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究了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对大鳞副泥鳅胚胎和仔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胚盘隆起期、原肠胚中期、神经胚期和尾芽期等四个胚胎时期,油烟机清洁剂均导致孵化率明显下降,畸形率显著升高。油烟机清洁剂对仔鱼的发育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致畸和致死作用,24 h、48 h、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6 mL/L、1.10 mL/L、0.65 mL/L;安全浓度为0.15 mL/L。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C_(16)mim]Cl的生物毒性作用,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胚胎和仔鱼为受试动物,分别以胚胎发育的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尾芽期4个发育时期以及孵出期和孵出3 d的仔鱼作为处理的起始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随着[C_(16)mim]Cl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泥鳅胚胎的孵化率逐渐下降,畸形率则在逐步升高;其中,刚孵出的仔鱼24 h与48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0.555、0.453、0.091 mg/L;孵出3 d的仔鱼24 h与48 h的LC_(50)及SC分别为0.444、0.273、0.031 mg/L。表明在较低剂量内,离子液体[C_(16)mim]Cl对泥鳅胚胎及其仔鱼的发育表现出明显的致畸与致死作用,并且该毒性作用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的环境毒性。[方法]以泥鳅为试验动物,设置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对其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试验,研究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的半数致死浓度及其对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具有明显的毒性。处理后泥鳅开始表现为兴奋不安地游动,而后反应迟钝,身体失去平衡,出现翻肚甚至死亡现象。油烟机清洁剂对泥鳅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507、5.762、5.423ml/L。油烟机清洁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且均具有时间、剂量效应。[结论]油烟机清洁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4.
8 羟基喹啉对泥鳅胚胎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泥鳅胚胎发育的胚盘隆起期、原肠胚中期、神经胚期、尾芽期和仔鱼孵出期,分别用不同浓度(1.00×10-4、5.00×10-5、2.50×10-5、1.25×10-5、6.25×10-6mol/L)的8-羟基喹啉进行处理,以胚胎的孵化率及畸形率、仔鱼死亡率及体长的变化等为指标,探讨水体中8-羟基喹啉对鱼类胚胎及仔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8-羟基喹啉浓度增加,分别在胚盘隆起期、原肠胚中期、神经胚期、尾芽期开始处理时,泥鳅胚胎的孵化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分别减少至83.5%、74%、61%、79%,畸形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增加至58%、72%、61%、71%;在仔鱼孵出期开始处理时,泥鳅仔鱼死亡率由3%逐渐增加至100%;处理组的仔鱼体长短于对照组,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因此,8-羟基喹啉对泥鳅胚胎及仔鱼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致畸、致死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壬基酚(nonylphed,NP)为环境雌激素污染物,研究 NP 对白鲫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 同时探讨茶多酚对 NP 所致白鲫鱼胚胎发育毒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利用不同浓度 NP 对白鲫鱼尾芽期胚胎进 行染毒,以清水为对照,观察胚胎发育情况,通过比较染毒处理胚胎孵化率及孵化仔鱼畸形率的变化情况来分 析 NP 对白鲫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在 NP 基础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以 NP 基础液为对照,通过比较 茶多酚组中胚胎孵化率及孵化仔鱼畸形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茶多酚的改善效果。【结果】与溶剂乙醇对照相比,中、 低浓度(0.04 ~ 0.40 mg/L)NP 能显著性降低白鲫鱼胚胎的孵化率,同时显著提高孵化仔鱼的畸形率,且畸形率 随着 NP 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高浓度(4.00 mg/L)的 NP 对胚胎发育毒性极强,染毒 24 h 即可导致胚胎停育。在 NP 中加入 0.35 ~ 35.00 μg/L 茶多酚后,3.50 μg/L 茶多酚处理白鲫鱼的孵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余浓度处理 的孵化率与 NP 对照没有显著差异。0.35 ~ 35.00 μg/L 茶多酚均能显著性降低孵化仔鱼的畸形率。【结论】NP 对白鲫鱼胚胎具有一定的发育毒性,而添加适量的茶多酚能改善 NP 引发的白鲫鱼胚胎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6.
