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安全性,比较兰索拉唑四联疗法与法莫替丁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82例经胃镜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兰索拉唑组(治疗组)和法莫替丁组(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兰索拉唑30mg每天1次×2周,瑞贝克80mg每天2次×1周,阿莫西林0.5 g每天2次×1周,胶体果胶铋100mg每天3次×1周;对照组用药:法莫替丁20mg每天2次×2周代替兰索拉唑,余用药相同。停药1月后复查胃镜及复测Hp.观察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溃疡愈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2.1%、71.4%,Hp根除率为90.0%、71.4%,副作用发生率为22.5%、27.1%。两组之间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四联短程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愈合率、Hp根除率较高,副作用不大,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PU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49例。雷贝拉唑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的三联用药方案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的三联用药方案治疗,连续用药2周,然后分别单独服用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停药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反酸、烧心、疼痛等临床症状程度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以雷贝拉唑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停药后1月复查:雷贝拉唑组、奥美拉唑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93.9%、8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示雷贝拉唑组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P〈0.01)。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在改善PU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方面较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两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比较。方法: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肠球部溃疡A1期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57例,奥美拉唑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三联治疗(埃索美拉唑20mg或奥美拉唑20mg 阿莫西林lg 克拉霉素500mg,2次/d),连续7d,然后分别单独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或奥美拉唑20mg(1次/d)7d,停药后4~6周复查内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埃索美拉唑组d1和d2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5.1%和61.4%,高于奥美拉唑组的16.1%和37.5%(P<0.05)。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2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0%和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分别为89.5%和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2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缓解腹痛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4.
王超  范瑞琴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22-J0023,J0027
目的:比较以左氧氟沙星或替硝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方法:HP阳性的十二肠球部溃疡A1期患者n7例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组(A组)59例,替硝唑组(B组)58例。A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5g,1次/d。B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替硝唑0.5g,2次/d。连续7d,其后继续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共21d,用药结束后4~6周复查内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溃疡愈合率为91.5%,替硝唑组为87.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组Hp清除率为91.5%,明显高于替硝唑组的72.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8.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以替硝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相似,但Hp清除率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黄连素联合经典三联方案在不同疗程时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共265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黄连素+三联方案)和对照组(三联方案),根据疗程不同,每组又分为7、10、14d亚组,各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至少4周分别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实验组总根除率为88.6%,对照组总根除率为78.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疗程的增加根除率也相应增加,10d亚组和14d亚组的根除率明显高于7d亚组(P0.05),但10d亚组和14d亚组在根除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疗程越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总缓解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疗程的增加各组缓解率相应增加,各疗程中,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对照组对应的要略高,其中实验组7d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d亚组、14d亚组实验组虽高于对照组,但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能提高经典一线三联方案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及费用,故黄连素联合三联方案有效、安全,10、14d疗程均可获得好的疗效,综合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缓解率,10d疗程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85例肝硬化患者分为Hp阳性组62例,阴性组23例.