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的防除以后,热带亚热带经济园林和林地中的薇甘菊容易再次发生危害,成为薇甘菊防除的一大难题,防除后及时种植其他覆盖植物是减少薇甘菊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为寻找在经济园林和山林等荫蔽或半荫蔽环境下,能有效覆盖地面并且减少薇甘菊发生的植物,分别选择果树下的阴地和光照充足的阳地2种类型地块,用薇甘菊和甘薯进行1∶1人工混种,比较薇甘菊和甘薯在不同光照地块上的生长优势.结果表明,阴地上甘薯的长势超过薇甘菊,阳地上薇甘菊的长势则强于甘薯,因此在具有荫蔽条件的地块上栽种甘薯,能起到抑制薇甘菊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旭华  陈勇  张海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25-5927,5980
对惠阳区不同生境下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盖度、附近水源、周围植物和防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薇甘菊在沟渠边、果园、田边和荒废地等生境发生严重,盖度范围从10%~90%,有水源的地方发生严重,防治后易复发;惠阳区薇甘菊的发生对当地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都有危害;不同生境应选择人工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治和生态防除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该研究为给薇甘菊的综合防治和入侵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秋玲  张峰  肖辉林 《北京农业》2011,(33):129-130
概述了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并对薇甘菊的防除治理进行了综述,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清除、化学防除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治理,其中,生物防治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薇甘菊的有效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5种除草剂对非耕地薇甘菊的防除效果。[结果]药后45 d,5种除草剂防除非耕地薇甘菊效果均在92%以上,70%草甘·三氯吡、24%滴酸·二氯吡的防除效果达96.00%,同品种除草剂不同施药处理防除效果差异小,不同品种除草剂防除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建议防除薇甘菊用药首选70%草甘·三氯吡、24%滴酸·二氯吡,88.8%草甘膦铵盐、90%草甘膦铵盐+苄嘧磺隆、36%2甲·草甘膦作储备农药交替使用,施药剂量采用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5.
泽桑梓  季梅  杨斌 《江苏农业科学》2014,(3):97-98,100,102,103
以显著低于常用药剂浓度、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可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作为高效、减量薇甘菊防除药剂评判标准。选取薇甘菊防除常用药剂草甘膦、灭薇净、耘乐、森草净、2,4-D钠盐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按照浓度梯度10-1、10-2、10-3、10-4、10-5稀释,用稀释后的药剂浸泡处理薇甘菊种子,培养7、14 d观察记录薇甘菊种子萌发情况;按照10-2、5×10-2、10-3、10-4、10-55个浓度梯度稀释药剂,用量1 000 mL/m2,均匀喷施薇甘菊,调查、记录薇甘菊盖度变化情况、茎校正死亡率情况。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仅有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能以极低浓度(10 000、100 000倍液)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并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换言之,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可用于防控薇甘菊的一种高效、减量药剂。  相似文献   

6.
于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应用"除薇灵"防治薇甘菊,药后一年,施药范围内平均每亩薇甘菊鲜重生物量485.63克/亩;药后两年,施药范围内平均每亩薇甘菊鲜重生物量35.24克/亩;药后3年,施药范围内平均每亩薇甘菊鲜重生物量9.77克/亩。通过研究表明,建立"除薇灵"系列专用药防除薇甘菊的可持续长效机制,以达到防治目标是可行的;而且,"除薇灵"系列专用药具有安全性、高效性、选择性、持续性等特点,使用方便,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保持了生态平衡,能有效控制薇甘菊的再次发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治薇甘菊专用药。  相似文献   

7.
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在云南省西南边陲6州(市)的15个县(市)发生,具有传播蔓延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危害多种农林植物,呈迅速扩散趋势。针对薇甘菊在云南省发生实际,采取开展植物检疫,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明确防控目标,生态恢复控制,相克生物研究,安全有效进行化学药剂防除等措施,建立长期防控机制,持续控制薇甘菊危害。  相似文献   

8.
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薇甘菊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药剂筛选、盆栽药效比较试验和小区药效表证,结果表明:2,4-D钠盐、2,4-D丁酯2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恶性杂草薇甘菊是较理想的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危害;施药部位以植株的中部和上部效果最好;在其药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杀灭薇甘菊活性:不同生长阶段的薇甘菊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幼苗期至生长盛期防效最高,开花后耐药性明显提高;2甲4氯防除薇甘菊达不到防治上要求。  相似文献   

