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所有艺术都离不开“形”与“神”,树根艺术也是如此。历代文人对形神关系有不少深刻的见解,其核心是强调“神”的重要性。但时至今日,我们在搜寻根材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形(物象),非象什么不取。殊不知树根的形在其生命过程中,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比较抽象。具体的形一般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的某些事物。如人物、飞禽走兽  相似文献   

2.
我在《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一期上看到,今春将成立“中国树根造型艺术研究会”。我认为“造型”二字去掉比较好。树根艺术虽然是通过以形传神、神以形而存在的,但这个形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造出来的,越造就越假。根艺,主要是欣赏它的率真美、纯朴美、自然美。书法家傅青主先生曰:“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安排”。这些话虽说是对书法而言,我看用在根艺上也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3.
我是搞水电工作的高级工程师。1983年来到长白山区抚松县从事水电建设。因本人酷爱美术,后来又喜欢上民间剪纸,故来到山区后,利用工作之闲,便把在山野及水电工地上唾手可取的奇形树根,拿来稍加雕琢,制成了一件件根艺品,深  相似文献   

4.
树根艺术,说到底是“发现”艺术。在创作根艺品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发现物象上,而不是放在雕琢上。发现物象,除了要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外,还有个审美观察方法问题。在实践中,如何观察发现物象,我的体会是以下“四法”。一、角度观察法:树根中具有物象,不是从根的各个角度显示出来,而往往是从根的一个角度或两个角度上显示出来。对每一块根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美观察,角度不同,发现的物象也不同。苏轼描写庐山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5.
树根,千姿百态。树根艺术,就是巧妙地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注入作者的灵感和情思,经过必要的艺术加工和技术处理,洗炼地表现人或事物的艺术。树根艺术贵在发现,“发现自然之美,塑造美的自然,给人美的享受”。贵在自然:利用自然之根,保持自然之色,借鉴自然之形,抒发自然之情,表现自然之神。这是树根艺术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业余爱好树根艺术,一些年来在探索中,逐渐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为了就教大方,现不揣陋塞总结几点: ●取自然树根艺术贵在自然。作品的优劣高低,首先取决于自然形状的保存程度:一分雕琢、一分失败,一分凑合,也一分失败。即使一件树根艺术品雕琢或凑合到“天衣无缝”,它也不可避免留下俗气。为此,树根造型从寻根开始,就得珍惜原形  相似文献   

7.
议树根造型     
树根造型是以天然的树根形态为基础,精心加工而成的一种艺术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味。根据我十几年业余创作的体会,觉得天然性愈好的作品,愈有艺术生命力。作品形象酷似者,能给人一种直观感;具有神韵者,给人一种活脱感。也就是说,一件作品,不仅要看它的形,还要看它的神。如果作品只具形态而无神态,便显得呆板、乏味;如果形不真,不具备事物的外部特征,就是再有神态,也叫人  相似文献   

8.
制作根雕,必须善于利用树根具有的独特之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根形——这是雕造树根的基本点。如果树根的整体或某部象一只“卧虎”,或象一只展翅的“雄鹰”,就应从“根”字上着眼去雕造,做到象什么形象,就造什么形象,但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论述树根作品的文章,关于它的名称,主要有“根雕艺术”、“树根造型艺术”、“根的艺术”等几种。笔者认为,前两种提法容易产生误解。“根雕”,这是根据树根作品加工中的一种方法命名的,意即利用树根进行雕刻而成的艺术。这与古代的“木雕”(如东阳木雕)没有本质区别。“树根造型”与“根雕”有类似的含义,即树根作品是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树根艺术的业余爱好者。几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之一,就是我常把挖掘、采集的树根、枯木,分别用铁丝把它一个个缠挂在墙壁上,进行长期的审形度势,反复揣摩,反复构思,从而因材立意,因材施艺。在画面构思不成熟,题材立意未定,材料取舍把握不住之前,决不轻意、盲目、草率地动锯、动刀、动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一定要牢记着它是树根艺术品,一定要尽可能地表现树根固有的特性,使之充分地体现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根艺热”中有一种重自然美、轻工艺美的舆论。而对自然美又往往不从本质上去理解,只从树根的原形外貌去论美丑。这样就把人的思想搞乱了。什么根艺不是工艺品;根艺不同于根雕;在加工中只能用“减法”,不能用“加法”;反对拼接雕琢……。好象每一件好的根艺品都是天生的,无需加工,否则就是劣品、下品,或入另  相似文献   