两组都给予口服乳果糖15 mg/次,3次/d,一般治疗5 d,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静脉血氨.随后将Hp阳性组随机分两组,A组31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替硝唑1.0 g;B组31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A,B两组药物用法均为口服,2次/d,疗程2周.治疗结束及停药1个月后测空腹静脉血氨.结果肝硬化Hp阳性组血氨浓度为(104.4±8.2)μmol·L^-1,明显高于Hp阴性组的血氨浓度(81.7±7.5)μmol·L^-1(P〈0.05).Hp阳性A组根除Hp治疗后血氨浓度为(54.9±10.2)μmol·L^-1,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p感染能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可能为肝性脑病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蒙古沙土鼠为试验动物,试验鼠间隔48 h 2次灌服接种幽门螺杆菌(Hp)ATCC 43504株布氏培养液1 mL(1.15&#215;10^8cfu.mL^-1),接种7 d后将试验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A、B、C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复合抗生素和抗Hp卵黄抗体,每天2次,连续12 d;D组间隔48 h皮下注射抗Hp卵黄抗体2次,探讨Hp特异卵黄抗体对模型鼠胃内Hp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用药前试验鼠胃内均有大量Hp定植,感染率100%;用药后7 d,B组鼠Hp清除率为60%;但C、D组鼠胃内均有数量较多的Hp存在(P〈0.05)。用药后14 d,B、C、D组胃内Hp清除率分别为60%、60%、40%,三者差异不显著。提示灌服和注射抗Hp卵黄抗体可抑制沙土鼠胃内Hp感染,其抑制效果与抗生素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运脾清热除湿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中药组单纯口服运脾清热除湿方,中药合并Hp根除组在口服运脾清热除湿方基础上加Hp根除四联疗法,单纯Hp根除组采用Hp根除四联疗法,3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Hp根除率,并通过胃镜下病理活检后免疫组化比较治疗前后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 中药合并Hp根除组Hp根除率为96.7%,高于中药组的43.3%(P<0.05),与单纯Hp根除组的9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月及第6月随访中,中药合并Hp根除组中医证候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及单纯Hp根除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其余两组(P<0.05)。3组IL-12、IFN-γ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药合并Hp根除组二者下降较中药组及单纯Hp根除组更显著(P<0.05)。结论 运脾清热除湿方可有效缓解Hp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联合Hp根除治疗远期疗效更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IL-12、IFN-γ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环磷酰胺对断奶仔猪免疫抑制效果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一致、健康的杜×长×大、35日龄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A对照组,不注射环磷酰胺;B试验组,连续3 d注射60 mg/kg环磷酰胺;C试验组,连续2 d注射90 mg/kg环磷酰胺;D试验组,一次性注射180 mg/kg环磷酰胺。试验7、14、21 d前腔静脉采血,用于血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C、D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降低(P0.05),B、C、D组间无显著差异;B、C、D组7、14 d的血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A组(P0.05);7 d时B、C、D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显著低于A组(P0.05),14 d时外周血CD4~+T细胞数显著低于A组(P0.05)。由此可见,总剂量为180 mg/kg的环磷酰胺可减少断奶仔猪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浓度,抑制CD3~+、CD4~+、CD8~+T细胞的成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构建仔猪免疫抑制模型。因一次性注射操作简便,在0~21 d内免疫抑制效果较稳定。因此,建议采用一次注射180 mg/kg环磷酰胺构建仔猪免疫抑制模型。  相似文献   

10.
新疆濒危植物盐桦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新娣  马纪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3):218-223,F0003
采用L27(313)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培养基种类A、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不同浓度配比B、蔗糖量C、培养的光照条件D四因素对诱导盐桦生根(平均根长、生根系数、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素B、生长素×培养基(A×B)对生根系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培养基A、生长素B、生长素×培养基(A×B)仅对平均根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四个因子对生根率均无显著的影响.研究获得诱导盐桦平均根长的优化培养基为A2B1C3D1(即S27处理)MS+NAA 0.2 mg/L+蔗糖10 g/L+琼脂7;,诱导盐桦生根系数优化培养基为A3B2C3D2 (与处理S21的A3B2C3D3相似)1/2MS+I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暗光处理3 d,诱导盐桦生根率的优化培养基为A2B3C1D1(即S10处理) MS+I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mg/L+蔗糖30 g/L+琼脂7;+暗光处理3 d.其生根系数高达5.308,生根率高达96.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GERD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4),两组每天早、晚餐前均服雷贝拉唑10mg,治疗组夜间睡前另加服法莫替丁20mg,疗程6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胃镜表现及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45例中治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6%(43/45),对照组44例中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35/44)。结论: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GERD的疗效优于单用雷贝拉唑者。  相似文献   

12.
