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在广西雌性水牛生殖器官中表达定位情况,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处于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泡期、黄体期)成年水牛的卵巢、子宫、输卵管NGF、TrkA分别进行染色定位.结果表明:NGF/TrkA阳性细胞在卵巢主要见于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及黄体细胞;在子宫主要见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腺...  相似文献   

2.
海兰褐蛋鸡卵巢与输卵管FSHR及LHR基因定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实验从海兰褐蛋鸡的子宫部、卵巢、漏斗部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得FSHR、LHR目的基因,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组织FSHR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子宫部与漏斗部组织(P0.01),子宫部与漏斗部组织FSHR m 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子宫部组织LHR m 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但卵巢、漏斗部组织LHR m 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通过研究鸡卵巢、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漏斗部FSHR及LHR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研究为今后研究禽类生殖生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绵羊发情相关基因KITLG、MAPK1、NOTCH4和NR5A2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组织(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表达差异,为阐明绵羊高繁殖力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FecB BB型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4个基因在小尾寒羊发情周期(黄体期和卵泡期)性腺轴相关的7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KITLG基因在小尾寒羊卵泡期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在黄体期小脑与垂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MAPK1基因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大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黄体期(P<0.01),其在黄体期下丘脑和小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而其在卵泡期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NOTCH4基因在小尾寒羊黄体期下丘脑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其在黄体期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NR5A2基因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在黄体期子宫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结论]KITLG、MAPK1、NO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绵羊繁殖性状相关候选基因ATF4、CCNG1、KDM3B、NPTX1、PLCB3和RASD1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组织(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的表达差异,为阐明绵羊发情期调控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FecB BB型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6个基因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和卵泡期与性腺轴相关的7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ATF4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CCNG1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卵泡期大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黄体期(P<0.01);KDM3B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小脑中的表达量最高,且黄体期小脑和下丘脑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NPTX1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小脑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PLCB3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RASD1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垂体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黄体期大脑、小脑、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结论]ATF4、CCNG1、KDM3B、NPTX1、PLCB3和RASD1基因可能对绵羊的发情期转换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阐明绵羊发情期转换过程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思路,为进一步研究上述6种基因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正常生理条件下IL-1β和IL1R1参与雌性牦牛生殖调控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生物学作用,试验采集雌性牦牛主要生殖器官(卵泡期:输卵管、卵巢、子宫;黄体期:输卵管、卵巢、子宫;妊娠期:输卵管、卵巢、子宫),并生产孤雌激活胚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IL-1β和IL1R1 mRNA在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蛋白水平分析IL-1β和IL1R1在各生殖器官的表达水平与定位。结果显示IL-1β和IL1R1在牦牛主要生殖器官和孤雌激活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卵泡期输卵管中IL-1β和IL1R1表达均高于黄体期和妊娠期,卵泡期卵巢和妊娠期卵巢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高于黄体期,妊娠期子宫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高于卵泡期和黄体期,孤雌激活胚胎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桑椹胚最高,8细胞次之,2细胞和囊胚期最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β和IL1R1在输卵管黏膜上皮、卵泡颗粒层、黄体细胞、子宫上皮和子宫腺体均有表达。研究结果表明IL-1β和IL1R1参与牦牛生殖周期和胚胎发育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究IL-1β和IL1R1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牦牛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蛋白在下丘脑、输卵管的分布,以及LPS诱导后母兔下丘脑、输卵管上FSHR和LHR的表达变化。【方法】36只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9组(n=4),一组不注射作为0h组,LPS处理组按0.5mg/kg体重耳缘静脉注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注射后0、1.5、3、6和12h后处死,收集下丘脑和输卵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分析FSHR和LHR的表达。【结果】结果显示:FSHR和LHR主要定位于输卵管黏膜层和肌层,在间质层未检测到FSHR和LHR;LPS诱导下,LPS不影响FSHR和LHR mRNA在下丘脑的转录,但下调FSHR和LHR mRNA在输卵管的表达。蛋白水平上,LPS改变了FSHR在下丘脑和LHR在输卵管黏膜层的表达模式,对LHR在下丘脑和输卵管肌层有下调作用,对FSHR在输卵管黏膜层和肌层有上调作用。【结论】LPS影响FSHR和LHR蛋白在下丘脑的表达,表明免疫-繁殖系统可以在下丘脑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动物生殖。  相似文献   

7.
