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探究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质量。以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区为例,将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估,估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显示: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的值为0.665,说明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整体水平处于Ⅱ级,从综合评价值来看,规划定量>社会效益>景观格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说明建成区规划定量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成区绿化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研究结果可补充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为研究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宿州市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是安徽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所以地理位置很重要。不仅如此,宿州市的各种资源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宿州市的小麦、玉米、花生产量居全省第一,煤层气探明储量600亿立方,煤炭探明储量60亿吨,占淮北煤田储量的75%以上,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从这些数据看来,宿州市的资源开发其潜能巨大,所以国家应利用好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宿州市。本文将从玉米这一经济作物出发,根据宿州市的自然环境,来探讨如何利用栽培技术提高宿州市埇桥区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宿州市是安徽省畜牧大市,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文分析了宿州市发展现代畜牧业潜力、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并就宿州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宿州市农村土地的流转,使土地流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讨论了促进宿州市土地流转的对策,提出应多渠道、多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征地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宿州市农业资源进行SWOT分析和农业产业基础调查,阐明宿州市发展特色农业可行性;同时选取优势农业系数和特色农业生产要素持续性指标,采用区位商等方法对宿州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进行定量选择,提出宿州市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宿州市是国家及安徽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其中大豆是宿州市重要作物之一。对2017年度宿州市大豆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包括生产特点、品种与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技术需求、问题及建议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方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97-1999
根据《2005年宿州统计年鉴》资料,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宿州市农业生产优势进行初步的局势决策分析,并确定宿州市各县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宿州市农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安徽省宿州市9个典型贫困乡镇的调查,在对宿州市精准扶贫现状和致贫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宿州市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宿州市精准扶贫效果显著,形式日益多样,但任务仍然艰巨;影响贫困发生率的既有宏观方面的经济水平与自然灾害因素,也有微观层面的健康、文化程度、资金、技术等因素;宿州市精准扶贫面临管理不完善、基础条件差、扶贫效率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应从完善精准扶贫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扶贫形式以及加强技能培训和产业支持等方面改进现有扶贫工作,促进扶贫任务的更好完成。  相似文献   

9.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是安徽省农业主产区之一。该文概述了宿州市近年来芝麻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芝麻产业发展建议,为芝麻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体制的变革,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适应不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绿色农业发展需求,为此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服务于宿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