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oyama)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型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容易暴发成灾,是近几年来淮安市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害性较大的虫种。被其为害的桑树多  相似文献   

2.
自2006-2008年连续3年对太湖洞庭山果茶间作地区为害经济作物的刺蛾类害虫的种类、为害范围以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为害较重的刺蛾类害虫有扁刺蛾、丽绿刺蛾和褐边绿刺蛾3种,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为害茶树、银杏树、枣树、柿树、梨树、梅树和板栗树等经济作物;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其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3.
一、分布与为害 白腐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山东省葡萄产区均有分布。老果园发病严重,尤其7、8月间阴雨连绵,发病严重,常引起大量穗粒腐烂、脱落,果实损失达20%~60%,病害流行年份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4.
姜瘟病又叫姜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生姜产区普遍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减产10%~20%,重病地高达50%以上,对当前生姜生产威协极大。  相似文献   

5.
桑树的病毒病中过去有一种称为桑树花叶病,从80年代初起广东、广西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近年来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笔在本所设置定点调查桑树病毒病大田发生消长规律,以及不同土壤肥力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现将调查观察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留草、半留草和除草等三种栽培模式柑橘果园进行一年多的有害生物(害虫和害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园有害生物的种类有3纲8目18科25种,频度大于0.1、优势度大于0.008的有害生物均为同一样的6种类,但顺序有差异,其中柑桔木虱和红蜘蛛等属最重要害虫。除草栽培与其它栽培在害虫为害程度、为害峰期和种类稳定性等方面差异性较明显,而留草栽培与半留草栽培之间差异性小。除草栽培区生态系统脆弱,有害生物为害程度明显重,为害时间提前,其中红蜘蛛表现最典型;随着种植时间延长很可能会增加害虫种类。留草栽培和半留草栽培与除草栽培相比,能有效维持有害生物种类、为害时间和为害程度等方面相对稳定性,可有效抑制红蜘蛛暴发为害,但对柑桔木虱更有吸引力,可能导致柑橘黄龙病传播扩散速度比除草栽培区更快。三种栽培模式有害生物发生特点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实施柑橘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需要“因园施策”。  相似文献   

7.
孙绪艮 《蚕桑通报》1992,23(4):54-55
桑毛虫Euproctis similis xanthocamapaDyar是一种分布广,食性杂的桑树主要害虫。山东各蚕区及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以泰安、济宁、临沂、淮坊、日照、青岛等地发生较多,该虫在山东除为害桑外,还为害苹果、梨、桃、李、枣、板栗、麻栎、柿树、柳树等多种树木。对其在山东桑树上的发生及防治尚未见报道。1988至1992年,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勤  吴海平 《蚕桑通报》1994,25(3):22-24
桑粉虱发生与防治对策的探讨农业厅经作局周勤,吴海平桑粉虱是桑园夏秋季常见的一种害虫,在我省往年可见桑粉虱的成虫在桑树枝梢四周飞舞或停歇于顶端嫩叶背,但通常情况下,由于虫口密度低、为害轻,对生产几乎无影响,故未引起注意。但在1993年,我省杭嘉湖蚕区遭...  相似文献   

9.
矢尖蚧是我国芒果产区的一种有害昆虫。本研究通过田间和室内观测,记录矢尖蚧在芒果上的为害特点、各发育阶段虫态的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并通过大田调查方法,了解设施大棚内9个芒果品种的矢尖蚧虫害发生程度。结果表明矢尖蚧可为害芒果的枝干、叶片和果实;雌虫经历2个若虫阶段和1个成虫阶段,雄虫经历2个若虫阶段、预蛹、蛹、成虫5个时期;金水仙芒和泰引1号芒的矢尖蚧为害程度最弱,桂热芒10号的矢尖蚧为害程度最高;下层树冠为矢尖蚧为害最严重的部位,中层树冠次之,上层最轻或不受为害;第 1 代若虫孵化盛期为施药防治最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夏秋季是桑树害虫发生为害盛期,为害猖厥,常有桑叶被吃光或早期封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夏秋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搞好桑树害虫的防治,确保桑园优质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的病虫测报实践和淮安市当地桑害虫的发生特点,从群落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淮安市夏秋季主要害虫的配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茶枝梢黑点病的发生及危害的调查胡淑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枝梢黑点病是常见的茶树枝干病害,此病在我省各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以皖南丘陵茶区发生较重。一般发病率在40%左右,严重发生时,发病率可高达60~70%以上。此病为害的茶树主要使夏菜新梢生...  相似文献   

12.
桑瘿蚊(Contarinia.SP)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繁殖速度快,发生来势猛,蔓延快,为害严重。同时防治难度较大,极易暴发成灾.在全国每年该虫发生面积超过13万公顷,直接影响到蚕桑生产的发展。我区过去没有该虫发生为害情况的报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凤凰沟生态园树木内小蠹虫发生情况调查以及小蠹虫种类鉴定,已鉴定出为害种类有7种,其中暗翅足距小蠹为主要种。针对生态园内不同树木及其被小蠹虫为害情况提出几点防治建议,以期降低园区小蠹虫虫口密度、控制其为害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4.
桑瘿蚊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形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易暴发成灾,属于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险性最大的虫种,桑树受害后多以顶芽萎凋,变黑掉落,枝条提前封顶致使腋芽萌发,侧枝丛生,条短叶黄,夏秋叶减产28%~50%;再因桑树枝条封顶,叶质硬化变劣,还影响秋蚕张种产茧量;此外,因侧枝多,叶形小,剪采桑叶用工量增加一倍多.这几年,笔者通过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观察记载等方法,基本摸清了桑瘿蚊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茶尺蠖是茶树的暴食性害虫之一。近年来,茶尺蠖常在黄山市低山和丘陵的丰产茶园为害成灾,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茶园呈铁锈色,状如火烧,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笔者将其列为黄山市茶树重点害虫进行观察,初步探明了茶尺蠖在黄山市发生规律,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遂川县桑树发生细菌性青枯病刘隆洪桑树细菌性青枯病俗称瘟桑,据有关资料表明,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一带,六十年代末开始发现个别病株,七十年代大面积蔓延为害。在遂川县,八十年代末开始发展蚕桑生产,是新蚕区,以前未见有关青枯病发生为害的报道。1991年冬,该...  相似文献   

17.
粤北桑瘿蚊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5年初步研究表明,粤北桑瘿蚊发生期一般从每年3月底、4月初气温适合时,越冬休眠体解除休眠开始,一直为害至10月底老熟幼虫落地休眠为止。以5—8月为害最为严重。主体上一年发生8代,完成一个世代少则需3个星期,多则需4个星期。单食性,仅为害桑树,成虫雌雄性比为3:1,对粤北桑瘿蚊发生影响的最大生态因子是温湿度。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了近几年广西区技术推广总站桑园桑螟危害情况和发生规律,该虫在南宁市桑园一年发生8~10代,3月初孵化第一代,5月至夏伐期间是为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姜堰市桑园害虫发生面广、量大、种类多,为害重,主要害虫有桑尺蠖、桑毛虫、桑象虫、野蚕、桑叶螨、桑蓟马、天牛等。从发生量看,这几年害虫属于偏重发生,并且各种害虫发生世代重桑较严重,发生为害时间延长,给养蚕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为此,我们对桑园害虫发生的原因作调查分析并对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重庆地区葡萄栽培中主要病虫害的病原及病症、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实践参考,为重庆葡萄健康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