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分布型属随机分布。四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五点式取样法精确度最高。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竹笋禾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运用比较频次法检验结果,竹笋禾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属于Neyman分布;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幼虫分布型是聚集分布;根据m*~x的回归关系,可得线性回归方程m*=-0.066+1.678x,属于聚集分布.五种抽样方法精度比较,平行线取样法最好,适用于林间调查.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三星黄萤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了解该害虫的发生、扩散行为,以及预测预报与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在田间调查100个样点,每个样点1m2,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绘制田间分布实况图;再用五点式、平行线式、对角线式、Z字形式和棋盘式5种抽样方法模拟抽样,比较这5种抽样方法与全查方式的调查结果;用最适抽样方式定点取样,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分析其空间分布型。【结果】适合性检验以五点式的效果最好,平行线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抽样代表性最好,五点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变动幅度较低,增加1.455 9%。三星黄萤叶甲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且具有密度依赖性。三星黄萤叶甲的聚集原因由昆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田间调查时,可根据理论抽样数学模型及允许误差和虫口密度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结论】田间调查三星黄萤叶甲时,可采用五点式、平行线式和棋盘式3种抽样方法,且以平行线式最为理想;三星黄萤叶甲成虫在绞股蓝田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具有密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三星黄萤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了解该害虫的发生、扩散行为,以及预测预报与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在田间调查100个样点,每个样点1 m2,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绘制田间分布实况图;再用五点式、平行线式、对角线式、Z字形式和棋盘式5种抽样方法模拟抽样,比较这5种抽样方法与全查方式的调查结果;用最适抽样方式定点取样,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分析其空间分布型。【结果】适合性检验以五点式的效果最好,平行线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抽样代表性最好,五点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变动幅度较低,增加1.455 9%。三星黄萤叶甲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且具有密度依赖性。三星黄萤叶甲的聚集原因由昆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田间调查时,可根据理论抽样数学模型及允许误差和虫口密度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结论】田间调查三星黄萤叶甲时,可采用五点式、平行线式和棋盘式3种抽样方法,且以平行线式最为理想;三星黄萤叶甲成虫在绞股蓝田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具有密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松毒蛾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比较频次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松毒蛾越冬代蛹和第一代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越冬代蛹属于负二项分布,第一代幼虫属于Neyman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平行线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6.
杨二尾舟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种群的聚集度指数:C、1/k,λ,m√x、L、Taylor冥法则和m对m的回归方法测定杨二尾舟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比较离抽样精确度,杨二尾舟蛾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幼虫空间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析证明杨二尾舟蛾幼虫采用平行线和“Z”字型抽样方法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Taylor幂法则、lwao线性回归及各种聚集度指标分析了矮化密植枣园第一代枣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枣瘿蚊第一代幼虫在田间符合聚集分布,这可能是由其自身的行为习性引起的。通过几种田间抽样方法的比较确定最佳方法为棋盘式抽样法。同时采用l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8.
运用6项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方法对枇杷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聚集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任何密度下都呈聚集分布并遵从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某些环境因素所致,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与全查比较,并进行差异性显著测验,表明5点式为最佳抽样方法;通过分析并拟合出枇杷潜蛾幼虫在枇杷园中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9.
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法等方法对劳氏粘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在空间分布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0.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杨树上的4种主要蛀干害虫:杨干象、青杨楔天牛、青杨眷虎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幼虫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方法体外扩增并得到了4种幼虫mt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基于扩增得到的这4种害虫COI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的比较,可筛选出特异性的内切酶,并通过酶切方法对这4种害虫各自的CoI基因进行了特异性鉴别、区分.在此类危险性害虫的检验检疫工作中,通过形态学及危害状进行初步判断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进一步进行辅助鉴别,可大大提高杨树蛀干害虫幼虫检疫、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运用频数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卵、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卵、小幼虫、大幼虫和蛹的分布型均属于负二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棋盘式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进行了序贯抽样以及虫口密度与有虫株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干象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氧乐果、甲拌磷、氧乐氰菊、劲丹4种内吸性杀虫剂,分别采用树干喷药法、刺皮喷药法、刺皮包扎法、削皮包扎法等4种处理方法对杨干象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树干低位(2m以下)杨干象的防治,在药剂中氧乐果和劲丹的药效好,分别达95.13%和94.31%。在处理方法中刺皮喷药法的平均药效最好,达97.23%;对于树干高位(2m以上)杨干象的防治,用氧乐果和劲丹药剂,采取刺皮包扎法的平均药效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气象因素对杨干象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12月份月极低温度、月极高温度、月平均温度、月降水量等对杨干象发生的影响。[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后,建立了回归模型:y=0.781+0.021x16+0.004x26+0.058x20+0.015x23+0.055x34,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了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判别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重要气象因子,分别为4月极低温度(x34)、2月极高温度(x23)、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和1月降水量(x20)。[结论]4月极低温度(x34)、2月极高温度(x23)、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和1月降水量(x20)是影响杨干象发生的重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频次分布卡方检验和八种分布型指数的测定,浙江黑松叶蜂幼虫的空间格局为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文中还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五种抽样方法研究表明,平行线抽样和棋盘式抽样精度较高,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杨干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我国杨干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在其行为学、对寄主的选择、造成的经济损失、生物防治、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了广泛论述,为综合治理杨干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型,对阐明其种群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出种群的空间型特征,有助于进行精确而有效的抽样设计,而且可以通过种群分布的各种信息,分析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同时亦可对研究资料提出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有助于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野果林苹果小吉丁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回归分析法对野果林苹果小吉丁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小吉丁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同时对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频次分布检验法和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焦艺夜蛾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幼虫和蛹多属于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等聚集分布型。估计了幼虫和蛹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