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以来,央行连续9次调高贷款基准利率,农村信用社根据央行政策两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贷款利率双重指标连续调高的政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健全贷款定价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差别定价机制,将对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果、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央行利率政策频繁调整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段素雷  蒋远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10-11212
介绍了贷款定价理论,分析了3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对农村信用社的借鉴,同时分析了YS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定价现状、改革方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偏高,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相悖,加大了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成本和广大农民的经营成本,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作为小额信贷领域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户的信贷需求。本文基于商业性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实行低利率政策的缺陷,并对农村信用社主要业务农户小额信贷能否采用市场化定价进行了探讨。论文最后分析了影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定价的因素,并提出今后对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政策支持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形成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能力和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农村信用社信贷配置选择模型,分析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的信贷行为,并利用苏北地区21家农信社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信社信贷配置规模和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县域金融市场竞争度的提高,农信社贷款供给增加,贷款价格下降,县域金融市场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但是出于信贷风险和信贷成本的考虑,商业化运行的农信社更偏向于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占比呈下降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信社更加遵循根据成本和风险定价原则,定价能力大幅提高。要缓解农户贷款市场资金供给不足这一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增加农户贷款市场上的供给主体,并积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贷等政策性贷款,积极探索抵押品改革,增加农户可抵押品类别。  相似文献   

6.
利用DEA-Tobit两阶段法,基于某省76家农村信用社的面板数据,对农户贷款发放量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贷款对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农户贷款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路径,又实证分析了农户贷款比例与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贷款收息率、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之间的关系,发现农户贷款比例与成本收入比和贷款收息率正相关,与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负相关,与不良贷款率不相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农户贷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信用社贷款信用风险的实际情况,以大庆市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等方法,阐述了大庆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信用风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贷款信用风险的建议。通过研究,更加了解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从而为大庆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提供依据,可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信贷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8.
甘谷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甘谷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现状基础上,认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贷款额度偏低、贷款面狭窄、贷款期限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适度调整贷款额度、适度放宽贷款范围、廷长贷款期限等相应的对策。只有各级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农户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有最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眉山市农村信用社个体商户信用风险贷款的现状,解决贷款风险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以眉山市农村信用社为对象,阐述眉山市农村信用社个体商户贷款具体特征,分析形成贷款风险所存在的五大主要原因,并针对贷款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风险提出四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始,国家实行农村信用社贷款浮动利率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上浮。与国有商业银行一般上浮20%~30%的浮动幅度相比,农村信用社浮动幅度偏高,一般上浮60%~130%,有的甚至一浮到顶,上浮2.3倍。其上浮对象基本覆盖了所有在其贷款的客户,包括小额信用农户。农村信用社利  相似文献   

11.
王峥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2):328-332
[目的]对河南省农户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农村信用社制度制定及完善现行农户贷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4个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402个农户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收入、耕地规模、所处区域、对贷款政策了解情况等变量对其农村信用社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大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积极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配套政策、对农户进行贷款相关知识培训,以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立研  李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23-6025,6028
在对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从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Lo-gistic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当地农户贷款信用风险的若干因素,为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降低农户贷款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三农"效率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与决策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国外最新的贷款定价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农信社贷款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基于风险中性的贷款定价与决策模型,并提出开发适合农信社的贷款定价与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了了解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实际满足情况,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状况和农户金融需求情况,得出农村信用社并不能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户信贷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农贷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业》2009,(15):1-1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对缓解农民生产资金难题多有帮助.但也存在着如贷款门槛高,普通农民借贷不易;不良贷款率高.影响农村信用社贷款积极性等诸多问题。近几年来,为破解农民贷款资金需求瓶颈.一些农村小额贷款新模式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善了农民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对缓解农民生产资金难题多有帮助.但也存在着如贷款门槛高,普通农民借贷不易;不良贷款率高.影响农村信用社贷款积极性等诸多问题。近几年来,为破解农民贷款资金需求瓶颈.一些农村小额贷款新模式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善了农民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金德智  孙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83-5285
分别运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对农村信用社企业贷款进行了5级分类。结果表明,运用遗传神经网络的分类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用神经网络的分类效果;模型的准确率高,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更好地进行贷款分类,从而更好地进行金融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贷款无法正常偿还问题突出,其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政策因素、行政干预、信用环境、内部管理等是主要因素。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要从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入手,解决贷款无法偿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官赖之害     
窦勇 《百姓》2005,(8):46-47
海南省纪委的调查数据显示,海南省共有3409名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8773万元.由海南省纪委、监察厅在全省开展的"清欠风暴"至今已经一年多,但截至6月,全省仍有1858名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6366.3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海南农民小额贷款工作继续创新,取消了对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次数、贷款地域的四大限制,这意味着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推广至海南户籍的所有农户,无论贷款期限多长、金额多高,贷款金额的10万元以下部分以及贷款期限一年期以内的贷款可获得利息补贴。海南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继续安排1.46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农民小额贷款,预计能惠及全省7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