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空前繁荣的我国经济背后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尽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确保生态安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在补偿制度建设、补偿主体确定、补偿标准、融资筹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方法,为此,我们针对目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存在问题,提出了全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及对策,即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强调政府责任;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补偿费应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建议出台征收的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技术体系;加强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作为国家战略性生态安全屏障,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生态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等难题,目前甘肃省已经出台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等政策法规,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根据甘肃省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特点,探讨分类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分别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可不断推进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3.
东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纳入国家建立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这为江西东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办法的制定提供了法律支持。由于实践中存在的补偿主体和对象不明、补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给东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带来了困难。在分析东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该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设想,以期完善相关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推进当地水土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国家政策制度下,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黄河流域经过近2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基于法律法规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征收资源开发税费、生态保证金、民间资本等五类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类型。介绍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监管体系、加大水土保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多元化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加快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基础研究、加快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的宣传和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水土保持设施损毁、功能丧失或降低的必须给予补偿,水土保持设施的功能是持续有效发挥的,在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收费标准上应该考虑时间因素,加以区别对待。收费方法和标准制定是水土保持补偿收费政策的核心部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该政策具体实施的可行性。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方法和标准的初步探讨,提出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对象、收费方式和补偿标准,为我国水土保持补偿分类试点及逐步推广、尽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具体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含义,从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出发,说明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论述相关利益主体实现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自治区水利厅将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水利厅联合自治区党委政研室组成调研组,赴陕西省、山西省就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调研。并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政策的前期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肃省作为国家战略性生态安全屏障,对西北乃至全国有着重要意义。甘肃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生态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等难题,迫切需要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分析了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现实背景,进行了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从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外部条件、基本原则和运行模式入手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源于生态补偿,比生态补偿更有针对性。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是以水土为主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要求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改变水土资源是公共物品、无需付费的观念,整个社会认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云南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理顺生态建设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有效地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初步探讨,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付出与受益方财政补偿、生态保护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矿产资源开采收入提取、水电发电收入提取等近期实施补偿的方式,为我国水土保持补偿分类试点及逐步推广,尽快建立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加快我国水土流失防治,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使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有效的环境经济管理手段,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立与完善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各生态环境建设参与者的积极性,而且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破坏行为将起到经济制约,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实现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态系统价值理论3个方面论述了建立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际,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主要类型、实现的途径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保护水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昌平区在继承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新模式,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介绍了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指出了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建立流域现状诊断系统;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系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归纳细化;出台有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3.
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和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要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研究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的对策与措施,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深化生产建设项目管理,在资源节约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和监管作用;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要建立并实施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考核制、实施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制度、完善水土保持功能补偿制度、建立水土保持危害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推动生态文明新机制新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是国家生态补偿的主要内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系统为控制水土流失、维护水土保持功能、保障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生态系统进行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如何使这种物质和能量自觉地、及时地、恰当地输入自然生态系统,有必要在社会系统建立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在分析水土保持现状、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成功经验、深入探讨水土保持补偿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补偿额度的测算方法、补偿实现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作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当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辨析,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核心,即补偿依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的标准,和平共处水土保持补偿的方式,即政策补偿、项目补偿、资金补偿、实物补偿、培训补偿、就业补偿、道德补偿等.另外,还对当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要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即树立了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及理念,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建立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典范等.  相似文献   

16.
生态补偿机制是连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纽带,也是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压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只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有针对性的实践较少,尤其是缺乏经过实践检验的生态补偿技术方法与政策体系。为了使河北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根据河北省水土保持实际情况初步划分了3个不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区,提出了各生态服务区的生态补偿对策和补偿强度,并阐述了建立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陕西是全国能源资源大省,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本就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了更加严重的破坏。建立能源资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制度,对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区尤其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介绍了陕西省建立能源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背景、过程、应用效果及修订完善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能够协调主体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有力的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从各相关学科中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产权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外部经济效益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平理论和生态伦理理论7个具体的理论作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建立的理论基础,全面论证了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准则制定得合理与否是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准则应根据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伤害或退化的以水、土资源为主的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考虑到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生态补偿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国水土保持的具体实践,认为建立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必须遵循"公平性"的伦理域准则、"分类分区、因地制宜"的空间域准则、"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时间域准则、"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有机结合"的管理域准则以及"先试点、后推广"的实践域准则。  相似文献   

20.
织金县系贵州省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试点县,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一套基本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重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执法环境不良、行政干预、法规政策不完善、执法装备等设施缺乏和水土保持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几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