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 大竹县高穴区从实际出发,以“三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蚕桑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已建成蚕桑基地社27个,密植桑园8360亩,四边桑27万株,产茧达3800担。蚕桑生产连续三年居全县领先地位。今年初,该区又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今年的“一三六六”工程计划,即新栽密植桑5300亩,使密植桑面积达到1.3万亩;新栽大行桑6000亩,产茧达到6000担。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正> 5月30日,长治市蚕桑站在沁县召开冬县蚕桑汇报会,据会议汇报汇总,今年春季蚕桑生产好于任何一年形势喜人。①全市嫁接优种桑苗1097万株,预计出成苗700万株比去年增长20倍;②实生桑播种1000亩,已下种500亩,可产实生桑三千万株以上;③现有桑园面积达到1.43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县有蚕桑任务的有29个乡一个蚕桑场,现有桑园面积3.5万亩,其中成林桑1.86万亩,85年收购蚕茧680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1978年产茧增长一倍。但我们在发展蚕桑生产方面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以往发展蚕桑,没有总体规划,往往采取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4.
<正> 面对省内局部地方挖桑毁桑较为严重的形势下,地处川北山区的旺苍县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奔小康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强化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使蚕桑生产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冬今春,全县新栽桑树680万株,育苗500亩。 旺苍县现有桑树8482万株,去年产茧2.1万担。为此,该县今年确立的发展目标是:育苗2000亩,栽桑2000万株,产茧3万担。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年初县委、县政府专门发文,要求切实加强对蚕桑生  相似文献   

5.
<正>一、蚕桑生产的现状 高邮市气候温暖湿润,属里下河农业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96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7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1.9亩。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1991年以来,走粮桑结合的路子,每年新拓桑2万亩左右,蚕茧产量和蚕农的经济收入显著增加,1993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9万亩,蚕茧产量已达2350吨。目前,我市蚕桑已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江苏蚕业》2015,(2):26
<正>3月20~21日,东台市农业委员会在东台市委党校举办"全市亩桑万元工程推进会暨春蚕生产培训班",目的是加大"亩桑万元工程"的推进力度,全面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经济效益,为蚕桑稳定发展打牢基础。来自全市市、镇全体蚕桑技术服务人员,千亩桑园村蚕桑技术员,蚕桑高效示范户代表等,计250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活动。东台市有新老桑园15.2万亩,全年饲养蚕种43.2万张33.2万担,收购蚕茧29.8万担,蚕桑总收入近9  相似文献   

7.
<正> 平昌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把蚕桑生产列为富民裕县的支柱产业,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加大蚕桑发展力度,推进蚕桑基地建设,在全县掀起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蚕桑生产热潮。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共育桑种27114斤,4294亩,排栽桑苗10689亩,嫁接良桑4000万株.良桑化程度达到40%,为下一步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一、蚕桑生产的现状 吴县市的经济比较发达,已连续多年挤身“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的前列;与此同时,全市的蚕桑生产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具体表现在: 1.重点蚕桑基地基本形成。到1994年底全市桑田面积已发展到4万亩,产茧2750吨,比1990年翻了一番多,全市形成了9个蚕桑重点乡(镇),区域相对集中,横泾镇现有桑田1.1万亩,并且已连续三年产茧超过一千吨,成为全省产茧量超千吨的重点乡(镇)之一。就地理分布来讲,全市4万亩桑田基本集中在沿太湖的横泾、浦庄、渡村、越溪、胥口、光福、藏书及沿澄湖的甪直、车坊等乡(镇),由于90%都是80年代后期的粮改桑,  相似文献   

10.
明伟  丕泉  云明 《四川蚕业》2001,29(2):41
<正> 曾经一度辉煌的阆中蚕丝业,年产值达3亿元,创汇3000万美元;而近年来因受市场冲击,跌入低谷,价贱伤农,广大蚕农纷纷举斧毁桑,桑树由1995年的1.5亿株降至8000万株(包括近两年新栽2000万株)。 入世在即,如何重振蚕桑雄风,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呢?近年来,阆中市蚕桑局通过调整布局建基地,依靠科技兴蚕桑,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好桑树资源这一基础产业。去年,全市育苗4000亩,新栽桑1300多万株,成片栽植小桑园9600亩;养蚕6.86万  相似文献   