12.
事物的名称取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主要特征,离开这一点来给事物命名,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认为“树根艺术”这一名称,尚不能包含它的本质属性或主要特征,不如用“根形艺术”这个概念为好。因为“树根”二字首先限制了这门艺术的取材范围,岂止是树根可以塑造形象,各种滕本植物的根、竹根也可以塑造形象。其二,树根的“根”与“根形艺术”中的“根”,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艺术作品,由于各自的表现手法不同,其意境也是不同的。树根艺术品的“形”和“神”都是以自然为基调的,它的美学价值,就是“妙在自然”,很少加上作者的意识。这样,就使作品所表现的境界和情调具有非凡之感。如作品《山鸡》的形象,从总体上来看,具有山鸡昂首翘尾,随时飞起的一  相似文献   

14.
根雕也有人叫树根造型,这很有道理。因为雕刻的艺术形象是以树根形式出现的,而并不是把树根当作雕刻的材料。可以说树根本身就是半成品,而不是原始材料。因此,在具体制作时,必须重视和发扬这“天生丽质”,要尽量少雕琢,即使非雕不可的话,也要注意符合树根自然生长形成的特点,要注意保留树根本身光洁圆滑或峋嶙突兀的整体风格,力避人工的痕迹。人们观看巫峡的神女峰,观看黄山的“松鼠跳天都”以及各式各样的“望夫石”和“金鸡报晓石”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根艺界有一种理论,认为根艺不能雕琢,或把雕琢过的作品称为“根雕”而排斥于“根艺”之外。而一些赞成雕琢的作者又不敢大胆肯定雕琢手法。本文想就此问题,也谈点一孔之见。“根雕”一词先于“根艺”,原指的就是树根造型艺术;后来才被“根艺”一词所取代。取代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我在几年的根艺创作实践中,在取材和造型方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愿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作品是否成功,取材是很关键的:一件原始树根到手后,应反复观察数日,根据材料的自然造型去发现形象。往往同一件树根在不同的情况下观察会产生出好几种不同的构思。这就要慎重考虑,选一个最典型、最自然而感人的形象。在构思成熟后,就要进行大胆的取舍。但必须取舍得当。因有些根的本身已基本完美,由于留舍不当,就会  相似文献   

17.
作为树根艺术,它本身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在根树的“奇”与“巧”等方面作文章。谈到“奇”,人们就能联想到自然界千奇百怪的根材,并在它的千姿百态中捕捉形象,发掘并展现大自然得天独厚之美。而取“巧”是借助根材的某一种特定的角度或方位,通过自然产生的瘤疤、窟窿等来体现它的神  相似文献   

18.
象形山水盆景是以形象雅石作主峰,置于相应的山水环境之中而显示其特色的一种盆景形式。正如《苏本一谈盆景艺术》一书指出:“象形山水盆景是兼雅石和山水盆景双重特色的盆景。其形象式主峰与相应的山水环境有机结合,展示出景、形、神、情的统一,它以浓郁的诗情画意使创作意境得到深化而显示其艺术特色。”(见该书88页)它或雄、或秀、或奇,其形象的神韵和内涵,都显现出自然景观与心交融的灵意。象形山水盆景形象式的主峰,大多有人或动物个性化的形貌特征。它把形象美和山姿美有效地统一起来。因此,它比一般山水盆景更具直观性、可感性和趣  相似文献   

19.
<正>二、树根雀梅盆景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根盆景造型的关键是选择根形符合制作意图的树根。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我们对根桩的根形、枝要全面鉴别,只有选择形态好的根和枝,才能创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古雅如画、趣味无穷的艺术盆景。盆景是自然和人工合作的成果,通过人工的创造来表现其无限的变化。选定后,修改树根桩头是栽培盆景最基本的一步。要截去哪节树干,剪掉  相似文献   

20.
树根造型艺术一般可分两类,即“抽象型”和“形象型”。抽象型,似象非象,反复观察才能看出,形状朦胧,耐人寻味;形象型,即形象逼真,一看就能叫出其名称。这两类各有特色,但都不能偏激。太抽象了,看不出一点形象来,就不成为艺术;反之太形象了,给一个动物做上眼睛、牙齿,那也是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