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随着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早稻收购热度进一步升温,主产区相继进入收购高峰。在经过1个多月的持续上涨后,早稻价格已居高位,涨势有放缓迹象,但走势依旧保持坚挺,局部地区仍有小幅上涨。与新稻强劲走势相比,陈稻走势显得较弱。不过在早稻市场强势上涨的带动下,近期陈  相似文献   

2.
<正> 进入8月份以来,宜州市今年早稻所产的新米开始上市。目前,各乡镇市场大米价格仅为0.8~1.2元/公斤,价格跌至10年来的最低价。造成下跌原因是由于今年早稻再获丰收,加上早籼稻谷不再实行国家保护价收购,因此新米上市后价格一  相似文献   

3.
李米 《当代农业》2011,(18):16-16
随着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早稻收购热度进一步升温.主产区相继进入收购高峰。在经过1个多月的持续上涨后.早稻价格已居高位.涨势有放缓迹象.但走势依旧保持坚挺.局部地区仍有小幅上涨。与新稻强劲走势相比。陈稻走势显得较弱。不过在早稻市场强势上涨的带动下.近期陈稻市场也逐渐企稳回暖。预计后期随着稻米需求旺季的到来.大米市场有望逐步走强。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几个早稻主产区已迎来集中收购期。与往年不同,今年各地新稻开秤价及市场收购价反季节走高,农户观望盼涨情绪较为浓重,不同程度出现惜售情况。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早稻价格仍将上涨,但涨幅不大,提醒农户应理性  相似文献   

5.
市场前沿     
《农家致富》2013,(15):18
新季早稻后期不容乐观受国储轮换、进口米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早稻从今年3月开始下跌。在目前新季早稻托市收购启动的背景下,早稻期价虽不至于深跌,但在供给充足、进口大米冲击的双重压制下,后期走势难言乐观。复合肥市场继续走弱近期,复合肥价格继续以50元(吨价,下同)每周的速度回落。现国内45%CL通用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2100元上  相似文献   

6.
陈莹莹 《当代农业》2011,(17):16-16
我国的几个早稻主产区已迎来集中收购期。与往年不同.今年各地新稻开秤价及市场收购价反季节走高。农户观望盼涨情绪较为浓重.不同程度出现惜售情况。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来来一段时间早稻价格仍将上涨.但涨幅不大.提醒农户应理性看市.以免耽误出售时机。  相似文献   

7.
佟远明 《农业展望》2006,2(11):22-25
分析了近期中国稻米市场的运行特征。一是早稻需求旺盛.早稻价格保持坚梃;托市收购数量减少。早稻拍卖低价提升;后期市场价格有望保持坚挺,但目前仓客压力难以短时间内缓解。二是中稻普遍受灾。稻米价格高走;由于受灾等原因,中晚籼稻价格高低不均,出现定点粮库跨省采购以及稻谷从低价区向高价区的自发流动,并将有助于缩小中晚籼稻的地区差价。三是粳稻市场南北分化,江苏、安徽粳稻价格持续下跌.而东北粳稻价格保持坚挺;由于今年粳稻普遍增产等因素,将严重影响粳稻市场收购力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后期粳稻市场有望出现逆转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有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悦 《当代农业》2009,(22):17-17
早稻 托市结束.市场流通原粮减少,供应压力较小,但在无政策收购支撑,以及中晚稻走势疲软的影响下.后期价格涨跌空间很小。另因成品粮需求无利好刺激,预计早稻后期购销市场将较平淡。  相似文献   

