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平菇组织分离灭菌新法 进行组织分离时,子实体的表面灭菌,一般是先用75%酒精浸1分钟,再用0.1%升汞水浸15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后进行分离,工序多成功率也不高.为此笔者对种菇消毒进行了改进:把种菇置无菌箱中,常规灭菌,然后将种菇背靠火焰转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菇体表面烧坏内部组织)对种菇四周进行消毒,双手捏住种菇从中间撕开,右手的半块弃而不用.用无菌镊子取伞与柄之间米粒大的组织块,放入无菌的PDA培养基斜面上,于适温下培养.此法成功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 1.菌种生产 母种、原种、栽培种,选择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一次性制备。母种培养基用18毫米×180毫米的玻璃试管盛装;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用500毫升罐头瓶或500毫升生理盐水瓶盛装。母种培养基放入口径22~24厘米家用压力锅(家庭做饭用的高压锅)内灭菌40分钟;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放入太空灭菌包(自制材料费约10元,可盛500~800瓶)内灭菌3~4小时或置  相似文献   

3.
1、黄鳝 (1)用400毫克/千克食盐和400毫克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可预防水霉病. (2)用5%~10%食盐水擦洗患部,或反病鳝放入3%~4%的食盐水中浸洗15~20分钟,可防治赤皮病.  相似文献   

4.
<正>1.采收、清洗、杀青。采收菌盖紧包菌柄、菌环未松动的菇蕾期鸡腿菇,用竹片刮除菇脚上的泥沙,清洗干净,立即放入浓度为5%~7%、已烧沸腾的食盐水中预煮3~5分钟杀青,至菇体中心熟透时捞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淘冷却。  相似文献   

5.
张德贵 《湖南农业》2004,(11):21-21
1.原料选择选用无霉变、无虫蛀、色泽气味正常、发芽率不低于85%的黄玉米为原料。2.原料处理将原料玉米筛选除杂后,放入90℃热水中泡3分钟~15分钟,以利脱皮。经剥皮提胚后,将混合物中的皮、粉和胚芽除去,得到纯净的玉米渣。3.浸泡将玉米渣放入沸水锅内,同时放入用纱布包扎的食  相似文献   

6.
1.药剂拌种为防治常见、多发的辣椒炭疽病、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应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5个小时,捞出沥干水并先后放入1%硫酸铜溶液、10%磷酸三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中各浸泡10分钟,以消毒灭菌,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即可进入催芽阶段。2.变温催芽将经过浸泡  相似文献   

7.
正1.催芽播种。种子晾晒后进行种子处理,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500~600倍液浸种灭菌15分钟,或用50~55℃温水浸种15分钟,并不断搅拌,捞出放入清水中洗净,再浸种3~4小时,捞出用清洁毛巾将种子分层包好,置30~32%恒温下催芽。24~30小时后露出胚根,即可播种。2.营养钵制作。甜瓜根系再生能力弱,采用营养钵育苗或基质育苗,以保护根系,免遭折断。营养土要求疏松透  相似文献   

8.
选用8~9成熟的南瓜,清洗后放入10毫克/千克的次氯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灭菌。切成6~8块,使其尺寸能放入切丁机中,再于切丁机中切成2毫米见方的小丁。切丁过程中要加一定的水以保证切丁机不堵塞。将南瓜丁放入传送速度连续可调的预煮机内预煮3~5分钟(水温95℃,并加适当的盐)。  相似文献   

9.
1枯萎病检测1.1室内分离培养随机数取待检棉种100粒,流水冲洗24小时沥干。如无冲洗条件,可将种子放在70%乙醇中浸泡10秒钟除去气泡,然后用0.1%升汞消毒2分钟,再用灭菌水冲洗3~4次。在无菌条件下将棉籽剪破,依次移入水琼脂培养基(琼脂20g,加水1L,经15磅高压灭菌15分钟配成)中,  相似文献   

10.
以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叶片、茎段以及根茎作为外殖体,采用不同灭菌方式进行灭菌,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添加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分析其最适的初代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灭菌方法为75%乙醇处理10 s配合0.1%升汞处理7 min,其污染率为13.3%。根茎作为外殖体有较高的诱导率,达到90.0%;在培养中,最适宜初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其诱导率为86.7%;最适宜根茎分化的生长调节剂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其次为MS+1.0 mg/L 6-BA+0.5 mg/L IAA,其分化率分别为80%和62%。  相似文献   

11.
一、平菇蜜饯 1.选料选菇体饱满、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平菇,菌盖较大的可分为两半。 2.处理将平菇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3.烫漂处理过的菇投入沸水中烫漂2~3分钟,立即捞起,放在冷水中冷却。 4.硬化冷却后的菇放入0.5%~1%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渍10~12小时,硬化后用清水漂洗3~4次。 5.糖液冷渍将硬化后的平菇放入40%的糖液中冷渍12小时。 6.加热浓缩在冷渍后的糖液中添加白糖,使糖液浓度达60%,然后将平菇和糖液倒入铝锅,用微火煮沸,煮到糖液温度达108~110℃起锅。  相似文献   