采用FQ-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成年母牛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子宫、卵巢、输卵管中TrkA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旨在探讨TrkA在母牛卵泡期和黄体期子宫、卵巢、输卵管3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TrkA mRNA和蛋白在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子宫、卵巢、输卵管中均有表达,且卵泡期输卵管中TrkA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泡期卵巢和黄体期卵巢(P0.01),其他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源性神经长生因子BDNF基因在母牛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表明:BDNF mRNA表达于上述2个时期3种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卵巢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输卵管的黏膜上皮细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子宫腺细胞,且各组织间免疫活性的表达强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KiSS-1和RFRP-3基因在小尾寒羊不同繁殖时期(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阐明这2个基因在绵羊发情转换中的表达模式,以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KiSS-1和RFRP-3基因在黄体期和卵泡期的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KiSS-1和RFRP-3基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等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2)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中KiSS-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卵泡期下丘脑和松果体中KiSS-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3)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和卵巢中RFRP-3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且卵巢中RFRP-3基因在黄体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综上,研究发现KiSS-1和RFRP-3基因在绵羊发情调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KiSS-1促进发情而RFRP-3抑制发情。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绵羊胚胎附植期和发情周期子宫内膜中mRNA的表达模式。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妊娠21 d母羊全身组织和妊娠9、13、17、21、25 d的母羊子宫内膜组织TLR4基因的表达以及绵羊卵泡期与黄体期母羊子宫内膜组织TLR4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TLR4基因在肝脏、脾脏、卵巢、输卵管、子宫、小肠、膀胱、肌肉及松果体等组织出现表达,其中在输卵管、卵巢、子宫、膀胱、脾脏及松果体中表达量较高,在肝脏、小肠、肌肉中表达较弱,而在心脏、垂体、脂肪等组织中不表达。从妊娠9 d开始,绵羊胚胎TLR4基因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至胚胎附植点17 d,TLR4基因表达量最低,之后又呈现上升趋势,到25 d达到峰值。不管是在细毛羊还是在湖羊子宫内膜组织中检测,TLR4基因黄体期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卵泡期(P 0. 05)。说明TLR4的mRNA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胚胎附植期绵羊子宫内膜中呈现先低后高的趋势,以及其在绵羊发情周期中表达出现黄体期显著高于卵泡期现象,也初步说明了TLR4可能在胚胎附植早期和发情周期中均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在卵泡期绵羊生殖器官中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以小尾寒羊和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API(4′,6′-联脒-2-苯基吲哚)原位荧光标记技术,对高繁殖力品种小尾寒羊和低繁殖力品种萨福克羊成年母羊卵泡期主要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进行细胞凋亡的确认与定位。结果显示:小尾寒羊和萨福克羊卵巢中卵泡上皮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均有凋亡现象。在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中,萨福克羊比小尾寒羊表达出较多数量的凋亡细胞,两品种羊在卵泡期输卵管各部,子宫内膜腺体中几乎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子宫内膜基质中检测到少量细胞发生凋亡。因此,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母羊生殖器官变化的重要调节机制,可能与造成两者繁殖力高低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SIRT1基因在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分泌中的作用,采用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处理猪卵巢颗粒细胞,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和生殖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分析SIRT1基因与生殖激素受体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可剂量依赖性地调节猪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SIRT1基因表达量的升高可引起ER2、FSHR、LHR表达量上调,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 6、0.519 7和0.140 7。说明,SIRT1基因参与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受体表达调控,可影响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主动免疫对绵羊腺垂体GnRH受体(GnRHR)、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激素受体(LHR)表达及分布的影响,将42只5~6月龄母绵羊分为6组(n=7),即EG-Ⅰ组、EG-Ⅱ组、EG-Ⅲ组、EG-Ⅳ组、EG-Ⅴ组和对照组(CG)。