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甘蔗糖分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徐闻县20年来甘蔗糖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品种、施肥、栽培管理和原料蔗管理等因素造成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高提高甘蔗糖分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勐海地区常见27个甘蔗品种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蔗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甘蔗的成熟,其品质在成熟中后期最好,这时期收获的甘蔗纤维分较低,蔗汁糖分、甘蔗蔗糖分、蔗汁磷酸值较高。该地区种植的甘蔗,随着海拔的升高,蔗汁锤度、蔗汁糖分、甘蔗蔗糖分、蔗汁磷酸值下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徐闻县20年来甘蔗糖分偏低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品种、施肥、栽培管理和原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针对地提出提高甘蔗糖份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湛江市实际情况分析甘蔗糖分偏低的原因,提出提高甘蔗糖分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湛江市实际情况,分析甘蔗糖分偏低的原因,提出提高甘蔗糖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原料蔗质量对糖厂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甘蔗糖分对提高糖厂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分析甘蔗糖分与糖厂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关系;提出提高甘蔗含糖量和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甘蔗糖分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检测,同时与常规测定方法相比较,研究建立了一种甘蔗糖分快速测定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甘蔗糖分和糖锤度测定值的差异均不显著;甘蔗糖分所得值绝对误差变化幅度为0~0.49,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26:糖锤度值绝对误差变化幅度为0~0.14,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25.快速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与常规测定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相关程度(甘蔗糖分r=0.9718**,糖锤度r=0.9993**),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小型压榨机模拟甘蔗制糖压榨提汁过程,设5种处理对甘蔗进行提汁,通过准确计量甘蔗、蔗渣量和蔗汁量,计算其甘蔗糖分并作对比分析。以寻找某一时期公司的两生产线《生产报表》中计算的甘蔗糖分严重偏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对生产线混合汁与蔗渣进行连续采样检测其蔗糖分,可算出两压榨生产线在同一时期所榨的甘蔗蔗糖分应相近。反之,如果渗浸水的计量出了问题,造成生产报表中计算结果未能真实反映出所榨甘蔗的糖分,以致对整个生产线总收回率的考核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蔗宽窄行种植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奕玺  张成家 《广西蔗糖》2005,(3):26-27,48
为了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试验对甘蔗萌芽、分蘖、株高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甘蔗宽行双行种植比窄行单行种植有效茎数明显增加,因而甘蔗增产显著,糖分差异不大。因宽行双行植间套种花生、矮生甜玉米,多收了一造作物,因而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甘蔗糖分测定分析方法,甘蔗糖分测定分析制样设备的用途、特性、操作方法。与使用小型压榨机的比较,该设备特别适用于制糖企业化验室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甘蔗梢腐病暴发流行原因及产量糖分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甘蔗梢腐病暴发成灾的原因及其为害造成的损失,调查田间自然条件下主栽甘蔗品种受害区和未受害区的病株率,甘蔗收砍期产量及糖分等品质损失;并分析病害流行原因。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高温多湿气候、病原菌积累和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近年该病暴发流行的主因,梢腐病为害的病株率为63.3%~95.0%,平均81.1%;甘蔗实测产量损失率为30.2%~48.5%,平均38.42%;蔗糖分减少2.63%~5.21%,平均3.61%;蔗汁锤度减少2.40~4.69°Bx,平均3.61°Bx;蔗汁重力纯度减少1.99%~8.14%,平均4.83%;蔗汁还原糖分提高0.05%~0.60%,平均0.16%。可见,目前甘蔗梢腐病发生为害严重,造成的甘蔗产量及糖分损失巨大,严重影响甘蔗的增产增收。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甘蔗梢腐病防控对策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个甘蔗品种不同虫节率蔗茎与健康蔗茎,全虫节段与无虫节段的螟害甘蔗的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分析表明,螟害蔗茎的甘蔗蔗糖分随着虫节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直线回归关系.螟害蔗茎的蔗汁品质比健康蔗茎的低.全虫节段比无虫节段甘蔗蔗糖分降低了1.46~2.90个百分点,重力纯度降低了1.74~4.28个百分点.螟害蔗茎为甘蔗生长中后期受螟虫危害所致.防治甘蔗生长中、后期螟害是一项提高甘蔗蔗糖分和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湛江农垦甘蔗蔗糖分低的主、客观原因:即土壤、气候、品种、栽培管理、原料蔗管理等五方面因素,提出了提高蔗糖分的农业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海福 《广西蔗糖》2012,(2):3-4,19
从气温、甘蔗糖分等方面分析新植蔗早砍可有效提高宿根产量,并对砍收的蔗蔸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风害对甘蔗产量和质量影响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奕玺 《福建甘蔗》1998,(1):23-26,28
本文论述了我国沿海蔗区台风登陆概况,风害轻重程度与甘蔗品种,植期,栽培管理和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8级以上台风对甘蔗生长和产量有影响,风速越大危害越严重,台风直接吹倒甘蔗,吹断蔗茎,吹翻蔗头,间接的害处是吹裂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严重防碍甘蔗生长和造成产量和质量较大损失,同时还降低甘蔗糖分和低纯度,还原糖分增加,给制糖工业带来的损失,因此,要采以种植防风林带,选育推广耐风抗倒伏品种,推广地膜冬植蔗,推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引进和自育的甘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后期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增糖增产剂处理对参试甘蔗各品种(系)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而对甘蔗品质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甘蔗蔗糖分,并能抑制甘蔗早熟品种退糖,降低甘蔗工艺成熟早期的还原糖分,改善蔗汁的品质,同时还一定地提高甘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甘蔗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新植、宿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提高产量和糖分,方便管理,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与一年宿根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分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甘蔗砍收后堆放过程中,耐贮性与品种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以 5 个甘蔗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观测砍收后7d 内,其甘蔗蔗糖分、重力纯度、简纯度、还原糖分、纤维分、单茎重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对测定指标间相关性及 5 个甘蔗品种(系)品质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堆放时间延长,甘蔗蔗糖分、重力纯度、简纯度均呈下降趋势,甘蔗纤维分、还原糖分和单茎重损失均呈上升趋势,重力纯度和简纯度指标间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分与简纯度指标间显著负相关;6 个指标可简化为 2 个因子,其达到所有指标 91.297%的信息量;利用因子得分对供试甘蔗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 3 个类群。在 5 个品种(系)中,热甘 11-1559 耐贮性最好,ROC22 和热甘 14-291 次之,热甘 11-122 和热甘 12-60 最差。  相似文献   

19.
甘蔗由于长期连作,生产中施用大量化肥,生物有机肥少施或不施造成蔗地土壤板结、酸化、沙化、土壤营养比例失调,土壤功能弱化、出现重茬障碍等,最终导致甘蔗产量和糖分降低。增施生物有机肥,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可有效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蔗地增施生物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促进甘蔗增产10.865~22.585t/hm^(2),增产率为15.02%~31.22%;蔗糖分增加0.41%~1.01%(绝对值),增产增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几个甘蔗新品种砍收后品质变化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甘蔗新品种及桂糖11号收获后的原料蔗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蔗砍收后,其品质即开始发生变化:重量平均每天减轻1%,甘蔗蔗糖分平均每天下降0.1%,重力纯度平均每天降低0.5%,甘蔗还原糖分平均每天提高0.07%,但各品种品质劣变程度有所不同。砍收后甘蔗蔗糖分和重力纯度下降、还原糖分上升较慢的品种有新台糖20号、桂糖17号、巴西45号和桂糖16号,变质速度比较快的品种有新台糖16号、新台糖24号和农林8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