12.
1药剂浸种为防治常见,多发的辣椒炭疽病、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点病,择优质高产品种,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5个小时,再分次捞出沥干放入1%硫酸铜溶液、10%磷酸三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中各浸泡10分钟,以消毒灭菌,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进行催芽。  相似文献   

13.
1.原料选择与处理选用肉质白嫩的鲜藕,用清水漂洗干净,沥水称重.   2.切片将洗净的藕和水以2∶1的比例加入不锈钢锅中煮沸至藕变软(用筷子能轻轻刮掉皮即可),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却后用竹片将藕皮刮净,再用清水漂洗一遍,用不锈钢刀片切成约1厘米厚的藕片.   3.水浸将切好的藕片放入淘米水中浸泡2~3天,捞出再置于清水中浸泡2天,每天换水3~4次.   4.糖渍将水浸后的藕片放入缸中,加入浓度为65%~70%的冷糖液,重量与藕片等量,腌渍1天后捞出藕片.   5.浓缩将分离出的糖液加热浓缩到103℃时停止加热,将藕片重新加入糖液腌渍2天后,一起下锅煮沸约30分钟,当糖液温度达108℃时离火冷却12小时,再一同下锅煮30分钟左右,当温度达112℃时起锅,捞出藕片.   6.上衣当上述料浆温度降至60℃时,取藕片重量2%的白糖粉与之拌匀即可.或取3份白砂糖,1份淀粉,2份水配成糖浆,加热煮沸至114℃,离火冷却到93℃时,将藕片放入其中浸渍1分钟,捞出放在苇席上沥去糖液,在40~50℃下干燥至不粘手,形成一层透明的糖质薄膜后即为成品.  相似文献   

14.
一、猕猴桃酱1.原料。选用充分成熟的果实为原料,剔除腐烂变质及成熟度不够的果实。2.清洗、去皮。用流水洗净果实表皮上的泥沙和杂物。晾干后果实投入浓度为20%~25%的沸碱液中浸烫1~2分钟,去皮。捞出,用1%盐酸中和,洗净果实并去除果毛、果蒂和残余果皮。3.打浆。将果肉放入不锈钢桶内捣碎,或用打浆机打浆。  相似文献   

15.
对太行菊生长期间茎顶芽和带腋芽的茎段进行组培试验。结果表明,对外殖体应用0.1%的HgCl2进行表面灭菌,5min处理茎顶芽和8min处理茎段的死亡率和感染率较低。外殖体组织分化有直接生成愈伤组织、小植株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同时生成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 平菇蜜饯1.选料 选菇体饱满、不开伞、无损伤的平菇,将菌盖较大的一分为二。 、2.处理 将菇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3.烫漂 将菇投入沸水中烫漂2—3分钟,立即捞起放入冷水中冷却。4.硬化 把冷却的菇放入0.5—1%的氯  相似文献   

17.
<正>一、胡萝卜泥1.原料处理。选成熟度适宜、未木质化、皮薄肉嫩、粗纤维少、无糠心的胡萝卜,去缨去须,用流动的清水洗净泥沙及污物,投入浓度3%~8%,温度95~100℃的碱水中浸泡1~2分钟,捞出,放入流动清水中洗  相似文献   

18.
一、药剂拌种为防治常见、多发的辣椒炭疽病、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应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5个小时,捞出沥干水并先后放入1%硫酸铜溶液、10%磷酸三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中各浸泡10分钟,以消毒灭菌,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即可进入催芽阶段。  相似文献   

19.
利用桑木人工栽培药用真菌灵芝(Phellinus linteu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利用无菌短木接种法、钻孔接种法和端木夹心接种法等接种方法接种桑树段木后Phellinus linteus的菌丝生长和定殖状况.研究表明利用灭菌的短木接种P.linteus,生长和定殖良好,传统的钻孔接种法和端木夹心接种法菌丝生长定殖不好.P.linteus在20 cm长的桑木上生长和定殖所需的最适的含水量为42%,接种后12 h,P.linteus立即进入快速生长期.接种后的桑木埋入土壤中需要5~6个月产生担子果,在培养室内温度为31~35℃,相对湿度大于96%时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选择球茎较大、无腐烂及病虫害的荸荠为原料,清洗干净后手工去皮或碱液去皮,修整后切分为两半投入2%食盐溶液中浸泡。1.预煮。将盐水浸泡的荸荠用清水冲洗1次,移入75℃热水中预煮20~30分钟,放入沸水中烫漂3~5分钟,捞出,用冷水迅速冷却后,放入0.2%亚硫酸钠溶液中浸泡2~3小时,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