对 4组 42日龄患鸡组织滴虫病的罗曼褐壳蛋鸡群 ,用剂量分别是 1 .5 % ,1 .0 % ,0 .5 %复方中西药物和 0 .0 2 %痢特灵拌料治疗 ,连用 5d ,随后的 1 0d内 ,治疗组分别死亡 1 .73% ,1 .96% ,9.5 2 %和 1 0 .67% ,而未治疗的对照组死亡 1 6.0 8% ;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是 91 .64% ,89.39% ,76.1 6%和 5 0 .81 % ,而未治疗对照组的自愈率为 49.71 %。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的NPKI基因转化辣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为试材,探讨了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烟草NPKI(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MAPKKK激酶)基因转化辣椒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切取14d苗龄子叶外植体,在MS无机盐成分 B5有机成分 0.5mg/L IAA(吲哚乙酸) 5.0 mg/L 6-BA(苄基氨基腺嘌呤)的琼脂培养基上预培养2d后,浸没于农杆菌菌液中侵染8~10min,共培养于MB(MS无机盐成分 B5有机成分) 0.5mg/L IAA 5.0 mg/L 6-BA上2d后转移至延迟培养基MB 0.5 mg/L IAA 5.0 mg/L 6-BA 250mg/L Cef(头孢霉素)延迟选择2d,随后转移至MB 0.5mg/L IAA 5.0mg/L 6-BA 250mg/L Cef 50mg/L Km(卡那霉素)进行选择培养是适宜的方法.将选择得到的抗性芽再生成苗.共获得抗性植株48株,PCR检测阳性植株17株,RT-PCR检测阳性植株14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疗法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所有患者均参照NCCN 指南进行乳腺癌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中医情志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变化,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评估两组生存质量,并通过T细胞亚群检测CD4+百分比、CD8+百分比、CD4+/CD8+的数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ES-D 评分、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总量表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百分比、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 中医情志疗法能有效缓解三阴性乳腺癌术后抑郁症状,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手掌参组培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从表面消毒剂和消毒时间、活性炭和VC的使用、暗培养、光照强度、转瓶间隔时间等方面对手掌参外植体的抗褐化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手掌参再生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手掌参的芽部用75%酒精表面消毒20s→无菌水冲洗2次→用0.1%升汞消毒处理10min→无菌水冲洗6次→接种于MS+KT 0.5mg/L+ZT 0.5mg/L+NAA 1.0mg/L+AC 1.0g/L+VC2.0mg/L培养基中→暗培养5~10d(3d转瓶1次)→2 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其生长良好,褐化程度大大减轻,褐化率由93.33%下降为48.28%。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那瓦斯坦与肝素、罂粟碱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那瓦斯坦注射液20 mg/次,1次/d,连续给药10 d;B组(50例)患者给予罂粟碱注射液30 mg/次,以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2次/d;肝素5 000 U/次皮下注射,2次/d,给药10 d.观察患者用药后间歇性跛行、麻木等症状改善状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两组患者都未出现心脑血管及胃肠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比较,A组更加有效,且起效迅速,A,B两种治疗方法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山红柿(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当年生枝条上休眠芽为外植体材料,通过不同处理间对比研究对山红柿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建立了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叶片再生技术体系。初代培养:山红柿休眠芽经10%H2O2和75%乙醇消毒30 s消毒处理,有效解决了外植体褐化等问题。通过3种基本培养基的比较研究,发现(1/2N)MS培养基最适于豆柿组培苗的初代增殖生长培养。继代增殖:采用(1/2N)MS+6-BA1.0 mg/L+IAA 0.1 mg/L+TDZ 0.05 mg/L与(1/2N)MS+ZT 1.0 mg/L+IAA 0.1 mg/L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平均株高可达2.28 cm。生根培养:在添加20 g/L蔗糖,活性炭0.05 g/L+IBA 0.1 mg/L的MS(1/2N)培养基中,前期暗培养3 d,平均根数最高可达2.08,生根率最高可达78.46%。叶片再生:在MS+TDZ 2.5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中,先期暗培养14 d后转移至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30 d后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和平均不定芽数分别达到93.3%,92%和3.74个。成功地建立了山红柿离体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奶牛血液和乳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研究不同β-胡萝卜素制剂添加水平对奶牛血液和乳中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β-胡萝卜素第60 d,奶牛血液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为:基础日粮+300 mg/dβ-胡萝卜素添加组(Ⅱ)比基础日粮对照组(Ⅰ)增加了38.55%,差异显著(P<0.05);基础日粮+600 mg/dβ-胡萝卜素添加组(Ⅲ)比对照组Ⅰ增加了99.24%,差异极显著(P<0.01);基础日粮+900 mg/dβ-胡萝卜素添加组(Ⅳ)比对照组增加了122.85%,差异极显著(P<0.01).Ⅱ、Ⅲ、Ⅳ组奶牛牛乳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添加胡萝卜素第60 d,分别比对照组(Ⅰ)增加了63.27%、148.46%、262.29%,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