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山区段管道采取横坡敷设,该敷设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管道横坡敷设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管道施工和运行安全。基于此,研究了管道横坡敷设诱发的地质灾害特点,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条分法进行定量计算,取得原始边坡、扫线边坡及管沟开挖边坡3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系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始边坡表现得最为稳定,随着扫线和管沟开挖工作的展开,边坡稳定性越来越差。提出避让、治理、防护、限制4种建议措施,并应用于陕京输气管道穿越山间沟谷地段,保障了管道在山区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地形地貌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陕西秦岭和江西武功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严重威胁了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此,对该工程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设计:(1)考虑施工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做到主动防治;(2)核算横坡段管沟边坡稳定性,对不稳定管沟边坡进行治理;(3)先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后进行管道施工。实际应用表明:这些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数量,降低危害,真正实现主动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管道工程可能产生的膨胀土地质灾害问题,探讨了膨胀土的工程特性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膨胀土性质与边坡灾害的关系,以及膨胀土的干燥活化效应与管沟开挖的关系,分析了膨胀土斜坡与边坡地质灾害和膨胀土管沟开挖施工中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薛辉  杨学青 《油气储运》2013,(12):1320-1324
中缅油气管道是第一条敷设于滇西横断山脉地区的大口径、高压力长输油气管道,首次遭遇滇西复杂地形、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灾群。介绍了该管道在地质灾害多发地段通过选用大变形钢管来提高管道本体抗应变破坏能力的做法,选取典型案例阐述了该管道在途经泥石流、滑坡、不稳定斜坡、危岩崩塌等各类典型地质灾害条件下时的敷设情形、地质灾害勘察结论、应对措施的选用和治理效果。以上设计建设方法与实践经验,对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下的长输管道工程设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图4,参7)  相似文献   

5.
在油气输送管道敷设工程中,滑坡的危害极大,必须加以防治。通过对边坡失稳的岩土力学原因分析和坡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管道敷设中滑坡与坍塌的防治措施;主动防治包括避让、排水、卸载和避免管道敷设产生新的诱因;被动防治包括支挡、反压和设置锚杆等方法。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上述措施可用于保证管道安全渡汛,最终措施是采取改线绕避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油气输送管道敷设工程中,滑坡的危害极大,必须加以防治。通过对边坡失稳的岩土力学原因分析和坡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管道敷设中滑坡与坍塌的防治措施;主动防治包括避让、排水、卸载和避免管道敷设产生新的诱因;被动防治包括支挡、反压和设置锚杆等方法。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上述措施可用于保证管道安全渡汛,最终措施是采取改线绕避方案。  相似文献   

7.
山区陡坡段大口径管道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礼斌  尹番  廖福林  于忠祥 《油气储运》2011,30(4):273-275,235
国内对山区段大口径管道陡坡施工的技术经验相对较少,以川气东送魏家包改线段的陡坡段管道施工为例,从施工技术难点,施工方案的选取、确定及技术特点等方面对山区陡坡段施工进行分析和总结,详细介绍了在山区陡坡段进行管沟开挖施工过程中作业带的平整、管沟的开挖、管沟的清理和安全保护几个方面应注意的事项,有助于研究人员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大口径管道陡坡段的可行性施工技术,对类似情况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小口径管道陡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郭守德  王强  林影  姜昌亮  王珀  蔡俊年 《油气储运》2019,(9):1059-1064,1071
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地质条件复杂,管道穿越若开山区和缅北高原,由于建设期大面积扰动地表,改变了原始地貌,铺设管道后重新回填的土体力学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受汛期强降雨和洪水的影响,管道沿线出现了大量滑坡、河沟道水毁、坡面水毁、已建水工失效等地质灾害,导致多处露管、悬管,严重威胁了管道的安全运营。重点分析了沿线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结构特征,并分别对若开山区和缅北高原的地质灾害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地下油(气)储库,一般都建造在山区,储存区至装卸区之间的输油干线,以往大都采用埋地管道,很少采用明管敷设或管沟敷设。 近年来,由于有的埋地管道因使用年限过长或其他种种原因,出现了穿孔跑油(气)现象,有些同志就觉得埋地管道不安全。一些单位要求对新建管道需做管沟敷设,还要求将原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完善油气长输管网系统,施工单位将面临更高难度的施工作业,山地长输管道施工将常态化,其中山地管沟开挖是山地长输管道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5标段管道为例,深入分析管沟沿线的地质和地貌情况,针对山地管道管沟开挖施工技术的要点和难点,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应该采用不同的管沟开挖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了有利于提高管沟开挖效率、提升管沟成型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立欣  王建国  郭建良  李佳 《油气储运》2011,(9):702-704,633
