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土保持示范科技园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有理念引领、科技创新的作用。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经过几十年的试验研究和综合治理,已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典型,于2021年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通过总结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的建设思路及水土保持试验基地建设、科研能力建设、教育宣传平台建设等实践经验,提出对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期为新时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五"以来,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目前共有7个示范园区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共建成26个"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16年,陕西省上报了8个科技示范园,其中神东公司大柳塔矿区等3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现已通过水利部评审,其余5个等待评审。陕西省通过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深刻地认识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是水利部,陕西省委、省政府推动水土保持生态文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水利部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工作以来,得到了各地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清西陵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于2012年2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通过总结该园区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示范园建成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今后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4年水利部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工作以来,河南省积极贯彻水利部科技示范园建设精神,狠抓落实,创新工作,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工作。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共建成29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其中被水利部命名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1个,被河南省水利厅命名的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8个。总结了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典型示范、宣传窗口、展示平台、桥梁纽带方面的功能和效益。建议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要注重制定建设规划、设立专项资金、健全管理办法、增强社会影响力等,以推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对于推动水土保持研究成果转化意义重大。分析了水利部自2004年至今建设的107个科技示范园的分布特点、基本功能与扩展功能,肯定了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成就和起到的示范作用,提出了深化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建议,对于提升科技示范园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地位,促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当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良性发展,推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通过回顾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过程,介绍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深圳水土保持园区包括水土文化区、水土保持科普试验区2大部分,将文化性、景观性与水土保持各种技术展示相结合,建设以城市水土保持特色为主的专业示范园.突出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广大市民的水土保持宣传、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营造寓教于乐的户外课堂,同时分析园区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对今后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提出设想:准确定位,以科普宣传功能为主;规划设计创新,多专业领域参与,多方面、多层次宣传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内容;建立良好的园区运行管理机制,保障长期有效运营.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是进行水土保持治理研究、技术示范与推广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尝试。海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内,规划占地面积118.2 hm2,园区规划为4个功能区,打造以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为目标、以热带雨林水土保持为主题的科技示范园。示范园的建设将填补我国热带雨林水土保持工作的空白,为热带雨林保护与合理开发及迹地修复提供科研、技术平台与治理范本,并将提升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园至今,已经成为展示和宣传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例,总结园区建成以来建设、发展和运营状况,提出园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鹫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进行思考,以期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可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增强水土流失忧患意识,展示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集生态景观建设与水土保持产业引领、水土保持新技术、新理念试验示范、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实体成果展示、科普教育、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为一体,将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模式引入水土流失治理中,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增强了群众水土保持意识,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试验与示范场所。  相似文献   

10.
龙南市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高位推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和崩岗治理为抓手,不断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平,水土保持在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等方面成效显著。主要做法是:"五轮驱动"开创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新局面;"四治同步"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五小工程共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在水土流失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辽宁省有文献记录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位置、主要水土保持技术的构成、产业布局与引领、水土流失监测、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中的作用分析,明确了辽宁省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获得的先进经验与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的需要,以琵琶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为例,以园林景观格局为先导,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等功能融入其中,总体形成"一轴、七岛、六区"的总体布局,并从地形现状、景观配置、水保示范功能等方面介绍了分区建设内容,突出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新亮点,创新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水土保持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以正在筹建的哈尔滨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介绍了园区选址、现状评价、规划原则与目标、功能定位与规划策略、规划布局、水保措施布设等,以期对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档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分,记录反映了工程的原始状况,是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也是日后保养、维护的依据,以及扩建和改建等的技术资料。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工程建设迫切需要提高对档案建设的重视度和建档的规范化水平。以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对工程档案类别、范围、程序等进行梳理,并提出了常见问题和管理对策,旨在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档案建设,更好地为水土保持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刍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要求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工作必须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对此,北京市延庆县水资源局拟在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的基础上建设综合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内容包括水土保持综合实验室和水土保持示范基地两大功能区及黄土地貌侵蚀沟道原始侵蚀类型展示区、侵蚀沟道治理与维护措施示范区、坡面径流监测区、北方植物引种实验示范区、节水灌溉示范区、生态治理区、生态能源应用示范区和生态修复区8个小区。  相似文献   

16.
易县清西陵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县清西陵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对探索太行山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将形成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地,成为面向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水土保持科技知识普及与教育的好场所。介绍了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功能分区,并对示范园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委天水、西峰、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三站")始终坚持"面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服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建站宗旨,多年来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支水土保持专业队伍,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三站"正面临着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和改革的新机遇。为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研究示范能力升级提质,"三站"必须"顺应大势,巩固优势,探索改革"。在西峰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绥德辛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天水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升级提质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兴城市头道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从园区定位、功能区划分及主要示范内容等方面进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将水土保持新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相结合,侧重于科研设施建设、生态景观设计、水土保持林型空间布局、优质粮果抗蚀保墒种植技术应用、沟道控蚀措施布设等,注重创新与产业驱动,目的是打造以科研示范与产业引领为主的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宁都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目前水土保持技术示范园依托森旺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开发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已现雏形和初具规模。宁都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总面积为4.39km2,园内总体规划为"一心、两轴、三带","三大分区、四位一体"。其中:"一心"是以红砂岩土壤为中心;"两轴"是红砂岩侵蚀区水土流失综合开发治理、现代化高新科技的应用;"三带"是三条流域区组成三带;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下沙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始建设以来,坚持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为示范目标,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先后建成了工程建设景观、林业生态景观、农业生态景观、旅游观光景观、科研试验和科普教育基地等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示范效果,如今园区已成为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区域性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介绍了下沙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新技术应用、加强科普教育、严格科学管理、生态治理示范等方面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