EG-Ⅰ、EG-Ⅱ和EG-Ⅲ组绵羊分别皮下注射200μg、300μg和400μg阿拉瑞林抗原,分2次皮下注射(0 d和14 d),EG-Ⅳ和EG-Ⅴ组绵羊分别皮下注射200μg和300μg阿拉瑞林抗原,分4次皮下注射(0 d、7 d、14 d和21 d),对照组(CG)绵羊皮下注射2.0 ml溶剂,分2次(0 d和14 d)。于70 d无菌切取腺垂体、子宫及卵巢,提取垂体总RNA,PCR扩增,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表明,GnRHR、FSHR和LHR mRNA PCR扩增曲线的起始循环数分别为20、28和24。5个试验组Gn-RHR、FSHR和LHR mRNA值均低于对照,EG-Ⅰ、EG-Ⅱ和EG-Ⅲ组的mRNA值逐渐下降;EG-Ⅳ和EG-Ⅴ组的mRNA值分别低于EG-Ⅰ和EG-Ⅱ组。GnRHR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卵泡细胞以及卵母细胞胞质和胞核及胞膜。各组的染色强度不同,以EG-Ⅲ阳性染色最为明显。阴性对照全部为阴性。显微图像的绿色值和亮度无显著差异,各组灰度值差异显著(P<0.05),以EG-Ⅱ均为最小,EG-Ⅴ最高。EG-Ⅰ的饱和度最小(P<0.05),EG-Ⅲ最高。上述结果说明阿拉瑞林抗原免疫抑制垂体GnRHR、FSHR和LHR mRNA表达,GnRHR阳性染色主要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的胞核和胞质。阿拉瑞林免疫可抑制卵巢GnRHR的分布与表达,增加注射剂量和次数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初步探究MITF基因表达和绵羊季节性发情及产羔数的关系,本试验以季节性发情的苏尼特羊(Sunite sheep,SNT)和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Small Tail Han sheep,STH)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SNT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短光照、长光照)及STH不同繁殖时期(卵泡期、黄体期)的下丘脑等组织中MITF基因的表达差异及该基因在STH单、多羔母羊卵泡期繁殖器官(卵巢、子宫体、输卵管)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MITF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的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且繁殖器官(卵巢、子宫体和输卵管)中该基因表达量较高;2)在长光照条件下SNT垂体中MITF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短光照条件下表达量(P0.01);3)STH卵巢中MITF表达量在卵泡期极显著高于黄体期(P0.01),而子宫体、输卵管中该基因表达量在黄体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卵泡期;4)单羔组STH子宫体、输卵管中MITF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多羔组。综上,MITF基因表达与绵羊季节性发情及产羔数存在一定关联,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物学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透明质酸合成酶2(hyaluronate synthase 2,HAS2)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在牦牛不同时期卵巢中的定位与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耗牛生育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临床健康牦牛不同时期(卵泡期、黄体期、妊娠期)的卵巢作为试验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牦牛不同时期卵巢中HAS2、PTGS2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HAS2和PTGS2在牦牛不同时期卵巢中的分布情况。【结果】HAS2基因在耗牛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和妊娠期(P0.05),在卵泡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妊娠期(P0.05);PTGS2基因在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5),在卵泡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妊娠期(P0.05)。HAS2蛋白在耗牛3个时期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5),且妊娠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PTGS2蛋白在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5),且卵泡期卵巢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妊娠期(P0.05)。IHC试验表明,HAS2和PTGS2蛋白在耗牛卵巢黄体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在卵泡颗粒层和卵丘细胞中也有表达。【结论】HAS2和PTGS2在牦牛不同时期卵巢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推测HAS2和PTGS2可能参与牦牛生殖生理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是否可以通过影响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CMG)参与动物机体生殖活动的调节。【方法】取5只未怀孕健康成年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于多聚甲醛中固定,经石蜡包埋并制作厚度7μm的连续石蜡切片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观察雌性山羊CMG中LH受体(LHR)的分布特点,并计算L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CMG中,神经元细胞均为LHR免疫阳性反应,多数细胞呈中等阳性,少数细胞呈强阳性,LHR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膜上,但细胞核为阴性反应。神经纤维和卫星细胞中的LHR免疫阳性产物为弱阳性表达。神经元细胞上LHR的相对表达量(7.057±0.797)极显著高于其他非神经元细胞(1.497±0.690)(P<0.01)。【结论】CMG中神经元细胞是LH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提示CMG神经元细胞中存在的LHR可能是协调LH对生殖器官的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对生殖器官的神经调节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和表达规律,探究其调控机制,根据原鸡FSHR基因的编码序列,跨内含子设计1对荧光定量引物,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研究组织表达谱及其在性腺轴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FSHR基因在卵巢和睾丸中高表达,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FSHR基因的表达呈不断变化的趋势,在母鸡卵巢中出壳时最高,持续下降至16周龄时最低, 20周龄稍有回升;FSHR表达量在公鸡睾丸中也于出壳时最高,持续下降至16周龄时表达量最低。