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生产概况及分布 广西是全国柑桔主要产区之一,裁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有柑桔、金柑、枳三个属,一百多个品种、品系。在桂北、桂中有野生柑桔资源,如龙胜及猫儿山海拔1100~1700米的原始森林中有野生宜昌橙,贺县姑婆山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密林中有野生皱皮柑、元桔等。主要裁培品种有新会橙、暗柳橙、雪柑、化州橙、夏橙、温州蜜柑、栟柑、大红柑、南丰蜜桔等;地方品种有上龙橙、灌阳橙、隆林橙、南丹黄果等,各有其独特的优良性状;宽皮柑桔类地方品种有沙柑、扁柑;柚类中的沙田柚是广西名产,在全国果品鉴定会上名列前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融安金柑也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SSR、InDel及来自于lncRNA的分子标记对不同地区的45份野生、半野生及地方宽皮柑桔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31对引物共获得81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多态性标记位点的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为0.72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13。群体遗传结构、主坐标轴和聚类分析均表明,莽山野柑是一类原始、独特的柑桔种质;起源于南岭山脉的野生宽皮柑桔,如悬崖野桔、道县野桔、江永野桔-1、莽山桔、崇义野桔和江永野桔-5等构成了一类相对独特的原始野生类群;古老栽培柑桔中的皱皮柑类型,包括旺苍皱皮柑、皱皮柑、藏桔等构成了另一个原始古老类群,现代栽培柑桔城固冰糖桔中具有典型皱皮柑基因的渗入;宽皮柑桔中的一些育成品种及杂柑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证实了起源于南岭山脉一带的野生宽皮柑桔在遗传背景上较为接近,其多样性也低于现代栽培宽皮柑桔,缺乏人为驯化和外源基因渗入,为南岭山脉是我国宽皮柑桔的起源中心这一论断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长期的人为驯化和外源基因的渗入,宽皮柑桔的演化伴随着遗传多样性水平由低向高逐渐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柑桔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研究是柑桔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广西柑桔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是1978年由广西农牧渔业厅下达给我所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本项研究分三阶段进行:①1978—1980年,进行柑桔栽培品种普查和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②1980—1983年,建立种质资源圃,将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整理;③1982—1986年,对种质资源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等进行观察,对产量、果实理化性状、品质等进  相似文献   

4.
柑桔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四川自然条件优越,柑桔资源丰富,除有大量的野生资源外,尚有不少的种、变种、品种和类型,是我国柑桔生产区域之一。在我省宽皮柑桔中,红桔为主栽品种,尚有黄果柑、香柑、土柑和皱皮柑等。甜橙在历史上形成了五个产区,即江津、金堂、南充、  相似文献   

5.
今年 5月 2 3日 ,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园艺学家、柑桔专家、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曾勉教授一百周年诞辰。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 ,缅怀他的优良品德和重大业绩。曾勉教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我国柑桔事业。他对广西柑桔事业的发展 ,更情有独钟。廿世纪六十年代初 ,他虽已年过花甲 ,还不辞劳苦 ,千里迢迢、长途跋涉 ,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带领叶荫民 (后任该所所长 )和赵学源 (后任该所副所长 )等科研人员 ,深入广西各地开展柑桔品种资源考察调查。得到广西有关部门的欢迎与配合 ,终于在贺县 (现改称贺州市 )姑婆山收集…  相似文献   

6.
对4个广西姑婆山野生柑橘、1个枳、1个金柑以及14个其他柑橘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每个样本测序数据量约为16 Gb,平均测序深度为54×。通过基因组比对、SNP检测、PCA主成分分析、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广西贺州姑婆山野生柑橘资源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分类地位。从20份样品中,共检测出6 782 158个高质量SNP位点。基于这些SNP位点,根据PCA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可将20份样本分为3类:广西姑婆山野柑与莽山野柑聚为一类,金柑与其他柑橘聚为一类,枳聚为单独一类。该研究表明姑婆山野生柑橘资源与莽山野柑一样具有原始性和独特性,应该为独立的属或者柑橘属中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7.
广西《柑桔种质资源性状数据库》通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柑桔研究所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收集柑桔品种资源资料,现已收集了462份柑桔种质资源资料,包括了区内外绝大部分的柑桔林质资源及国外引进的部份品种,经系统观察记载的有378个。其中:橙类117个,柑类47个,桔类100个,油类49个,枸橼类20个,构桔类7个,金柑类4个,宜昌橙类8个,杂种类25个,滔洪动类1个。每个品种记载了品种名称、学名.原产地、来源、砧木、树龄、生长势、物候相等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共211个数据条目,还有室内3000余次果品分析资料.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整理了大量的科学数据,过去,由于检索L具不全,以致许多科…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柑桔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调查到的野生(木黎)檬、红(黄)皮酸(山)桔资源进行了复核及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檬仅2个县尚有分布,主要集中在罗城县,忻城县其次,共2034株;红皮酸(山)桔,仅在3个县(市)有保存,岑溪市470株,永福县5株,荔浦县5株,共478株;黄皮酸(山)桔,仅2个县存有,昭平县1株,恭城县5株,共6株。  相似文献   

