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R51番鸭体形大,羽毛纯白,适应性广,生氏速度快,60日龄体重平均可达3.0kg以上.90年代初由法国引人我国福建、浙江等省.1994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从福建引进该品种1010羽.饲养于该局种鸡场.1995年,用该品种公鸭50羽投放到养鸭专业村,与本地番鸭杂交.翌春.获得一批匕雏鸭,经试养.生产性能良好.1材料与方法1.1鸭苗1996年5月15日出壳的F1雏鸭40羽.为试验组.对照组为5月13日和5月16日出壳的本地黑色番鸭及法国R1番鸭各40羽.0日龄开始饲养于专业户家,试验期为60天.1.2饲料由宁乡县畜牧水产局提供配方.县种鸡场饲料厂生…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2006年6月中旬,我县河北乡新永村某养殖户饲养的番鸭发生了一种以下痢和血便为特征的疫病,该鸭场6月1日共引进1日龄番鸭雏500只,6月15日开始陆续有鸭雏发病6月20日来  相似文献   

3.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h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二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3)番鸭坏死性肝炎(番鸭肝白点)活苗或灭活苗免疫雏番鸭3日龄左右应用本病活苗免疫.或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0.3~0.5mL。  相似文献   

4.
一、健康鸭群的免疫程序 (一)种鸭群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两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2004年5月14日,我县西城镇某个体养鸭场引进3月龄番鸭雏700只。6月初,雏鸭相继发生了一种以排暗红色或巧克力色血便为特征的疫病。6月19日来我站就诊时已发病200只,病死46只,病死率达23%。  相似文献   

6.
丽佳鸭是从丹麦新引进的良种鸭,其商品代是大型的白色肉用鸭。为了摸清丽佳商品代鸭在闽南地区的适应性,笔者于1993年2月8日至4月《日在泉州市红城区进行了丽佳商品代鸭饲养试验。报告如下:1试验鸭采用和昌集团金昌种鸭场孵化出壳的丽佳商品代鸭L2、LB2个品系,各100羽。2试验方法L2、LB试验鸭各分成2组,每组50羽。同品系采用无限制饲料自由采食和定量采食2种饲养方法。用协昌饲料厂生产饲料饲养。1~2周用211鸭花料,3~7周用212颗粒料,第8周用213颗粒料。3试验结果4组试验鸭2种方法饲养结果见表1。表1可见第1组第7周增重决,实验…  相似文献   

7.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的2800羽15日龄番鸭突然发病,3天内死亡176羽。经诊治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3批雏番鸭7000羽和500羽种鸭均未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第1批雏鸭25日龄2200羽,第2批雏鸭15日龄2800羽,第3批雏鸭5日龄时2000羽。在第2批雏鸭中,340羽突然发病,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药治疗均无效,3天时间死亡176羽,病死率达50.5%。第1批和第3批雏鸭正受到严重威胁,而种鸭正…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某地番鸭场发生了以颈部肿大、机体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场饲养番鸭2000多羽,从20日龄开始,雏鸭逐渐出现颈部肿大,70日龄时,发病率达到30%左右,但死亡率却很低。根据养殖户介绍,只有他的鸭场发生该病,周围其他鸭场并未发现该病,且该场饲养的前一批雏鸭也发生过该病。经对送检病鸭病料作实验室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鸭淋巴肉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15日福安市溪柄镇溪南村养鸭专业户郭某饲养的890羽雏番鸭养至20日龄时,有部分鸭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7d 死亡70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检查综合诊断为雏鸭传染性窦炎,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明 《江西饲料》2011,(2):45-46
1雏鸭群免疫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d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12.
本地番鸭适应性强 ,耐粗饲 ,且具有野禽风味 ,肉质鲜美 ,市场上价高俏销 ,近年各地生产发展迅速。但普遍认为生长速度慢 ,饲养周期长 ,饲料报酬低 ,生产效益较低。为了提高其生产性能 ,增加农民养鸭的经济效益 ,我们在宁乡县大同乡以引进法国番鸭为父本与本地番鸭进行了杂交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鸭苗 :杂一代番鸭 (为商品代法国公番鸭与本地番鸭之杂交一代鸭 ) ;本地黑白花番鸭。1 2 分组 :1 998年 5月 1 2日出壳的杂一代鸭为试验Ⅰ组 ,与之同时出壳的本地番鸭为对照Ⅰ组。每组 2 0羽 ,其中公鸭 8羽 ,母…  相似文献   

13.
法国R_(51)番鸭体形大,羽毛纯白,适应性广,生产速度快,6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3.0千克以上。90年代初由法国引进我国福建、浙江等省。1994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从福建引进该品种1010羽,饲养于该局种鸡场。1995年,我们用该品种公鸭50羽投放到养鸭专业村,翌春,获得一批法×本F_1雏鸭,经试养,效果良好。现将生产性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宁德市某养鸭专业户,1997年4月初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番鸭2300羽,7日龄时注射细小病毒高免卵黄抗体,投喂鸭花料,前期生长良好。16日龄始部分雏鸭突然发病死亡,共死亡1334羽,死亡率高达58%。发病第3天前来我站就诊,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和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三周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断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顿、行动迟缓、厌食、打嗑睡、不能走动,随后出现腹泻,拉白灰色或绿色稀便,呼吸困难、解部发组,倒向一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向后背弯曲,最后死亡。发病期间,投喂各…  相似文献   

15.
雏鸭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测定雏鸭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试验选用绍鸭原种场商品代苗鸭52羽,公母各半,分为2组,分别于1、3、5、7日龄随机扑杀采血0.8ml;10、13、16、19、22、25日龄,每羽颈静脉采血0.5ml。经测定,1日龄雏鸭的母源抗体平均值为7.3log2,3、5、7、10日龄分别为6.6log2、6.6log2、5.4log2、5.1log2,3~5日龄抗体出现平台期,此后呈逐步下降趋势,10日龄时降至接近禽流感抗体保护临界线,至25日龄时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因此,对种鸭免疫抗体较高的鸭群,其后代首免时间以2周龄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病主要侵害7~42日龄的各种雏鸭,已成为危害我省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去年,我们已研制出具有较高保护率的鸭疫里默氏菌油乳剂疫苗[1]。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有效免疫期和保存期,我们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系本室自行分离、鉴定、保存的型RA菌株,供制苗及攻菌保护试验用。1.2 疫苗 鸭疫里默氏菌灭活油乳剂疫苗(批号为980811),置于4~8℃保存备用。1.3 试验鸭 取3日龄健康半番鸭200羽,其中180羽用于免疫期测定,20羽用于保存期测定,试验分组情况见表1。表1  RA…  相似文献   

17.
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病情况长沙市某法国番鸭种鸭场共饲养种番鸭5000多羽,1997年6月28日出壳雏鸭8130羽,从7月4日起开始发病,发病率,死亡率逐渐增加,至7月27日共死亡3650羽,平均每日死亡130羽左右,死亡率达44.5%。2临诊症状病鸭精神萎顿、嗜睡、...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 2009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翻身河村养殖户王某从邻县购进1200只雏鸭苗饲养,15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该养殖户即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不断蔓延。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腹泻,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该养殖户是鸭、番鸭、鹅混合饲养,但只有鸭生病,共饲养2批3000只雏鸭,第1批1800只30日龄鸭,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和死亡率高为特征。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该病毒主要侵害出壳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达50%左右。4~6周龄  相似文献   

20.
<正>1小鹅瘟1.1流行特点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雏番鸭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雏番鸭,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可达90%~100%。雏鹅、鸭日龄增长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下降;当年留种的母鹅群和母番鸭群的免疫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