在公母鸡的垂体组织中,FSHR基因表达呈小幅上升,母鸡较公鸡上升幅度稍大,卵巢中的表达量略高于睾丸。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研究FSHR基因的作用机制和表达调控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胚胎着床期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在真孕和假孕母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胚胎着床期真孕和假孕母犬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瘦素在真孕和假孕母犬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中均有表达,在输卵管中表达阴性,瘦素受体在真孕和假孕母犬各组织中均有表达;瘦素及其受体在真孕母犬下丘脑、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假孕母犬(P0.05),瘦素受体在真孕母犬垂体和输卵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假孕母犬(P0.05).真假孕母犬垂体中瘦素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对于犬的胚胎着床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牦牛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s27,HSP27)基因,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正常生理条件下HSP27基因在母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取卵泡期后期、黄体期后期同侧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以及妊娠期早期(胚胎约长2.3cm)妊娠侧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以其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牦牛HSP27基因,并将纯化的PCR产物克隆到pMDTM18-T Vector 载体中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SP27基因的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功能结构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qPCR 测定繁殖周期母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用SPSS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包含完整编码区的牦牛HSP27基因序列,其编码区长450bp(GenBank 登录号:KP716832),可编码149个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Leu(10.7%),含量最低的是色氨酸Trp(0.7%)。HSP27编码区蛋白原子个数为2 366,分子式为C747H1189N205O220S5,分子量为16.722kD,理论等电点为5.33;HSP27编码蛋白为非跨膜可溶性蛋白。同源性分析显示,牦牛HSP2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家牛、印度水牛、绵羊、藏羚羊、虎鲸、野骆驼、野猪、马、灰狼、人和猩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98.4%、97.8%、97.6%、90.3%、89.7%、89.7%、86.7%、86.7%、85.5%和85.3%,牦牛HSP27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家牛、印度水牛、绵羊、藏羚羊、虎鲸、野骆驼、野猪、马、灰狼、人和猩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100%、100%、100%、96.3%、100%、96.8%、100%、100%、96.3%和96.3%;系统进化树表明,牦牛HSP27基因与家牛、印度水牛、绵羊和藏羚羊的进化水平较为相近,与灰狼、猩猩和人类的较远。RT-qPCR结果表明,牦牛HSP27基因在卵泡期、黄体期、妊娠期不同时期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泡期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黄体期子宫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不同繁殖周期,牦牛HSP27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均极显著大于在子宫中的表达,其在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表达因妊娠而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通过与其他物种HSP27基因的同源性对比分析,发现HSP27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同时也存在种属特异性;通过对HSP27在繁殖周期母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推测出HSP27可能参与了母牦牛妊娠的调控,为进一步探讨HSP27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 6, TRPV6)在蛋鸡卵巢、输卵管的膨大部、峡部以及子宫部的表达分布。【方法】本试验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TRPV6在蛋鸡不同生殖器官的定性表达,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其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卵巢,TRPV6蛋白主要分布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在输卵管的膨大部、峡部以及子宫部,TRPV6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的纤毛上皮细胞游离端(面向管腔),其中子宫部黏膜上皮的基底层也有少量分布。另外,与卵巢组织相比,膨大部和峡部TRPV6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膨大部TRPV6蛋白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子宫部组织TRPV6 mRNA水平低于卵巢,蛋白水平则相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RPV6在卵巢、输卵管的膨大部、峡部以及子宫部均有表达,且卵巢和输卵管的子宫部表达量较高,提示TRPV6可能参与卵泡的发育成熟,对蛋鸡输卵管的子宫部Ca2+ 转运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