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国内各地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以Ⅰ型为主,其感染特征是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小鸭的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以上.作者总结了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诊断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病 ,其特征是潜伏期短、发病急剧 ,死亡率高及特征性的肝脏病理变化。随着近几年养鸭业的发展 ,该病在许多鸭场时有发生 ,给养鸭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制约了肉鸭养殖业的发展。病 原 鸭病毒性肝炎有 3个血清型 ,即Ⅰ型、Ⅱ型和Ⅲ型。在我国最常见的是血清Ⅰ型 ,为小RNA病毒 ,可在鸡胚和鸭胚上增殖 ,没有血凝性。试验表明 ,该型病毒不发生经蛋传播 ,主要引起 3周龄以下的雏鸭出现大批死亡 ;Ⅱ型被认为是星状病毒 ,主要使 2~ 6周龄雏鸭发病 ;Ⅲ型是小RNA病毒 ,抗原性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省发生并流行雏鸭病毒性肝炎,经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和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诊断,病毒血清型为Ⅰ型,又称为古典型毒株。主要侵害五周龄以内的小鸭,潜伏期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对养鸭业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俗称"背脖病",它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程极短,传播快,死亡率高,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本病多发于1~5周龄的雏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雏鸭突然发病,身体侧翻仰卧,头向后背,两脚痉挛后蹬,角弓反张。鸭病毒性肝炎有3种血清型,即鸭病毒肝炎Ⅰ、Ⅱ、Ⅲ型,它们都能引起雏鸭病毒性肝炎,但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以血清Ⅰ、Ⅱ型为主,对养鸭业的危害极大,若防治不当,就可能时养鸭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1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鸭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常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为血清Ⅰ型,主要特征为病鸭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Viral Hepatitis,DVH)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Ⅱ型和Ⅲ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Viral Hepatitis,DVH)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Ⅱ型和Ⅲ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正鸭病毒性肝炎也称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影响雏鸭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是当前严重影响鸭业正常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1病原及流行特点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是鸭肝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成员。目前已报道的鸭肝炎病毒有Ⅰ、Ⅱ、Ⅲ三个血清型:Ⅰ型鸭肝炎病毒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乃至世界各地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绝大多数为Ⅰ型鸭肝炎病毒,而且可能还有Ⅰ型鸭肝  相似文献   

10.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1周龄的死亡率为95%,2-3周龄死亡率为50%,4-5周龄的鸭基本不死亡,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毒者。50%-60%的病例有呼吸道病变,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秋末、冬、春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吴小林(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3302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一月龄以内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剧,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1993年以来,我校附近几个乡镇的养鸭户...  相似文献   

12.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雏鸭病毒性肝炎在我省流行普遍,为了解详情,我们对上虞市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Ⅰ.DVH—Ⅰ)1945年首次发现于美国的长岛。1953年起蔓延至世界各地.是小鸭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小鸭.以2周龄内的雏鸭最易感.对新生鸭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90%以上。近几年来.该病在浙江省养鸭地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现将鸭肝炎病毒Ⅰ型的分离及其鸡胚适应性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是我县养鸭业的大敌.2007年3月份,我县新靖镇养殖户杨某的雏鸭群,突然发生大规模急性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检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穴DVH雪俗称“揹背瘟”或“背脖病”,是由鸭肝炎病毒穴DHV雪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急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多发生于1~5周龄的雏鸭,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雏鸭突然发病,身体侧卧,两腿痉挛后踢,角弓反张。鸭肝炎病毒Ⅰ型、Ⅱ型、Ⅲ型都可引起雏鸭病毒性肝炎,由于Ⅱ型DHV和Ⅲ型DHV可引起免疫了Ⅰ型DHV的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因此,它们是独立的病原体。目前我国以血清Ⅰ型为主,在北京、广西等地有血清Ⅱ型病毒性肝炎的报道,程安春等1998年首次发现Ⅲ型DVH在我国存在。这三型病毒,如果防治不当,…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可导致雏鸭高致死率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点,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介绍了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肝脏肿大,出血。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诊表视角弓反张。自1949年Levin等观察到鸭病毒性肝炎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报道过此病。目前世界上主要流行Ⅰ、Ⅱ、Ⅲ型鸭病毒性肝炎;我国1963年最先报道上海地区某些鸭场发生DVH。随后,许多省、市相继报道此病。我省近几年来养鸭越来越多,鸭病毒性肝炎危害较为严重,笔者就此进行了如下探讨:1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我省尉氏、扶沟县每年从杭州引进三十多万只雏鸭,因病毒性肝炎而死亡的病例较多。死亡的…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有Ⅰ、Ⅱ、Ⅲ三个血清型,国内各地流行的鸭肝炎经鉴定均属Ⅰ型。该型的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有时可达90%以上。其预防方法包括用弱病毒疫苗直接免疫雏鸭,或免疫母鸭,雏鸭通过母源抗体获得被动保护,或给雏鸭直接注射高免血清等三种  相似文献   

19.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程极短,死亡率高的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脏,一般上半年4~5月,下半年9~10月为发病的两个高峰期(这与我县孵鸭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雏鸭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雏鸭,特别是不足一周龄的无母源抗体的雏鸭最易感,病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促,数小时即死亡,死亡率高达90%。DHV有三种血清型,无交叉保护作用。目前,I型呈世界性分布,II型和III型鸭病毒性肝炎分别局限于英国和美国,在国内,以I型鸭病毒性肝炎流行为主,目前国内对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以治疗为主,当雏鸭发病时使用鸭肝炎抗体进行治疗,这样会增加饲养成本并影响雏鸭的生长性能。由于此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最好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本实验通过鸭病毒性肝炎I型疫苗(CH60株)在临床上的应用,使用鸡胚中和试验对不同剂量鸭病毒性肝炎I型疫苗(CH60株)雏鸭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以确定该疫苗株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情况,同时确定鸭病毒性肝炎I型疫苗(CH60株)适用于该地区雏鸭的最佳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