每平方米有蛴螬3.65头。  相似文献   

12.
昆虫病原线虫泰山1号防治花生地蛴螬的方法及其效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果表明,用昆虫病原线虫泰山1号,在花生地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及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方法,使每666.7m~2花生地蛴螬的残虫量由8083头控制到167头,花生的损失率由原来的38.7%降至0.2%。线虫防治与施药区比较,每亩可增收花生150kg 以上,较空白对照区可增收花生237.5kg。充分显示了用该线虫取代农药防治的可行性,为控制历年严重为害花生的华北大黑鳃金龟及暗黑鳃金龟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暗黑鳃金龟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是花生最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年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和少数成虫越冬。8月上旬到9月中旬,即花生幼果期到成熟收获前是三龄幼虫严重为害时期。发生区内的植被组成,产卵及孵化期内的降水和土壤水分是影响种群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不同生境内的越冬幼虫无滞育特性,春季均不上移为害,直接在越冬处化蛹,因此,必须在花生生长期进行防治。成虫产卵盛期到幼虫孵化盛期,花生植株在封垄以前是生长期防治的有利时期。应用5%辛硫磷、地亚农颗粒剂,每亩5斤,或6%666毒土(1:80斤土)顺垄撒施复土,有明显的治虫增产效果,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微生物杀虫剂对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研制了一种颗粒载体。首先,选择了生产企业常用的单螺杆膨化机作为生产设备,进一步通过颗粒大小、结构稳定性、生产过程等关键因素比较,确定了颗粒载体的物料配方(玉米粉、花生粕、膨润土比例为1:3:2,加水量20%)。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Bt、球孢白僵菌等对蛴螬有效的杀虫微生物能够在颗粒载体上增殖生长。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对暗黑鳃金龟有效的Bt185与球孢白僵菌间无拮抗;暗黑鳃金龟幼虫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颗粒载体与Bt185或球孢白僵菌结合后的校正死亡率为使用Bt185或球孢白僵菌单一粉剂的2倍,并且颗粒载体与这两种菌株协同使用的校正死亡率达77.55%,显著提升了Bt和球孢白僵菌单一粉剂对蛴螬的杀虫效果。上述研究结果为研制新型高效蛴螬生物杀虫剂提供了新思路,对突破目前蛴螬生物防治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山东日照、青岛两地的花生生产示范大田采集得到天然罹病的花生蛴螬僵虫中,分离得到两株绿僵菌菌株(Metarhizium spp.)。对两株菌株的ITS1-5.8S rRNA-ITS2区域进行序列分析,并结合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分别确定为平沙绿僵菌M.pingshaense(CQM132)和贵州绿僵菌M.guizhouense(CQM135)。筛选了菌株CQM132和CQM135的最适培养温度和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两个菌株均在28℃温度条件下,在P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且产孢时间显著最短。室内测定了菌株CQM132和CQM135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腮金龟幼虫(蛴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菌株CQM132和CQM135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腮金龟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菌株CQM132的高浓度孢悬液(1.1×107~1.1×108孢子mL-1)对两种金龟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均达到85%以上,致死中时LT50≤7.58 d。菌株CQM135的高浓度孢悬液(1.1×107~1.1×108孢子mL-1)对两种蛴螬的累计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致死中时LT50≤6.85 d。相比而言,菌株CQM135对两种蛴螬的致病力略优于菌株CQM132,可以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龟子绿僵菌KMa0107菌株对三种玛绢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KMa0107对玛绢金龟属3种金龟子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KMa0107菌株对玛绢金龟Maladerasp.、阔胫玛绢金龟M.verticalis和小阔胫玛绢金龟M.ovatula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接种后,玛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小阔胫玛绢金龟3种幼虫的毒力方程分别为Y=0.39X+2.93(R2=0.97)、Y=0.41X+2.33(R2=0.85)和Y=0.46X+2.56(R2=0.97)。接种后3-9d,KMa0107菌株对玛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小阔胫玛绢金龟幼虫的致死剂量对数值分别为9.09±0.3~5.26±0.18、9.04±0.29~4.67±0.21和7.35±0.18~4.7±0.17。在菌株KMa0107孢子悬浮液1.65×108~1.65×105孢子/ml浓度下,玛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和小阔胫码绢金龟幼虫LT50的估计值范围为3.4-6.2d、3.3-5.6d和2.7-4.7d。3种玛绢金龟幼虫接种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随着病原菌的侵染,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接种后4d,3种玛绢金龟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下降。接种后2-6d,3种金龟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减退率间差异显著,其中小阔胫玛绢金龟和阔胫玛绢金龟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减退率明显高于玛绢金龟。  相似文献   

17.
布氏白僵菌防治蔗田蛴螬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蔗蛴螬残留虫口数和蔗根受害率的相对防效为指标,从蛴螬和甘蔗两个角度评价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Sacc.) Petch]对甘蔗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月底6月初结合甘蔗大培土,布氏白僵菌粉剂单一施用及其与3.6%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蔗田蛴螬虫量和蔗根受害率。布氏白僵菌粉剂单一施用时,以30.00 kg/hm2制剂用量的防效为最高,蔗田蛴螬残留虫口数和蔗根受害率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7.27%和74.56%。两剂混合施用相对防效分别为74.55%~85.45%和78.18%~85.94%,其中以剂量为(22.50+45.00)kg/hm2的布氏白僵菌粉剂+3.6%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昆虫病原线虫对蛴螬的致病机理,测定了蛴螬感染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Cangzhou strain后其酚氧化酶(PO)、羧酸酯酶(CarE)活性以及血淋巴蛋白、海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线虫侵染后蛴螬 PO 和 CarE 活性大致表现出“升高-峰值-下降”的变化过程,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暗黑鳃金龟 H. parallela Motschulsky 和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3种金龟子2龄幼虫PO活性分别在24、12、36 h达到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CarE活性则分别在48、36、48 h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注射线虫悬浮液至铜绿丽金龟3龄幼虫血腔后20 h,血淋巴蛋白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28 h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海藻糖含量在注射后20 h达到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8 h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两种酶活性以及能源物质含量的变化,表明嗜菌异小杆线虫入侵对蛴螬免疫系统和代谢过程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为揭示昆虫病原线虫对蛴螬的致病机理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