9.
佟远明  彭晰 《农业展望》2010,6(10):6-10
在全球气象灾害频发背景之下,中国稻谷减产预期增强。早稻产量明显下降,农户惜售情绪抬头,收购难度增大。同时受其他品种价格走高带动,早稻价格呈现高开高走态势。但气象条件好转之后,增产预期回升,此外,政策性稻谷持续投放,早稻价格受到压制,预计后期主要体现为“跟涨”特征。东北地区气象条件好转,粳稻单产同比提高,加之播种面积增幅显著,产量增长已成定局,但近年来粳稻库存消耗严重,价格持续走高,市场补库需求强烈.收购市场竞争激烈,粳稻开秤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东北地区加工产能增长势头迅猛,粳稻价格存在出现非理性上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0,(17):19-19
8月.国内稻米市场保持平稳态势.各地市场并未因为前期自然灾害而出现大幅度的行情波动。早稻收购尚未全面大规模展开.收购价格也随各地区产量、品质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如按照标准质量等级折算的价格则高出托市价格水平。有些农户手中余粮极少.市场价格高位坚挺.“有价无市”状况依旧难有改观。  相似文献   

11.
黄守月 《农家致富》2009,(18):16-16
8月底,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局部略有波动。新麦市场价格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产区多数企业托市收购已接近尾声:陈麦价格同新麦价格差进一步缩小:因市场流通量减少,成交价格小幅上涨。目前供应方的待售观望与主产区的收购暂停使得市场处于一种压力平衡之中,而这种平衡会随时被国家政策或需求改变所打破。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1,(11):9
早稻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价格稳中略涨。2011年我国早稻产量3276万吨,实现恢复性增长,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0.8%,单产提高5.4%。8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为2.32元/千克,环比涨2.7%,同比涨19.9%;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52元/千克,环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5,(18)
<正>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5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15.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9.5千公顷,下降1.4%;全国早稻总产量3369.1万吨,减产32万吨,下降0.9%。这是早籼稻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两年下降。早籼稻产量降低,减轻了市场供应压力,对早籼稻收购市场构成一定支撑。◎早稻供应压力同比偏小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早  相似文献   

14.
8月底,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局部略有波动。新麦市场价格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产区多数企业托市收购已接近尾声;陈麦价格同新麦价格差进一步缩小,因市场流通量  相似文献   

15.
朱险峰 《农业展望》2008,4(6):15-17
受天气、种植效益及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影响,2008年中国早稻生产比往年面临更多的困难,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坚定扶持,预计早稻产量也难以达到预期水平。而受早稻供应减少及国际市场米价大幅攀升、CPI涨幅连创新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预计,随新早稻全面上市,早稻价格将明显上升,部分地区每50kg的收购价格上涨到90元以上的可能性较大。文章从供需、政策等因素对国内早籼稻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中国玉米市场价格在内外各类信息、各方力量的影响下,创下历史新高,但同时国内玉米产量也突破记录,使得新粮上市后价格出现回落。近期,伴随新粮收购进度不断提高,玉米价格出现回升,后期新粮收购完毕,玉米市场将如何走向?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2,(4)
日前,从2002年浙江省农产品产销信息发布会上了解到,浙江省对今年粮食产销政策有五条原则意见:一是放开早稻价格,按市场价格收购;二是鼓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种粮大户签订粮食订单合同,对订单内属政府储备粮轮换的粮食,在市场收购价基础上每50千克加不超过3元政府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当  相似文献   

18.
据监测,上周国内杂粮收购价整体下降,仅豇豆价格小幅上涨,市场交易缓慢。国内杂粮收购价格下滑,主要是由于前期农产品价格的普遍回落,收购商期望杂粮价格继续下调,暂停收购.且冬季来临后,消费者对杂粮的需求量减少,杂粮价格上行受阻,市场压力较大,国内杂粮价格持续下滑。由于豇豆新粮的上市量较小,不足以满足现有市场,使其在杂粮市场走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期小麦市场的运行和近期小麦市场现状来看,今年的新小麦价格将高开高走,其价位分两个阶段:一是刚开始零星收购阶段,一般为1400~1500元/吨;二是开始进入大规模收购阶段,价格为1500~1560元/吨。新小麦刚上市时,按照往年惯例,收购企业开始收购时相当谨慎,开秤价位一般要低于后  相似文献   

20.
李冰 《农村百事通》2009,(17):24-24
随着存量稻谷的逐渐消耗.近期粳稻货源不断趋紧.价格继续保持坚挺向上.拍卖市场也再度火爆。国内新早籼稻收获已近尾声.由于收购主体入市谨慎.新稻收购市场暂时平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