钒对日本青鳉胚胎发育及仔鱼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钒对日本青鳉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以日本青鳉受精卵和仔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钒对日本青鳉胚胎的毒性和仔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钒浓度的升高,胚胎孵化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钒浓度大于10.13mg/L时,日本青鳉胚胎孵化率降低,胚胎畸形率增加;各钒暴露液均对日本青鳉胚胎孵化周期有较明显的迟滞效应。钒对日本青鳉仔鱼的72h、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85mg/L、0.43mg/L,安全浓度为0.0427mg/L。结论:钒对日本青鳉胚胎有一定的致畸和致死作用,对仔鱼有高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大鳞副泥鳅为对象,研究了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对其急性和生理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对大鳞副泥鳅的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692、6.190、5.908 mL/L;生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力型油烟机清洁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大鳞副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长吻鮠养殖过程中受精率、孵化率、鱼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方法]探讨了盐度和pH对长吻鮠胚胎发育的速度、器官分化、畸形率、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盐度越高,长吻鮠胚胎的孵化率和存活率越低,发育速度越慢。原肠胚期和神经胚期是对盐度最敏感的时期。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在6‰以下,最高临界盐度为11‰。氢离子浓度对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有明显的影响,但与胚胎发育速度关系不大。胚胎发育的适宜pH是7,最高临界pH为9,最低临界pH是5。[结论]该研究可为长吻鮠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玉明  田秀娥  王永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34-12436
[目的]了解安康地区泥鳅的胚胎发育全过程。[方法]用DOM和LHRH-A2对泥鳅进行催产,将所产卵子进行人工授精后所获的胚胎置于24~26℃、pH值7.0~7.5的淡水中培养,进行泥鳅的胚胎发育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期的27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泥鳅胚胎发育可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24~26℃、pH值7.0~7.5的淡水中,泥鳅胚胎从受精到孵化出膜历时30h45min。[结论]为泥鳅的人工繁殖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苏应兵  廖咏玲  杨代勤  谢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22-21823,21828
[目的]了解温度对泥鳅仔鱼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温度(18、21、242、73、0和33℃)下,研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对初孵的泥鳅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当温度为18~33℃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18℃时,泥鳅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最长,分别为39.43和10.13 h。当温度为21~27℃时,受精卵孵化率达80%以上,且初孵仔鱼的畸形率较低。当温度为18~30℃时,初孵仔鱼在24 h和48 h存活率都相对较高。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温度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4℃时,仔鱼的SAI值最高(27.01)。[结论]泥鳅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1~27℃,仔鱼生存的适宜温度为21~2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莠去津对斑马鱼生殖发育的毒性。[方法]从购自市场的斑马鱼中选取健康的雌鱼和雄鱼按1:2~1:3的比例进行交配产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莠去津对斑马受精卵和平游后的幼鱼进行染毒试验,统计其孵化数和畸形数以及幼鱼死亡数。[结果]斑马鱼胚胎和幼鱼时莠去津毒性作用均很敏感,随着莠去津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增加,幼鱼致死率增大。当莠去津高于30mg/L时,斑马鱼胚胎致死率和畸形率增加,当莠去津为50mg/L时胚胎出现全致死效应。斑马幼鱼对莠去津的毒性也很敏感,24h和48h的LC50值分别为36.25和22.89mg/L,在莠去津为50mg/L48h条件下,幼鱼产生全致死效应。[结论]该研究为莠去津的安全使用及淡水鱼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微囊藻毒素对鸭胚的毒性及半致死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MCs)对鸭胚的毒性及其半致死剂量。[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提取铜绿微囊藻毒素,经ELISA检测提取物的MCs含量,然后用提取物处理樱桃谷鸭胚,研究微囊藻毒素对鸭胚死亡率的影响及其半致死剂量。[结果]微囊藻毒素对鸭胚的半数致死量为16.00μg/胚胎(95%可信限为14.37~17.64μg/胚胎);微囊藻毒素对鸭胚死亡率的影响与其剂量成正相关,且对孵化8~19d的鸭胚影响最大。此外,MCs处理的鸭胚和对照组相比,其个体发育明显迟缓。[结论]微囊藻毒素对鸭胚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铜·镉·铬·铅对河南华溪蟹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米静洁  袁慧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73-7274
[目的]为水产品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对环境因子敏感的指示生物河南华溪蟹为材料,研究了Cu、Cd、Cr、Pb对河南华溪蟹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在同一时间,河南华溪蟹的死亡数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呈"S"型增长。处理组中河南华溪蟹溪蟹的死亡数和死亡率均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种重金属对河南华溪蟹的半致死剂量(LC50)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4种重金属在24h对河南华溪蟹的毒性依次为Cu>Cr>Cd>Pb,而48h毒性依次为Cd>Cu>Cr>Pb。与其他3种重金属相比,Cd的半致死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较为显著地下降。[结论]河南华溪蟹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4.
