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芝麻的营养与施肥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推动芝麻的科学施肥,简要介绍了芝麻生长发育与营养施肥的关系.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对芝麻营养特性、养分吸收和积累规律的研究现状.从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氮磷钾配比以及叶面喷肥等方面介绍了芝麻施肥技术,提出全面研究芝麻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现芝麻平衡施肥、开发芝麻专用肥和芝麻专用缓/控释肥等研究方向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桂华 《农林科学实验》2014,(4):220-220,223
分析芝麻的需肥特点,从施肥方式、施肥技术两方面总结其具体施肥方法,以指导芝麻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我国芝麻施肥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我国芝麻需肥规律、肥料效应与施肥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芝麻施肥技术研究中存在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系统性研究不够等突出问题,并对今后芝麻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对芝麻生产的影响,设计了8种施肥处理方式,结果表明T5处理 (25斤/亩基施,25斤/亩初花期追施) 的芝麻产量最高,且经济效益最好。另外,基础施肥+初花期施肥的3种处理均比单一时期施肥产量高,说明施肥应根据芝麻各生育期养分吸收积累规律,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本研究有利于为今后开展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示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方式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分层一次性施肥、一次性深层施肥、一次性深施+ 风化煤( 吸附剂) 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深层施肥有利于芝麻的生长发育。对于不同的施肥方式,芝麻在苗期的长势差异不大,而在初花期后,各阶段的长势及产量均表现为:一次性深施+ 风化煤> 一次性深施> 分层施肥 > 常规施肥。其中一次性深施加与不加风化煤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6.
芝麻通常为餐桌和食品调料,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对食用芝麻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为探索适合黑龙江省龙江县山泉镇自然条件下芝麻种植技术,于2001年引进了芝麻栽培技术,平均每公顷产芝麻1500kg,其主要栽培如下:1选地芝麻上芝麻科,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性喜温暖,不耐霜冻,怕涝,耐旱,耐瘠薄,适宜不积水的平岗地种植。2整地与施肥2.1整地芝麻种粒小,拱土能力较差,为确保全苗,应精细整地,清理净残茬和作物秸杆,达到地壤细碎,无大坷垃。2.2施肥施肥以施用磷钾肥为主,每公顷耕地施用磷酸二铵112.5kg。硫酸钾3…  相似文献   

7.
夏芝麻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夏芝麻的营养特性、需肥规律以及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并提出砂姜黑土区夏芝麻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的方式,以豫烟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处理T_1)、常规施肥+秸秆覆盖还田(处理T_2)、常规施肥+芝麻饼肥(处理T_3)、常规施肥+生物质炭(处理T_4)均较常规施肥处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脲酶的活性,其中以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处理T_1)、常规施肥+生物质炭(处理T_4)效果较好。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较为复杂,无明显规律性。烤烟根系活力在旺长期会迅速增加,常规施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处理T_1)对提高烤烟根系活力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芝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最佳氮磷钾处理较不施氮肥的对照增产24.5%,施磷产量相对提高5.8%,施钾增产12.3%,较不施肥的空白对照产量增长31.5%;施硼增产率为9.0%。每公顷增收542-2374元,施肥产投比为(1.46-22.23):1。[结论]氮磷钾硼配合施用的平衡施肥对夏芝麻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芝麻产量与施肥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施肥配比,以汾芝二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个施肥处理和1个对照,调查分析汾芝二号在各生长阶段形态学指标和生物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下,处理1(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45 kg/hm2)对汾芝二号株高影响较为显著;施肥处理对芝麻叶面积与植株干物质均有显著的增加作用,但对芝麻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施肥可以提高芝麻产量,并且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明显。综合研究表明,处理1(每公顷施N 150 kg,P_2O_590 kg,K_2O 45 kg)对汾芝二号产量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设置8种施肥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式对上芝429芝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初花期追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的处理芝麻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
黄淮区域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芝麻产区和重要的芝麻出口基地,近年来,我们通过试验和生产调查,摸索出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这对于提高芝麻产量,增加芝麻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pH在5.7~8.0之间的砂壤土和轻壤土种植,选用高产优质、适应范围广的中早熟品种合理密植,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大力推广增磷、增钾、稳氮的施肥方法,并及时适时防治病虫害,收获时改进脱粒方法。  相似文献   

13.
芝麻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中了解芝麻的需肥规律,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芝麻产量及品质,达到合理投入,高效产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选用良种和种子处理、合理施肥、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芝麻的高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芝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樊是湖北省芝麻主要产区之一,但大田生产芝麻产量一直不高。在日常生产中,制约芝麻产量的因素较多,除栽培技术、不正确的田间管理和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外,芝麻病害的发病率和危害情况,也是制约芝麻获取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识别芝麻病害的田间症状,做到及时科学的防治,对提高芝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选用良种和种子处理、合理施肥、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芝麻的高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4种肥料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芝麻生产中常用的4种肥料进行试验,研究其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肥料能显著提高芝麻干物质产量。施用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和丰收快车掺混肥时干物质积累高,施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的芝麻折合产量1 921.28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719.48 kg/hm~2,增产率59.9%;施丰收快车掺混肥料的折合产量1 893.1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691.34 kg/hm~2,增产率57.5%。2种肥料均适宜山西芝麻栽培中施用。  相似文献   

18.
汪强  吴延华  赵莉  陈培  田东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19-16522
[目的]建立较优的芝麻(Sesamum indicum)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间作套种的配比及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双因素(2种施肥方法和5种配比)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12.0 m2。2种施肥方法分别为C1[底肥(540 g/小区,(1∶4)、单作芝麻(CK1)和单作花生(CK2)。[结果]6行花生2行芝麻,每小区施底肥540 g复合肥+追肥90 g尿素处理,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最高,分别为22 378.68元/hm2和1.56;芝麻产量641.64 kg/hm2,花生产量2 506.67 kg/hm2;产投比4.94;较单作花生、芝麻收益增加32.32%、95.97%。[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找到芝麻与花生的最佳种植配比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芝麻对环境的要求,并介绍无公害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基地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能够为无公害芝麻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芝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营养吸收与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芝麻是河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合理施肥是其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摸清芝麻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是对芝麻进行合理施肥的根据和前提,为此进行了该项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虞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试验地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9.7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