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蚕桑生产是密集型劳动的产业,而栽桑养蚕经济效益的大小,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开发省力栽桑技术体系,以达到省工省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蚕桑在农业生产中的竞争力,促进我省蚕桑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11,39(1):55-57
针对宁南县养蚕农户如何实现蚕桑效益最大化,提出了一套蚕桑省力化技术操作方法和生产管理办法,使养蚕农户蚕桑生产达到"三省一高"(省工、省力、省投资、单产高)的目的,最终实现蚕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12,40(2):18-19
针对宁南县蚕农如何实现省力化养蚕和管理,提出了一套省力化养蚕技术操作方法和生产管理办法,使养蚕农户蚕桑生产达到"三省一高"(省工、省力、省投资、单产高)的目的,最终实现蚕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大蚕省力化活动蚕台育与普通蚕箔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汉台区于2014年在汉台区徐望镇进行大蚕省力化蚕台育与普通蚕箔育养蚕对比试验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蚕省力化活动蚕台育比蚕箔育更省工省力,轻简化程度更高,节本增效明显,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蚕省力化蚕台育技术完全适宜在农村规模种桑养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7,(4):28-30
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上蔟和采茧,需要大量用工,目前生产养蚕规模大户上蔟和采茧用工矛盾较为突出。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自动上蔟和自动采茧省力化方法,我们今年推行的自动上蔟和自动采茧经调查对比,觉得较为省工和省力。  相似文献   

6.
大棚养蚕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养蚕是适合蚕桑规模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一年来通过5期蚕的大棚养蚕试验,取得了蚕茧产量高、质量好,管理方便,省工省力的好成绩.本文概要介绍桐乡市5期蚕试验的主要结果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塑料折蔟养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利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蚕台平面育以来,为本镇蚕桑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蚕桑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蚕台平面养蚕所需用具多、成本高、用工大、食下率低,它不再适应农村生产需求,急需探求一种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简便易行的养蚕方法。为此,根据以往有关报道我们从1998年开始摸索利用特制的塑料折簇养地蚕,经过不断的总结完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江浙地区的蚕桑生产一直以湖桑作为主栽品系。它一般要经过播种、嫁接培苗,定植后三年才可成林。此法一次性投资(苗木)大,到达投产(丰产)期时间较长。自去年以来,由于蚕茧行情不景气,导致大面积毁桑。蚕农的经济损失惨重。今后如何恢复蚕桑生产,若再要农户拓植湖桑难度很大。在这方面怎样走出一条低成本、快速度、省工省力、风险小、  相似文献   

9.
大蚕条桑育与片叶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2011年在那坡县进行大蚕省力化条桑育与片叶育养蚕对比试验。条桑育的亩桑产茧量为132.90kg,比片叶育的185.23kg减少了28%;张种用时为42.41h,比片叶育的61.46h减少了31%;张种产茧量与片叶育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条桑育比片叶育更省工省力,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蚕省力化条桑育技术可以在农村规模种桑养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新民 《四川蚕业》2003,31(1):44-45
为了加快阆中市蚕桑产业化步伐 ,蚕桑局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 ,在全市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 ,普及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应用技术 ,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三年来技术应用推广情况总结如下。1 目标任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了改革几千年来广大蚕农习惯于“草笼上蔟 ,人工捉熟蚕 ,费工费时费投资“的上蔟旧方法 ;推广具有“省工、省力、省投资、解舒高、茧质、产值高”的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先进技术。拟定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 ,提高蚕茧品质 ,使蚕农不打草笼 ,不捉蚕 ,不伤蚕 ,达到省工70 % ,省力 70 % ,省投资 50 %。其经济指标 …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7,(3):34-35
桑树栽培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出现了适应生产要求的新的栽培模式,为桑园管理水平、桑叶产量、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本文对传统的桑树栽培模式进行了改革,适应了机械化、省力生产需要,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成为整个蚕桑产业生存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推行"桑粮牧"种养模式促进蚕桑效益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广西蚕业》2005,42(4):40-42
在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的今天,蚕桑生产如何稳住阵脚?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蚕桑生产应朝着快速、省力、优质、高效的方向迈进。要在努力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茧单产的同时,紧紧抓住桑园可以立体种植的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做好桑园立体种植及综合利用这篇大章。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季节性很强的行业,再加上先进设施的利用率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下是阻碍蚕桑生产发展的最大难点之一.现代蚕业生产要求规模化经营,为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省力化培桑、养蚕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近年来,我们在省力化培桑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初步筛选出桑园地膜覆盖方法,2001年分别在诸暨市、新昌县部分镇乡重点蚕区进行示范应用,蚕农普遍反映该方法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易、适应性广、物耗成本低,既增产桑叶又省工省力节本等优点,是一项经济实用的省力化培桑技术.现将地膜覆盖的省力化原理及其基本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于2020年在淳安县进行了"强桑1号"大蚕条桑省力化饲育与普通片叶育的对比试验.结果强桑1号条桑育的每667 m2桑产叶量为915.8 kg,比片叶育的925 kg减少了2.5 kg;张种采叶喂叶用时为37.2 h,比片叶育的47.1 h减少了9.9 h;张种产茧量42 kg比片叶育的39.5 kg提高了2.5 kg.结果表明,"强桑1号"条桑育比片叶育省工省力,增效281.19元/张,增幅达17.4%.  相似文献   

15.
省力化养蚕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是当前和今后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概要介绍我省省力养蚕技术的发展过程,提出了省力化养蚕技术规范,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五条技术关键和推广措施以及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贯彻执行“有计划稳步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中,我们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由于各种作物尤其是香蕉大幅度升价,对蚕桑冲击比较大,致使从1985年冬开始,桑地逐年减少。面对这种挑战,如何才能巩固发展蚕桑业,是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我们以敢于竞争的精神,首先注重抓好巩固里林专业村户的工作,抓高产优质,抓省力高效,提高蚕桑竞争力,以巩固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严相顺  杨斌 《四川蚕业》2001,29(3):30-31
<正>电器化控温规模共育的配套技术是我市为适应蚕桑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广省力化育蚕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摸索出的一套小蚕工厂化共育模式。一期可育蚕100张种以上,采用电热加温、自动控温、叠式蚕台育蚕、快速收蚁技术配套,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大容量、密集型、省工、省力、省  相似文献   

18.
嘉兴市秀洲区是嘉兴市重点蚕区之一,2002年蚕种饲养量12.92万张,茧款收入5683.82万元,蚕桑生产是该区农民的一项重要副业收入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省工省力养蚕技术的使用成必然趋势,由该区制定并获奖的春种春养二回育已推广多年并深入人心.如小蚕二回育已达100%,大蚕二回育、三回育已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黄云 《蚕桑通报》1999,30(2):61-61
为适应蚕桑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广省力化育蚕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几年来,我市模索出一套小蚕工厂化共育模式,期育100张以上,采用自动控温,快速收蚁,叠式蚕台育蚕,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大容量、密集型、省工、省力、省本。这项技术的成功,极大地节省了育蚕的投...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蚕桑生产发展,实现蚕桑"四化"(规模化、专业化、省力化、标准化),生产优质蚕茧,确保蚕桑生产持续高产、稳产,高效.经农技人员潜心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优质高产省力养蚕技术,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