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水稻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彼此间在遗传上无显著差异,粒长、长宽比、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粗蛋白、品质分值等,品种间在遗传上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大穗型品种垩白大,产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高,但品质分值低;千粒重大的品种品质分值低;对品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糙米率、粒宽、垩白米率、直链淀粉、整精米率,对品质分值影响最大的是糙米率。  相似文献   

2.
灌浆阶段低温对寒地水稻碾米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4个水稻品种(系)于灌浆期进行比常温低5℃的处理,结果表明:碾米品质及外观 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品种不同,品质变化的幅度也不同。整精米率和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受 低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6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和5个品种的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研究结实和温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粒形(长/宽)、碱消值、糙米率、精米率等性状受结实期温度影响小,而垩白米率、垩白面积.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性状对结实期温度为敏感,但受结实和温度影响的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牡丹江17对结实期温度反应敏感,东农416对结实期温度反应不敏感.经品质性状与结实期日均温相关分析表明,垩白米率,垩白面积,胶稠度与结实期温度呈正相关.而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呈负相关.上述研究结果在优质米生产基地建设及品种区域化栽培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高垩白、低垩白各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垩白品种的平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食味评分均高于低垩白品种,低垩白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糙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高垩白、低垩白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品质指标的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变异系数最大,高垩白品种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低垩白品种糙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高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糙米直链淀粉、食味评分均呈正相关,与糙米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低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其他品质性状间均呈正相关。由此可知,可通过育种手段提高食味值,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稻米商品性。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质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水稻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有直链淀粉含量、粒形、粒长、垩白米率、糙米率和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有较密切的正相关,与碱解值和碾米品质性状有较密切的负相关;整精米率与蛋白质含量、垩白大小、粒形和粒长有密切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为整精米、直链淀粉因子,第二主成分为垩白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碱解值因子。认为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和碱解值为鉴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6.
对22个杂交中灿稻组合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杂交中籼稻组合的碾米和外观品质无一组合全部达到部颁食用优米2级标准,主要差距在整精米率低、垩白面积和垩白类较率大上,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米率组合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近几年主栽的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相关统计分析和对比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水稻品种对早粳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寒地稻作区优质米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不同熟期碾米品质的3项指标中,糙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3.1%、82.9%、83.1%、83.0%;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1.9%、71.9%、72.0%、73.0%。不同品种的糙米率,不同熟期间差异很小,晚熟品种的精米率略高于早熟和中熟品种,品种间表现有差异。不同熟期的整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1.7%、61.7%、66.5%、67.2%,晚熟品种比早熟和中熟品种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和中熟品种的整精米率变异系数较晚熟品种增加1.2个百分点,说明品种间差异较大。稻米垩白米率与胶稠度(0.0566)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李雅娟,1995)的研究结果一致。垩白米率与精米率(-0.4827)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育种上筛选垩白米率低的种质资源是关键。(2)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很多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影响稻米食味品质(佐佐木忠雄,等.1982)。关于直链淀粉含量姬田正美(1996)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稻米食味越差。本研究结果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6.67% ̄22.40%,平均含量为18.8%,品种间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0.8207)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2006~200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稻米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200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参试品种的品质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稻米品质较好.其中碾米品质和理化指标最好,整精米率较高,有中软的胶稠度和低的糊化温度,中低含量的直链淀粉;外观品质次之,垩白粒率较高.培育低垩白粒率和低垩白度品种应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以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具有明显差异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早、晚季不同温光栽培条件下,水稻品种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与稻米品质的优劣不呈显著性相关,但与垩白米率,垩白度,精米率,整精米率,磨损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在早晚季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即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强的品种在不同季节栽培其米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探究黑龙江省优质米选育方法,文章以12 份黑龙江主栽水稻品种及优良食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相关研究,从碾磨因子、外观因子、理化因子及千粒重4个方面与食味感官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碾磨因子中整精米率的提升有利于改善稻米食味品质,提升胶稠度。外观因子中适当地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会显著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理化因子中直链淀粉、蛋白质均与食味评分呈负相关,且蛋白质含量对食味值贡献度更大。因此为选育优质水稻新品种,应选育整精米率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