9.
杂交柑桔(以下简称"杂柑")被视为21世纪柑桔主推品种,是目前柑桔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1].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引进的第1个日本杂柑品种"清见"开始推广以来,我国已掀起了一股种植杂柑的热潮.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释放的杂柑占所有柑桔品种的比例由2000年的3%上升到2002年的16%,重庆、浙江、四川、广东、湖南等省市,杂柑的发展非常迅速[2].为了探讨部分杂柑新品种在重庆的适应性及表现,我们于2004年秋引进了爱媛系列(6个品种)、口之津32号、春见等12个杂柑品种,高接于我公司柑桔中试基地,2006年全部挂果,2007年全部丰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研究广西地方柑橘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以10份外省野生和地方柑橘种质为参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份广西地方柑橘种质和8份姑婆山野生柑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总条带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54%。聚类结果显示28份资源可分为7个组,其中广西资源分布于6个组,姑婆山野生柑橘被聚为同一组,进而可划分为2个亚组。【结论】ISSR标记能较好地区分广西地方柑橘资源,且广西柑橘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1.
调查对象及目的野生柑桔资源是发展柑桔生产的宝贵材料。笔者于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赴峨眉县,与该县农业局同志一道,重点对峨眉山净水公社的茶地、麻子和龙洞等大队,海拔1000—1600米地带的野生或半野生柑桔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峨眉山位于盆地西南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于多种植物繁衍生长。  相似文献   

12.
广西建立《柑桔种质资源性状数据库》本刊讯广西柑桔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对收集的数百份柑桔种质资源系统观察、鉴定、评价的基础上,于1993~1994年进行了建立《柑桔种质资源性状数据库》的研究。1994年底,该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并通过广西农业厅组织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野生柑桔是柑桔育种和分类研究的重要材料。1977年秋我们在江西省赣州地区进行柑桔资源调查中,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崇义县聂都的山区发现一种野生宽皮桔。经野外调查及采集,初步了解到这种野生桔当地称“臭柑”,分布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区。树高500—920厘米,树干深褐色,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悠久的柑桔栽培历史,广阔的种植地域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由于柑桔黄龙病的发生、蔓延为害,使我国部分地区的柑桔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享有盛名的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因黄龙病为害,1978~1979年被迫挖除成年树40多万株;广东澄海县1982年挖除幼年树6万多株;云南省化念农场,1956~1976年每年柑桔产量26万公斤。由于黄龙病为害,1984年仅有1000公斤产量;广西的柳州柑,曾是出口柑桔的佼佼者,60年代因黄龙病严重为害,许多柑桔园被迫改种其他作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柑桔黄龙病的检疫和防治工作,把它列为国家植物检疫对象,制订了检疫和防治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据作者1982年和1984年考察,西藏柑桔类果树有二属(柑桔属和枳属)六种十七个品种(系),分布于北纬30°以南,即拉萨和昌都地区的墨脱、察隅、芒康、左贡及林芝等5县。其中墨脱、察隅分布的酸橙品种嘎登、嘎普和半野生的甜橙类型嘎普新,为内地未见的柑桔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广西灵山县丰塘公社尖峰林场山地栽培的柑桔,1980年获得特大丰收。其中,一片种植在山窝和坡脚的16年生柑桔15.3亩,903株(化州橙740株,新会橙150株,扁柑13株),1980年总产215,994斤,平均亩产达14,117.2斤。比高产的1978年总产174,633斤,平均亩产11,414斤,还高出23.6%,创造了我县山地柑桔生产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7.
广西《柑桔种质资源性状数据库》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西《柑桔种质资源性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程序设计,运行环境与结构,建库的方法和步骤,录入了柑柑品种378个,每个品种记录了211个数据条目,共约8万个数据信息,还录入了420幅彩色图照,该系统在FOXPRO2.5支持下,成功地开发了具有录入、浏览、修改、检索、维护等富有特色的应用软件。1994年底正式投入运行,并通过广西农业厅组织的专家测试和鉴定。  相似文献   

18.
宜昌橙(Cirtus cavaleriei H. Levl. ex Cavalerie)是中国特有的野生柑桔资源,为柑桔属中耐寒性最强的原始野生种类,且较耐瘠薄和荫蔽,可作柑桔的抗逆砧木和矮化砧木。通过研究来自国内主要标本馆的402份数字化宜昌橙标本,分析了宜昌橙的地理分布特征与主要分布区的资源特点。结果表明,野生宜昌橙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等9个省(市、区),分布区域广,海拔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宜昌橙的生境和分布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陕西和甘肃两个地区采集的标本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地区,为宜昌橙分布的北缘;虽然宜昌橙分布点较多,但每个居群的个体数较少,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9.
发刊词     
广西是我国柑桔主产省(区)之一,近几年来,其栽面培积和产量都一直分别占全国柑桔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1%和7.5%左右;在区内,柑桔产量则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1/3左右。由此可见柑桔生产在广西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广西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目前全区80多个县(市)都已广种柑桔,尚有数百万亩荒岭荒坡宜于扩种,而且从全国柑桔业的布局来看,广西已成为重要的夏橙、栟柑等优良品种生产基地之一。基于上述条件,我区柑桔生产迅速发展。回顾解放初期,全区柑桔栽培仅有1万5千多亩,至1978年发展到36万多亩比原来的增加了20多倍。此后,发展更快,据区农业部门统计,1989年面积已达200.56万亩,产量33.63万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通信调查、野外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玉林、崇左、贺州、河池等地(市)的部分乡镇进行广西枇杷Eriobotrya kwangsiensis Chun及普通枇杷E.ja-ponica(Thunb.)Lindl.野生树资源调查,初步了解其分布及表现;同时还调查了广西的枇杷栽培品种结构。根据记载及调查结果将广西的枇杷属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