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绿茶品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抓好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201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89万亩,种植面积已居于全国第一位,综合产值达近百亿元~([1])。贵州茶树生长在"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的贵州高原,奇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贵州绿茶品质特征,茶树鲜叶肥壮、内含物丰富、持嫩性强,贵州绿茶的品质特征归结为:嫩、香、鲜、浓、醇。随着贵州茶产业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2.
梵净山翠峰茶与茶叶公用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2010年,贵州茶叶总产量近5万余吨,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茶叶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据了解,贵州现有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十多个,覆盖贵州现有茶叶面积90%以上,涉及茶农250万人以上。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建设对加快贵州茶叶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贵州五大名茶之一"梵净山翠峰茶"为例,提出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建设的几点浅见。一、"梵净山翠峰茶"产业概况"梵净山翠峰茶"产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宜茶总面积2万公顷,2010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3.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13份贵州芒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贵州芒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芒果种质资源的鉴定、创新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SRAP标记对13份芒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108对引物组合进行筛选,其中有17对引物扩增的条带多且多态性好。17对引物共产生扩增带161条,多态性条带为133条,多态性比率为82.61%,显示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在0.602~0.820,其中桂热芒10号与攀西红芒的相似系数最大,而桂热芒82号和红象牙芒两者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Mi-8与桂热芒82号的亲缘关系较近,Mi-9与红芒6号的亲缘关系较近,野生种质资源Mi-5与串芒、桂热芒10号和攀西红芒的亲缘关系较近,野生种质资源Mi-6与凯特芒和金煌芒的亲缘关系较近。以上研究结果说明SRAP技术能用于贵州芒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也表明了贵州地区芒果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贵州近10年的芒果引种试种和区域适应特点,提出了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模式管理,集约栽培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5.
我省(贵州)主要茶园土壤为黄壤,在近40万亩投产茶园中,土壤有机质不高,茶叶单产较低。寻求改善有机质的有关条件,对于加速茶园土壤熟化,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对此调查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20,(7)
正湄潭是茶的故乡,茶叶的优良品质远在《茶经》近在《贵州通史》中就有记载。多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禀赋,一届接着一届干,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有力地促进农村产业机构调整,绘制出了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画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凸显了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引领了贵州茶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贵州果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果蔗产业的生产现状,分析贵州果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贵州果蔗发展对策,并提出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促进贵州果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9,(1)
正带有中国独特文化特征的中国茶,如何才能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广泛接受?茶商们并没有太重视开拓国际市场。直到近两三年来,整个市场遇冷。作为中国一个传统的创汇行业,从近如200多年的历史到新中国建国后,再到改革开放,茶叶贸易总是随着国际贸易大潮而起起伏伏。茶叶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是一种农产品,在近年来种植增长最快的广西、贵州等地,种植茶  相似文献   

9.
“贵州银行将整合100亿元资金,成立贵州茶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助推贵州茶产业发展。”这是正在举行的贵州国际茶博会黔茶浙商论坛活动上,贵州银行发言嘉宾张某透露的。  相似文献   

10.
贵州果蔗产业发展的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果蔗产业的生产现状,结合贵州亚热带区域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对贵州发展果蔗产业的优势因素和影响果蔗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贵州发展果蔗产业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是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也为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而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二者取得协调发展,则成为了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与传承发挥的助力作用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贵州茶产区文化保护、传承与贵州茶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协同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16,(5)
正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贵州省内各主要景区、茶乡、地标广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都举办了"相聚多彩贵州·相遇贵州茶香"为主题的品茗活动,让海内外广大游客观赏多彩贵州美景的同时,品味贵州茶香。共为42万人次游客送上了一杯贵州茶。让天下人都喝上贵州茶"万人品茗的意义在于:一开始我们没钱做  相似文献   

13.
非试管繁殖技术在茶树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兰  罗显扬  王家伦  鄢东海  周富裕 《茶叶》2009,35(3):172-173,177
浅析了非试管繁殖技术的优点、流程及应用前景,结合贵州地方特色茶树品种资源的现状,将非试管快繁技术应用于特色茶树种苗繁育,可在短期内提高贵州优良品种种植比例,加快贵州特色茶叶优势的形成,推动贵州茶叶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国 《玉米科学》2004,12(4):026-028
贵州山区玉米种质对贵州省的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有着重大贡献,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需要进行遗传改良和扩增,才能发挥良好作用.概述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其改良情况,并对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2008年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贵州是我国八大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是贵州仅次于烤烟、油菜的第三大经济作物.据贵州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公报,2007年贵州茶园总面积98.7万亩,总产量2.84万t.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区是我国传统茶叶产地,其茶叶种植生产历史已经超过了三千余年。而在长期的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艺术形式。从艺术内涵及本质上看,贵州采茶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内容。通过对贵州采茶音乐的艺术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体系化认知,从而为我们学习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提供重要帮助。本文拟从贵州采茶音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入手,结合贵州采茶音乐的具体艺术特征分析,分析多元文化的今天传承贵州采茶音乐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贵州瓮安县是茶树种植的重要区域,其地质、地形、气候条件均较为适宜茶树生长。因此,结合贵州瓮安县自然地理条件,从整地、栽植茶苗、加强田间管理几个方面,对贵州瓮安县茶树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为贵州瓮安县茶叶生产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花生新品种在贵州推广应用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强 《花生学报》2003,32(Z1):180-184
通过对贵州花生新品种推广应用实践的回顾,总结了贵州花生新品种推广应用的基本措施与对策,分析了其产生的实践效果与意义,从而为贵州花生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8,(4)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贵州茶产业发展模式,拓宽贵州茶叶销售渠道,提升贵州茶品牌的影响力,助力贵州茶业实现更大的跨越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将于2018年5月5日-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共同主办"2018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如今,在中国说茶,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谈到后起之秀的贵州。贵州茶叶在湄潭的说法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近年来,湄潭茶业在发展中不断开创了贵州茶业发展进程中一个又一个先河,正成为贵州现代茶产业发展上的一面旗帜。从种植上看,早在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起,刘淦芝、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