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能重离子束(80 MeV/u)辐射作为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技术,已在小麦、甜高粱等作物育种上得到了应用,但在北方粳稻育种领域研发及应用还不多。2013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利用国家大型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开展了高能重离子束(12C6+)辐射北方粳稻的诱变育种工作。经过10年的研发,创建了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北方粳稻“少而精”诱变育种技术体系。本文对辐射亲本选择、辐射参数确立、后代材料的种植和选择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辐射亲本的敏感性、M1代材料的天然杂交、高世代材料的“疯狂分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期望为今后水稻高能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就加入WTO后,我国花生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①在普通花生育种工作中,首先要丰富种质资源,其次要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利用工作,最后强调高O/L值、高蛋白、高油专用型花生的选育.②在开展特种花生育种工作中,注意黑花生、白花生等新品种选育,以提高花生育种的竞争力.③针对我国育种体制的不足,提出改革方案.走种业机构与育种单位联合开发的道路,并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与成果转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几种生物、物理技术在甜菜育种方面的应用概况简述,说明了通过这些方法对甜菜种子的处理和以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对植物界育种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可以看出育种工作的广阔性,同时也给育种工作者带来更大的工作空间和自身的工作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青稞育种工作及产业发展,根据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生态条件、生产情况、青稞育种发展历程及长期从事青稞育种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康青系列青稞品种的选育经验进行分析,得出康青系列青稞品种取得成功的主要选育经验,主要为合理制定、适时调整育种目标,切实加强亲本材料的搜集、研究和利用,亲本组配合理,选育策略合理。并对甘孜州青稞育种工作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甘孜州青稞育种应主要从选育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专用品种和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2个方面考虑,以期为促进青稞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花生育种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铃  崔凤高 《花生学报》2003,32(Z1):88-91
针对我国花生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三方面的对策.①在普通花生育种工作中,首先要丰富种质资源,其次要开展优质高产花生的育种工作及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利用等工作,最后强调高油花生、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抗病品种以及高蛋白高糖分低脂肪食品专用品种的选育.②在开展特种花生育种工作中,注意高白藜芦醇含量花生、富硒鲜食花生、黑花生、白花生等特色新品种的选育,以提高花生品种的竞争力.③针对我国育种体制的不足,提出改革方案,种业机构与育种单位联合开发,保护知识产权,实行成果转让.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9,(4):43-43
茶树为多年生经济作物,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步伐,提高育种效率,主要从原始材料的采集,选繁结合,株行试验园、品比试验园和采穗母本园同步建立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探求提高茶树育种效率的新途径。结果认为,茶树原始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单株选种工作效率和决定育种成功的关键;需具备较全面的茶叶生产技术,有统筹全盘的工作计划;要建立申报优良单株制度.要把选择、鉴定、繁育与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边选择、边鉴定、边繁殖、边推广。  相似文献   

7.
花药培养育种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地介绍了花药培养育种技术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花药培养育种在水稻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以籼稻和粳稻为例,分别阐述了一些学者从取材,处理材料,优化培养基成分等方面进行的试验研究。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水稻花药培养诱导率,花粉植株成活率,辅助水稻常规育种工作,为实现水稻事业的新突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冬春啤酒大麦的杂交育种工作,在我国起步很晚,资料少,而在啤酒大麦的育种工作中。如何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亲本材料,正确估计亲本的育种价值,合理地进行亲本材料的选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研究大麦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的相关性,对增强育种工作的预见性,缩短啤酒大麦的育种年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东花生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3,32(Z1):174-179
广东花生育种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农家种的征集评选,系选种的选育及其后的推广应用.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农家种的杂交选育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辐射技术与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成为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的典范;1970年以前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青枯病育种,1970年以后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旱锈病育种兼抗青枯病育种.70年代中期开始直接利用外来种质和抗性基因改良花生抗病(青枯病、锈病、叶斑病)性并取得成效;1981~1986年抗锈遗传研究对选育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育种家以农家种狮头企为基础亲本材料,经过50年不断遗传改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花生品种群体.广东花生选育种历史实质上是农家种狮头企及其后代的遗传改良历史.广东花生育种工作及其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广东和全国花生生产及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棉花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已育成品种的数量、育成品种的类型以及育种方法更新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江苏省棉花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分析了棉花育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棉纺工业的发展需求,并提出了未来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偏北植胶区五十年代初开始橡胶北移,1955年以后开始橡胶树的抗寒选育种工作,抗寒选育种的历史还不到三十年.通过抗寒选育种工作,从植胶初期的普通实生树群体中和国内外引进的无性系中,鉴定选择出相对抗寒品系,这些品系在六十年代作为新的种植材料,比早期的实生树有了提高,而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更显示了它们在选育种上的成效.七十年代,抗寒的次生代无性系和以抗寒品系为亲本的有性系提供了抗寒、严量更好的种植材料.八十年代,以抗寒无性系为基础的抗寒、高产三合树开始显示了它的使用价值;高产抗寒有性系在部分地区生产上推广种植;抗寒无性系出现了初露苗头的新  相似文献   

