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工老化对刺槐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种子在高温、高湿模拟条件下人工加速老化1~6d,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其生活力和活力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老化5d后,种子丧失活力,发芽率为0.在老化过程中,电导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老化程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硬实程度的刺槐种子活力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始温 80℃水浸种 1~ 4d吸胀的刺槐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 、T2 、T3及T4 ,与第 4天仍未吸胀的刺槐硬实种子 (记作Tr)为试材对其种子活力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 ,即Tr>T4 >T3>T2 >T1 ,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呈上升趋势 ;而电导率呈下降趋势。通过测定人工逆境 (盐胁迫、低温、人工老化 )处理种子的SOD酶活性和MDA含量 ,发现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且其抗逆性随硬实程度的增高而增强 ,进一步证实了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活力水平。指出硬实种子在生产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舞草硬实种子的高活力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舞草种子硬实率高达90%左右,种子在吸水过程中显示出其硬实程度的差异.第1天吸胀的种子硬实程度最低,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硬实程度逐渐增高,直至第5天取尚未吸胀的种子,将其作为本试验硬实程度最高的种子,并用80~90 ℃热水打破其休眠.测试显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及抗逆性均高于对照种子,而电导率则低于对照种子.试验结果证明在舞草种子批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其活力强度随硬实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因此硬实种子才是舞草种子批中的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4.
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种子并对其进行自然干燥处理,以含水量、发芽率和ABA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了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在自然发育和干燥过程中的脱水耐性变化。结果表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虽经历了成熟脱水,但种子仍不耐脱水;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发育进程而逐渐增加,但随自然脱水进程而逐渐降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最大脱水耐性分别出现在花后100d和120d;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两树种种子的ABA(脱落酸)含量均较低;拧筋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色木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虽有升高但变化不显著。推测ABA含量低可能为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不耐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种子并对其进行自然干燥处理,以含水量、发芽率和ABA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了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在自然发育和干燥过程中的脱水耐性变化.结果表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虽经历了成熟脱水,但种子仍不耐脱水;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发育进程而逐渐增加,但随自然脱水进程而逐渐降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最大脱水耐性分别出现在花后100 d和120 d;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两树种种子的ABA(脱落酸)含量均较低;拧筋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色木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虽有升高但变化不显著.推测ABA含量低可能为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不耐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找到影响山核桃属植物种子活力的因素,探讨了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山核桃属植物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中过氧化氢酶含量、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山核桃属植物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含水量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的含水量、过氧化氢酶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保持温度、光照、基质等适宜的条件下,主要研究了土壤湿度分别为5%、10%、15%、20%的不同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沙棘种子的萌发指标明显不同,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土壤湿度为5%~20%范围内随土壤湿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10%~15%的处理其值较大。平均发芽时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土壤湿度为5%~20%的范围内,随土壤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沙棘种子的活力指数先减小后增加,10%~15%的处理其值较小。从而得出,沙棘种子发芽的适宜湿度范围10%~15%。  相似文献   

9.
毛竹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毛竹种子活力及其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活力指数下降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快.老化6天时活力指数下降72%,老化12天时种子活力基本丧失.伴随着种子活力下降,表现出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MDA含量升高,POD,SOD和CAT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内源GA3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GA3/ABA比值降低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相关分析表明: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GA3,IAA,GA3/ABA,与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MDA和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膜脂过氧化引起的生物膜损伤是加速毛竹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内源激素失衡也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加速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黄檀种子超干贮藏的适宜含水量,采用人工老化法研究超干贮藏对黄檀种子发芽率及生活力的影响。通过对含水量为2.4%~12.1%老化黄檀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电导率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黄檀种子含水量(MC)降至4.5%,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的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50℃,15 d)后,未超干种子(MC=12.1%)完全失去了发芽能力,而超干种子(MC=2.4%~4.5%)的发芽率仍保持在64%以上。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超干种子经回水处理后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橡胶籽资源的主要成分,并重点阐述了橡胶籽油在代替石油产品制备燃料和化学品方面的应用,橡胶籽粕在饲料应用中的毒性和用量等,以及橡胶籽壳用作生物质炭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土壤种子库和植冠种子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现阶段植物种子库研究面临的挑战,认为应当尽快开展国内树种植冠种子库的调查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测定分析了10种国外产竹种子的形态特征,并对他们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形状多为卵形、长锥形、椭球形,颜色以黄褐色、褐色、褐黑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4~60 mm和0.9~5.5 mm;果实一般为圆锥形、锥形、卵形,颜色以灰褐色、灰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5~64 mm和1.2~7.5 mm;大藤竹种子播种品质指标最好,具有最高的纯净度(97.4%)、千粒质量(201.0 g)、发芽率(95.4%)、发芽势(51.5%)、含水量(9.3%)、生活力(98.8%)及较低的病虫害感染度(6.5%);有机质是有效提高各竹种出苗率的首选基质;宜采用先撒播种子,待胚苗有1~3片叶时再移入营养袋培育的育苗方式;育苗时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并在苗木离地50 cm处进行封顶处理,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林区高大母树的上树采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在突破传统爬树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座式上树方式,并对该技术方案的设计原理、研究思路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和理论分析。座式上树设备广泛适用于林区各种母树的采种采果、森林维护以及电力部门外线作业。  相似文献   

15.
Storage of non-dormant seeds of Fraxinus angustifolia Vah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otto  Beti 《New Forests》1997,14(2):157-166
The effects of drying and storage on the quality of Fraxinus angustifolia non-dormant see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Mature seeds subjected to a 2-week warm stratification (20 °C) followed by a 2-week cold stratification (3 °C), were exposed to a gentle air stream at room temperature to dry them to 9.5% moisture content. After 4, 8 and 12 months of storage at –3 °C, in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s, germin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darkness at 30/20 °C and 25/5 °C to evaluate possible changes in seed quality. The 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e feasibility of drying non-dormant seeds. In fact, though causing a slight decrease in seed quality, such a process enables storage of ready to sow seeds for at least 12 months without any further loss. The temperature regime of 30/20 °C, prescrib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 was found to be suboptimal for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tested in this trial, the 25/5 °C cycle being more stimulating for g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6.
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的实践证明:嫁接母树的结实株数、结实率、公顷产种量、种子千粒重等9项种实性状均优于实生母树,关键种实性状指标结实率、公顷产种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出仁率分别是实生母树的3.67倍、2.74倍、1.16倍、1.02倍和1.12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方法对马棘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温度、不同强度碱溶液和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处理马棘种子.试验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马棘种子发芽效果有显著影响,60~80℃的温度处理可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超过一定温度(90℃)则远远不如对照(20℃);碱溶液处理以pH9处理效果最好,但碱溶液处理效果并不显著;浓硫酸处理以浸泡20min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为各处理最高值.通过种子生活力和种子硬实率的测定,认为硬实是造成马棘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国针叶树种子园结实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针叶树无性系结实量的遗传变异、自身的稳定性、早晚期相关及其与生长性状和雌雄花量的关系,概括了目前我国提高无性系结实量的方法,对提高我国针叶树结实量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了哥王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GA3、PEG、NaCl、复合盐KNO3·KH2PO4预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引发剂对了哥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引发剂浸种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哥王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各指标提高效果均以GA3处理最好,PEG次之,再之为复合盐KNO3·KH2PO4, NaCl引发效果较差,并且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林木种子休眠机理及其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林木种子休眠分成不同的类型.影响林木种子休眠的因素是复杂的,通常从种子结构、抑制物和激素作用、光敏素的作用、种胚发育程度等方面考虑.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种子休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目前从分子水平研究种子休眠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种子休眠的研究要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