9.
4 种吡啶类除草剂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具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以常用除草剂41%草甘膦水剂(2250~9 000g/hm2)为对照,利用24%氨氯吡啶酸水剂(1125~3 375mL/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350~6255 mL/hm2)、75豫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34~240 g/hm2)和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1050 mL/hm2)4种吡啶类除草剂对苗期、生长中期、成株期薇甘菊进行防除试验。防除试验完成后,将豆角、菜心、青瓜3种作物种植在喷施过4种药剂的土壤上观察其生长发育状况,以确定有无残留药害发生。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除草剂中氨氯吡啶酸、三氯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对薇甘菊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对薇甘菊的株(盖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其中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对薇甘菊苗期、生长中期的防效与草甘膦相近,对成株期薇甘菊防效稍优于草甘膦。在喷施过氨氯吡啶酸的土壤上,豆角、菜心、青瓜均出现畸形,其他处理无异常变化。氨氯吡啶酸、三氯吡氧乙酸对薇甘菊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在一定的生境中可代替草甘膦。由于氨氯吡啶酸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而其应在农区慎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18%2,4-滴微乳剂对非耕地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18%2,4-滴微乳剂540.0、324.0、202.5和162.0 g a.i./ha 4个处理,与常用化学除草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推荐剂量1845.0 g a.i./ha及空白对照处理进行比较,在薇甘菊生长旺期施药,并于药前和药后15、30 d调查薇甘菊覆盖度,药后45 d调查薇甘菊覆盖度和鲜重,计算薇甘菊覆盖度防效及鲜重防效,2009、2010年两年重复试验。【结果】18%2,4-滴微乳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薇甘菊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其中162.0~202.5 g a.i./ha剂量处理后45 d对薇甘菊覆盖度防效达97.74%~100.00%,鲜重防效达98.80%~100.00%,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结论】18%2,4-滴微乳剂可有效防除非耕地薇甘菊,推荐使用剂量为162.0~202.5 g a.i./ha。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林地薇甘菊规模化防除药剂优选问题。[方法]以①18%2,4-D微乳剂∶水=1∶700;②75%甲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水=1∶800;③50%草甘膦可溶性粉剂∶85%2,4-D钠盐∶水=35∶1∶12 500;④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水=1∶200 4种药剂对薇甘菊盖度变化和药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4种药剂均可用于薇甘菊防治,①(18%2,4-D微乳剂)略优于其他药剂,90 d补防1次后,防效可达(97.75±1.01)%。[结论]草甘膦类除草剂添加2,4-D钠盐后能增效防除薇甘菊。  相似文献   

12.
广东地区是我国大陆薇甘菊入侵的首发区,同时也是薇甘菊危害最为严重地区,分布较广,入侵范围较大。至今,薇甘菊几乎覆盖广东全省各地区,对广东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巨大的危害。薇甘菊的防治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3种手段。化学防治是现今防治薇甘菊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的化学药剂有森草净、草甘膦、2,4-D、灭薇净等。在生物防治方面,常用防治薇甘菊的主要天敌有薇甘菊蓟马、艳婀珍蝶、安婀珍蝶、小衰蛾、紫红短须螨、菟丝子等。在利用方面,至今我国对薇甘菊的利用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较少,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观测经除草(包括薇甘菊)后种植乔灌草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研究表明: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极显著地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薇甘菊盖度、密度分别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并可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通过生态措施控制薇甘菊危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综述薇甘菊在国内的命名情况,总结薇甘菊在国内的主要入侵地段,分析了薇甘菊入侵生境的生态限制因子,以此来探讨和预测薇甘菊在国内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有效控制薇甘菊的生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在梁河蔓延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传入时间早、气候适宜、生境适合、作物管理粗放、栽种制度适合其扩散、防除不当等,根据其成灾原因,针对发生区域和危害方式,建议选择人工、药剂等适合的防除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防控。  相似文献   

16.
替代控制技术是当前具有生态、安全、经济优势的一种防治措施,根据物种相似的生长需要,利用红薯生长优势覆盖薇甘菊生长空间,使其不能正常生长,达到减轻薇甘菊危害及避免迹地薇甘菊残根再生的目的。本文在介绍红薯和薇甘菊生育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红薯替代控制薇甘菊栽培技术,以期为薇甘菊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薇甘菊在海南岛的分布状况以及明确其在海南岛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实地踏查,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岛内薇甘菊的生活环境。结果显示:(1)海南岛有110个薇甘菊生长点,分别分布在海南省的18个市县,并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2)薇甘菊在低海拔的路边、林边和水边最为常见;(3)薇甘菊常伴随禾本科、菊科、豆科和天南星科植物出现。海南省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为薇甘菊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踏查研究可以明确海南岛薇甘菊分布现状,为薇甘菊在海南省的防控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入侵我国林地外来有害植物薇甘菊、紫茎泽兰、大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危害、入侵机制及特性和化学防除技术。在实践中,化学防除使用方便,受到环境制约小,效果好,更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入侵我国林地外来有害植物薇甘菊、紫茎泽兰、大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危害、入侵机制及特性和化学防除技术。在实践中,化学防除使用方便,受到环境制约小,效果好,更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桉树混交林对薇甘菊的入侵控制效果。[方法]以桉树纯林作对比,设置1行桉树+1行相思树(混交模式A)、2列桉树+2列相思树(混交模式B)2种混交模式,对3种造林模式的林木生长状况、薇甘菊生物量、叶生物量、林分透光度、薇甘菊盖度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控制薇甘菊的关键因素。[结果]混交林中,相思树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单株叶生物量等均比桉树纯林的大;林分透光度、林分薇甘菊生物量表现为桉树纯林>混交模式B~混交模式A(P<0.05),林分乔木层的总叶生物量、薇甘菊生物量表现为混交模式A~混交模式B>桉树纯林;3种造林模式内,薇甘菊盖度达70%以上只在桉树纯林内存在,盖度只有5%~10%或者没有薇甘菊的只在混交林内存在。[结论]综合以上因素,3种造林模式对薇甘菊入侵控制效果为混交模式A~混交模式B>桉树纯林,说明林分密度、枝叶繁茂程度、林分透光度等因素是控制薇甘菊入侵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