11.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12.
<正> 新坝乡81年前湖桑面积只有224亩,82年发展湖桑426亩,83年发展湖桑702亩,现有桑田总面积1402亩,成为我区蚕桑新发展的重点乡。全乡现有20个共育室,84年发种1726张,全部由蚕桑专业户经营共育。全年平均张单产60.1斤,比83年增加7.6斤,比全区高5.1斤;张产值121.66元,比83年增  相似文献   

13.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发展到1994年28.895万公斤。该镇农户仅养蚕一项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就在20余户;5000元以上的500余  相似文献   

14.
<正> 据安康新闻中心报道:安康市大河区,今春建立了一个专门奖励兴桑养蚕的群众性组织——兴桑养蚕奖励基金会。大河区是蚕桑生产的一个老区,也是一个大区。这里有桑园1.6万亩,800多万株,60%以上的农户都在兴桑养蚕,去年蚕茧产量占全市的五分之一。为了强化蚕桑生产的后劲,促进蚕桑进一步发展,桑蚕奖励基金会将上级林业部门和其它部门的蚕桑生产扶持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一时期,受国际、国内蚕丝价格下跌的影响,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广大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毁桑退耕的势头动摇了蚕桑生产的基础.然而,由于我们及时采取了关键措施,1996年,全市不仅稳定了桑园面积,取得了生产鲜茧3万多担的好成绩,而且春茧的蛆孔率仅3%,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秋茧的解舒率为70%左右,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茧质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宋俊荣 《江苏蚕业》2005,27(2):47-48
<正>蚕桑生产是扬州农村经济的一项传统产业。近几年业,在市场经济中,一家一户的蚕农经不起市场风浪的颠簸,出现了大面积的砍桑改种,目前全市桑园面积只剩下不足8万亩。扬州的蚕桑生产要想走出低谷,进入稳步发展的健康之路,就应当因地制宜地发展蚕桑生产的区域经济,在一个地区将蚕桑生产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同时要把蚕户逐步发展成具有适度规模的家庭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 四十年前,平昌县药铺里没有“桑白皮”,千里难寻一株桑。解放后,全县蚕桑虽有发展但较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把振兴平昌蚕业作为治穷致富的战略重点,带领全县人民,落实一系列发展措施,使宜桑宜蚕的自然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十年来,育苗136,295亩,栽“四边桑”2.1亿株,建成片桑园3万余亩,宽行桑13万亩。100%的区、乡、村、社、85%的农户栽桑养蚕。  相似文献   

18.
<正> 石泉县是我省重点蚕区之一,近几年发展很快,现有成片桑园1.2万亩,零星桑树1300多万株,年产蚕茧500多吨。但随着桑园面积的迅速扩大,病虫为害也在逐渐加剧,成为蚕桑生产的潜在危机,为了控制病虫为害,稳步发展蚕桑生产,我们于1986年4~6月结合生产实习,对该县长安、城关、饶峰、兴坪、凤阳等地的桑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安庆地区是蚕桑新区,六十年代前靠乔木桑养蚕,七十年代开始成片栽植湖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蚕桑重点户、专业户开始发展,一批专业组、专业村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至1986年底,桑园面积达到21000亩,栽桑户数4万多户.1985年生产蚕茧600吨,为  相似文献   

20.
我县蚕桑生产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由原来的一千多亩,发展到如今的一万二千亩;蚕茧收购量由1983年的1466.45担,增加到去年的3281.45担,增长1.23倍;平均亩桑产茧160.82斤,比1983年的146.6斤提高9.7%;平均单张产茧32.6斤,比1983年的22.9斤提高42.6%。蚕茧收购量今年可望达到七千担。回顾往昔,有很多教训。过去认为我县是个山区,文化落后,技术水平低,经济薄弱,蚕桑要搞上去靠钱靠物。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