从总则、坡口组对与焊接、焊缝的检验与验收、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穿(跨)越施工、清管试压等方面比较了俄罗斯СНиПIII-42-80*标准与我国GB50369-2006标准的不同之处,指出俄罗斯СНиПIII-42-80*标准自1987年修订后沿用至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GB50369-2006更具实用性并符合现今工业水平和管道工程建设现状。基于分析结论提出GB50369-2006的修订建议:增加特殊自然条件下管道敷设、管口组对、跨越施工管道横向焊接接头位置、山区段试压介质的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治理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管沟融陷工程病害,通过对管道病害现场调查,结合现场地质勘探、含水量试验测试及管周土体温度监测,分析了融陷病害的发生机理,并结合管沟融陷形成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管沟融陷病害的发生与地层土质、土体含冰量、冻土类型、管道热扰动及施工方式等因素有关;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的敷设应选择合理的施工季节,综合分析冻土环境因素,确定合理的管道埋设深度,设置管道隔热保温措施,加强管道运行状态监测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研究成果可为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皖南山区复杂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结合宣城市±1100kV古泉换流站边坡工程,利用MIDAS GTS软件对选取边坡建立二维模型,并通过对其选用合适的地质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得出该原始边坡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原始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其治理方案进行模拟,验证了加固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采取措施对边坡位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边坡位移的监测值与MIDAS GTS软件的模拟值对比分析验证了MIDAS GTS软件的模拟值与监测值高度的一致,为以后同类型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志川  刁凤东  霸磊  杨明 《油气储运》2012,31(12):950-951,966
溜管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降坡开挖、主管道预制与管端处理、防腐层保护、溜管施工、坡顶连头。阐述了各工艺的施工技术要求,介绍了施工的质量要求与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建议:管沟开挖前进行坡比试验,管沟开挖后及时测量管沟深度和坡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交叉作业安全措施。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部分管段的施工,可为大口径长输管道工程陡坡段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总则、坡口组对与焊接、焊缝的检验与验收、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穿(跨)越施工、清管试压等方面比较了俄罗斯CHиП Ⅲ-42-80*标准与我国GB 50369-2006标准的不同之处,指出俄罗斯CHиП Ⅲ-42-80*标准自1987年修订后沿用至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GB 50369-2006更具实用性并符合现今工业水平和管道工程建设现状.基于分析结论提出GB 50369-2006的修订建议:增加特殊自然条件下管道敷设、管口组对、跨越施工管道横向焊接接头位置、山区段试压介质的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力悬浮系统将管道悬浮在海面下一定深度,用以代替海底敷设,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它较之海底敷设具有容易安装,不需要开挖管沟;维护方便、节省投资;避免在铺设过程中 产生过大的弯曲应力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这一悬浮管道系统的结构原理,提出了优化设计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电算程序,用以对在波浪条件下管道的动力性能优化,从而使管道相对稳定地悬浮在海水中,将激振引起的动态应力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系统的L取三个不同数值实例运算,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运算选出的设计参数,将管道悬浮在海水中,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方案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引水渠边坡稳定分析是边坡治理的关键,能否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是此类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确保工程安全和降低建设费用的重要环节。该次边坡稳定复核计算采用FLAC3D软件,求解引水渠边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及滑移面的位置,采用tecplot360后处理软件,显示边坡的滑移等值线图,从而更加直观了解边坡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18.
张训中 《油气储运》2000,19(5):53-55
长输油气管道在敷设或大修时常因地质状况或天气情况的影响造成开挖管沟出现回淤、积水、坍塌等现象。介绍了用普通明沟和集水井以及射流泵轻型井点两种降水方法,可有效排除沟内积水,保证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公路边坡的稳定性是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的前提。针对公路土质边坡易受降雨影响而产生滑坡灾害的特点,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受降雨入渗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在模拟中设置边坡坡比1:1.0、1:1.5和1:2.0,降雨的入渗深度设置为5 m,研究未降雨和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边坡模型在未降雨时比较稳定,降雨条件下稳定性安全系数明显下降;降雨入渗后不同坡比公路边坡数值模型的破坏模式存在较大差别,坡比为1:2.0的模型在降雨入渗后形成了较完整的滑动面,滑坡隐患明显;建议在公路边坡施工过程中,加强坡面防护和适当控制开挖坡比以提高公路土质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沙湾县商户地乡因饮水水源不足,已建供水工程设计标准低,用水水量不达标和缺水断水,不满足饮水安全标准,且该乡镇水质含量中氟元素严重超标,故被沙湾县人民政府归入"防病改水"饮用水改建工程项目区之一。因商户地乡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土质结构一致,现以商户地西村为例对该镇村队的供水管网改建工程施工情况做一简介。一、管道土方开挖管道沟槽土方用液压反铲挖掘机开挖,干管沟槽底宽0.8米,村内巷道沟槽底宽0.6米,为了保证管沟边坡稳定,边坡系数0.5。管线开挖出来的表层粉土,下层的戈壁土分别堆放到管沟的两侧,距沟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