吴迪  赵丽荣  张有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31+6000
[目的]为桃蚜的生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紫茎泽兰的地上部分、藿香和番茄的茎叶、大蒜的果实为材料,采用95%乙醇提取其粗提物,研究不同植物粗提物对桃蚜的毒杀效果。[结果]紫茎泽兰粗提物200倍稀释液对桃蚜的毒杀效果显著好于其他药剂;各种药剂对桃蚜的毒杀效果在48 h时为最佳;紫茎泽兰粗提物对桃蚜的毒力在48 h时最高,致死中浓度为3.192 ml/L,其次为24 h,致死中浓度为5.765 ml/L,72 h的致死中浓度为5.383 ml/L,12 h的毒力最差,致死中浓度为15.084 ml/L。[结论]紫茎泽兰粗提物200倍稀释液对桃蚜的毒杀作用最强,24、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0%和61.4%。  相似文献   

15.
汞·铬和镍对唐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唐鱼对汞(Hg)、铬(Cr)和镍(M)3种重金属的致毒敏感度和安全质量浓度。[方法]采用静水法测试唐鱼对Hg、Cr和Ni重金属溶液的半致死浓度,并评价水环境Hg、Cr和Ni对鱼类的影响。[结果]Hg、Cr和Ni对唐鱼不同时间的半致死质量浓度曲线表明,Hg对唐鱼为剧毒物质,Nj为中毒物质,Cr为低毒物质。3种重金属的毒性依次为Hg〉Ni〉Cr。Hg、Ni和Cr对唐鱼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0.105、0.092、0.084、0.075mg/L,36.230、21.960、13.780、9.268mg/L,84.030、72.260、65.210、55.960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8、0.927、5.596mg/L。[结论]唐鱼对这3种重金属的耐受性较高;各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可能对唐鱼存在某种协同或拮抗作用,温度、溶解氧等理化因子的改变对重金属的毒性也有影响,还影响LC50值。  相似文献   

16.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美  付荣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99-5000
[目的]研究高效氟氯氰菊酯对黄鳝的毒性作用,为安全使用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将体长26.6~29.9 cm,体重17.68~21.51 g的黄鳝置于水簇缸内,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法进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试验。按等对数间距设置0.055 2、0.038 1、0.026 30.018 10、.012 5μg/L高效氯氟氰菊酯的5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观察黄鳝24、48、729、6 h的存活、中毒及死亡症状。[结果]随着药液浓度上升和浸泡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黄鳝的平均死亡率均逐步上升。至48 h时0.055 2μg/L浓度组黄鳝已全部死亡。对照组无死亡。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黄鳝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36 2、0.032 00、.026 30、.021 3μ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2 13μg/L。[结论]药物的浓度与黄鳝的死亡情况密切相关,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黄鳝剧毒。  相似文献   

17.
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烨  雷晓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09-2410,2416
[目的]探讨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方法]用复方新诺明分别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和三疣梭子蟹稚蟹进行室内急性毒性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3个平行组,统计复方新诺明对3种水生动物24、48、72和96 h的死亡个数、半致死浓度(LC50)、95%可信限和安全浓度。[结果]复方新诺明对南美白对虾、梭鱼和三疣梭子蟹的24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 143.32、1 320.57和915.17 mg/L,48 h的LC50分别为962.36、1 119.60和623.27 mg/L,72 h的LC50分别为844.63、977.54和514.34 mg/L,96 h的LC50分别为793.36、880.63和442.30 mg/L。复方新诺明对以上3种水生动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04.58、248.15和86.73 mg/L。3种水生动物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依次为三疣梭子蟹稚蟹〉南美白对虾仔虾〉梭鱼苗。[结论]该研究为3种水产动物的规模养殖和鱼病防治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溶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020-9020
[目的]探讨适当浓度葡萄糖对斑马鱼胚胎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斑马鱼早期胚胎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观察环境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适当浓度的葡萄糖能明显加快斑马鱼胚胎的发育速度、缩短孵化时间,特别是1.5%葡萄糖能使孵化时间明显缩短,且孵化后的仔鱼发育状态良好。[结论]适当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能够明显促进斑马鱼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醉鱼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菌水做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醉鱼草叶乙醇浸出液和水浸出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的作用效果。[结果]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只有100%浓度的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的触杀作用较明显,10 min内杀虫效果可达40%。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对苎麻黄蛱蝶老龄幼虫都有一定的浸杀作用,其中醉鱼草叶乙醇提取液浓度增至20%时,浸杀效果最好,10 min内死亡率为90%;随后随浓度的提高浸杀效果又逐渐减弱。浓度为75%1、00%的醉鱼草叶水提取液浸杀效果较好,10 min内死亡率都在40%左右。[结论]该研究为苎麻黄蛱蝶的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