12.
无酚棉花品种的选育工作,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国内许多育种单位正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我所从1977年开始收集国内外无酚材料,进行观察、鉴定、选择及杂交等工作。为了摸清无酚亲本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13.
育种目标确定之后,如何选用必要的遗传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亲本、配制组合,制订合理的育种方案和程序,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杂种材料进行处理和选拔,都直接影响到育种效率。现就我所几年来的育种实践,围绕抗瘟育种谈点浅见。一、根据抗瘟育种的要求改进品种资源的征集与鉴定工作我所以往在品种资源工作上存在着征集多、研究少、使用盲目、利用率低。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之后,近年来我们根据抗瘟育种的要求,在品种资源的征集、鉴定工作上,突出抗稻瘟病这一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自60年代以来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及世界主产麻国在麻类诱变育种所作的工作,并分别介绍了各主要育成品种的诱变剂量、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综合分析了我国麻类诱变育种在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所育成品种的剂量与选择方法,作者认为我国麻类诱变育种以60Co-r射线为主,而秋水仙碱在诱变获得多倍体方面效果明显.通过诱变育种作为麻类种质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改变作物抗性与耐性;改良纤维品质;提高纤维产量上将十分有效.我国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研究方向应探索与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诱变育种的方向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的油菜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03,17(2):99-102
俄罗斯的油菜育种工作开展较早,育成品种较多。主要介绍了俄罗斯在油菜双低育种、黄籽育种、低纤维育种、抗寒育种、芥菜型油菜芳香油育种等方面的成果与进展,并对俄罗斯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部分品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稻研究所新成果“水稻有利基因快速转育技术及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近日获浙江省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在水稻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材料利用等方面有以下创新:1.设计育种。通过对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的主动设计,将设计育种的概念成功地应用到育种实践中,并育成了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且米质指标达到国标1级的新品系“中组14”。2.建立了快速转育的技术体系。首次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和回交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主基因的快速转移和多抗、优质品种的选育,探索并发明了一条快速聚合…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1月10日,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主办的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2017年年度会议在长春市召开.据悉,本次会议已是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成立以来的第九届会议,此次会议受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和种子研究室委托,旨在加强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的协作功能,推动东北地区大豆育种和大豆生产的发展.来自东北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大豆育种专家以育种研究室和课题组为单位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共78人,参加材料交换的育种单位(课题组)有38家,共交换材料178份.  相似文献   

18.
在甜菜育种工作中,从选用原始材料到育成新品种,每年部有大量的杂交组合及基础材料需要田间鉴定。采用什么样的田间试验设计才能满足既能容纳的处理多而又使试验误差小、试验精确度高的要求,便成为育种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汕优63大面积推广的基础上,要把水稻单产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已成为水稻育种家致力探求的问题。本文结合晚杂优的育种实践,对杂交晚稻恢复系及其强优组合的选育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一、人工制恢选育晚稻恢复系 (一)关于品种资源的征集及亲本选配晚杂优恢复系的选育,应十分注意搜集利用以下几方面的材料。 1.选用强恢复力的早、晚熟材料作亲本,以选育具有强恢复力的晚稻恢复系。 2.利用自己育成的中间材料作亲本,用已有丰富遗传基础的中间材料(即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20.
茶树品种资源研究,要做很多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茶树品种资源,可以在茶叶生产上直接利用,也可以在茶树育种时作为原始材料来利用。下面将这二方面,谈谈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茶树品种资源在茶叶生产上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