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养畜可以节约粮食和精料,还可解决草畜矛盾,保持草畜平衡,并可带动一批饲草料加工业的发展;大量的秸秆通过微贮处理后过腹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区畜牧业生产和农牧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肉羊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广大草原农牧区被誉为“黄金产业”。它是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靠天养畜”的传统养羊业转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的高效产业。我国北方草原绝大部分农牧区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退化严重,饲草料资源紧缺,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草原农牧区开展肉羔羊产业化生产有助于天然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人工草地的建设,能有效地解决草地畜牧业生产中饲草料供应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提高草原的载畜能力和肉羊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经济收益。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适合草原农牧区羔羊…  相似文献   

3.
肉羊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广大草原农牧区被誉为“黄金产业”。它是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靠天养畜”的传统养羊业转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的高效产业。我国北方草原绝大部分农牧区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退化严重,饲草料资源紧缺,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草原农牧区开展肉羔羊产业化生产有助于天然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人工草地的建设,能有效地解决草地畜牧业生产中饲草料供应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提高草原的载畜能力和肉羊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经济收益。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适合草原农牧区羔羊产业化生产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天祝县草畜产业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进一步加快天祝县草畜产业发展步伐,扩大草业规模,全面提高饲草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天祝县农牧业经济生产现状,研究解决制约天祝县草食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草原承载压力和饲草料短缺等难点问题;根据全县天然草原承载能力和饲草料生产现状进行比对分析,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为农牧民饲草料生产提供科学种植指导意向,从而推动天祝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进一步加快天祝县草畜产业发展步伐,扩大草业规模,全面提高饲草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天祝县农牧业经济生产现状,研究解决制约天祝县草食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草原承栽压力和饲草料短缺等难点问题;根据全县天然草原承载能力和饲草料生产现状进行比对分析,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为农牧民饲草料生产提供科学种植指导意向,从而推动天祝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工饲草料地能够弥补天然草原生产的不均衡性,为家畜提供稳定的饲草料来源,扩大饲草料面积,增加饲草产量是保证草畜平衡,实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浅述了温泉县人工饲草料地发展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新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洲农区秸秆地放牧养畜,是农牧民群众首创的转移天然草原放牧家畜的重要手段.肃南县通过借牧年完成草原减畜3.52万羊单位,过腹转化秸秆资源2.03万t,过腹还田有机肥0.86万t,新增农牧民可支配收入达980.3万元,有效解决了草畜矛盾,缓解了祁连山草原生态保护压力,实现了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可助推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丁国梁 《饲料广角》2014,(10):38-41
<正>饲草料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草料产业发展对于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进我市饲草料产业发展,根据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前饲草料生产实际,编制此规划。  相似文献   

9.
我县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促进草原植被恢复为出发点,解决牧区人草畜协调发展,借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思路,项目实施主要针对建卡户及养殖大户,统筹解决好牧区生态、生产、生活问题,逐步实现“草原绿起来,草原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促进草原生态持续改善和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把发展人工种草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像抓种粮那样抓种草,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京津风沙治理工程,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支持和鼓励农民种草养畜平衡发展。一、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根据土地资源广阔、饲草料资源丰富、养殖条件优越、住户相对分散、广大农民群众又有着悠久的养畜历史等特点,"立草为业、草畜并举",在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区委、区政府把以羊、猪为主的草原畜牧业列为增加农民收入第一大主导产业。确立了以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为主题,建设羊猪"双百万"生产基地,实施水地种草工程、畜禽改良工程、强化产业龙头体系、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实现全省畜  相似文献   

11.
饲草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对巩留县饲草料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饲草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进行了探讨。建议在做好草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改进秸秆饲料利用方式,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合作市是全省唯一的牧业市,畜牧业为首位产业。"十二五"期间,合作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牧民收入增长,但是,畜牧业的发展和草原保护、草畜供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增加饲草料的生产量,强化产业调整,使草畜保持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海北州是青海省主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特别是养羊业在全州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如何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战略,发展特色畜牧业,加快现代高效养羊业发展进程,是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依据海北州生态条件,调整养羊业生产结构,促使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稳定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草原畜牧业是甘孜州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饲草料是畜牧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冬春季节饲草料严重不足是制约甘孜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甘孜地区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推动甘孜州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牦牛业是小金县草原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它的发展与农牧民致富奔小康息息相关。长期以来,牦牛处于靠天养畜的传统、落后饲养方式之中,"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制约着小金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牦牛肉食品需求增加,农牧民养畜积极性和牦牛养殖效益见涨,致使牦牛养殖数量增长较快,草畜矛盾也日显突出,致使牦牛越冬渡春中死亡增加,农牧民损失加大。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牦牛安全越冬渡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威巿有天然草原面积170多万hm~2。通过基本草原划定、草原承包、推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行牧草良种项目、严格资金管理及落实配套政策等多种措施,草原补奖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草原植被有了明显恢复,草原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草原牧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草原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创建草畜联营合作社可以看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和农牧民收入整体过万元目标进行的一次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海北州草食畜牧业是海北广大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饲养方式以及饲草料来源,海北畜牧业可分为天然草原牧区畜牧业区和实施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的农区畜牧业区。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共同构成具有海北特色的畜牧业有机体。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草原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草业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草原退化已成为制约牧区农牧民群众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明晰草地资源产权,规范草地流转,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草原保护和建设力度,实行重大建设项目草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广先进的草业科技成果,建设高效益家庭牧场,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牧区牧民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草地畜牧业是普格县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对促进普格县牧业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普格县草原保护与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得到了国家、省、州、县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面对因草原承载能力下降而草食牲畜头数不断增加导致草畜的矛盾,如何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普格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急需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