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选育高油、高产且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为广西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优异种质0442/3001-18为母本、(025春/26×汕油162)F5代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多代定向选择结合系谱选育法,并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综合考察,选育出花生新品种桂花33.[结果]桂花33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势强,耐旱、抗倒伏性强,抗叶斑病、中抗青枯病.2011~2012年品比试验发现,荚果平均产量4149.05 kg/ha,分别比对照汕油523和桂花21增产10.68%和12.31%.在2013~2014年广西花生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281.23 kg/ha,籽仁平均产量2759.10 kg/ha,分别比对照桂花21增产7.81%和7.70%;平均粗脂肪含量55.57%,蛋白质含量26.15%,饱果率84.87%,双仁果率82.82%,百果重189.5 g,百仁重74.7 g,出仁率65.05%.在广西武鸣生产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193.50 kg/ha,比当地主栽品种桂花17增产12.06%;在武宣县和北流市生产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分别为4050.50和4237.60kg/ha.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华南花生产区育成且油含量最高的花生品种.[结论]桂花33油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我国南方各主要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在生长中后期适当进行苗情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花生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单粒精播的花生品种.[方法]以适合华南区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荚果产量、种仁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除桂花22外,其他6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种仁产量均高于对照桂花17,其中粤油45、桂花1026、汕油162,桂花21、柳花1号的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种仁产量柳花1号和桂花771比对照增产显著;育种目标相近的花生品种间相似度较高;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单株生产力高的花生品种更适合单粒精播;粤油45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柳花1号、桂花771、桂花1026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种仁产量,其在广西等地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育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且适合广西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为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优异种质0442/3001-18为母本、抗病种质03秋/3016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多代定向选择,低世代侧重于果型、出仁率及产量潜力的选择,高世代侧重于产量性状、粗脂肪含量和抗逆性的筛选;2010~2014年分别进行品比试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及试验示范.[结果]育成的桂花32表现为早熟、高产稳产、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品比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4361.2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17平均增产11.19%.2012~2013年广西花生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75.0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21减产1.43%,而籽仁产量2743.1 kg/ha,比桂花21增产7.32%.在广西武鸣试验示范中,荚果产量为4084.6 kg/ha,比桂花17增产11.78%;在钟山县试验示范中,鲜荚果产量9445.5 kg/ha.粗脂肪含量52.12%~54.10%,蛋白质含量25.00%左右;饱果率79.4%,双仁果率81.8%,百果重186.3 g,百仁重71.3 g,出仁率70.3%.桂花32农艺性状优于桂花17,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花32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桂花17的替代品种,适合在广西花生产区旱坡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桂花22是用栽培种“架粤一号”作母本,野生花生“Acorrentina”作父本进行栽野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1997-1999年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3年6造平均荚果产量3007kg/hm^2,比对照种汕油27增产8.5%,籽仁产量2074kg/hm^2。比对照汕油27增产13.72%。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广西市场对花生优良新品种的迫切需求,选育抗病高产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方法】以高产抗病的花生中间材料(粤油45×桂花17)F_4作为母本,与高产抗病的广东花生品种汕油188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经过F_1~F_9代连续多年筛选,于2014–2017年进行品比试验并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联合试验,选育出桂花202。【结果】桂花202在2014–2015年品比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 039.07 kg·hm~(-2),比对照品种桂花21增产6.69%,初步显示了该品种的高产水平和增产潜力。在2016–2017年广西花生新品种联合试验中,荚果和籽仁平均产量分别为4 281.30 kg·hm~(-2)和2 746.73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桂花21增产208.875 kg·hm~(-2)和减产120.22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5.13%和-4.19%,增产显著、减产不显著。桂花202的粗脂肪含量50.64%,油酸占比45.1%、亚油酸占比33.6%,油亚比1.34,蛋白质含量27%。桂花202属直立珍珠豆型品种,植株紧凑直立,生长势强,主茎高45.9 cm,分枝长52 cm,总分枝数7.9条,单株结果数15.4个,公斤果数590个,百果重207.2 g,百仁重77.7 g,出仁率64%。于2020年9月30日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花生(2020)450098]。【结论】桂花202综合性状较好,具有抗病、高产、大果等优点,适宜在广西各地推广种植。该品种对水肥要求高,高肥水条件有利于其发挥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湛油93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162作母本、(湛油55×粤油114)F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稳产高产、出仁率高、果型仁型美观等优点.在2009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湛油93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50.57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7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复试,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49.14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63%,增产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广东省花生产区水田和有水灌溉的旱坡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7.
湛油62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叶斑病和锈病、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7 m2平均产量260.35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4年的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巾.湛油62每667m2的平均产量为303.89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栽培措施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和加强对病虫鼠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年,以汕油523为对照,7省区11个花生新品种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泉花052、闽花8号、粤油290、闽花10号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有所降低,桂花026-10、汕油851等其他7个品种则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0.15%~9.85%、0.83%~7.52%。湛红2号、粤油290、泉花052、汕油851等品种的产量静态稳定性好,而桂花026-7、对照汕油523、汕油851的动态稳定性好,产量比较稳定。各参试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抗病性、耐涝性、耐旱性、抗倒性及强生长势。因此,综合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桂花026-10、汕油851、仲恺花1号、桂花026-7、粤油40可以进一步进行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花生新品种汕油16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汕油162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联合以湛油30为母本、泉花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中抗青枯病、出仁率和含油率较高等优点。该品种参加2002~2003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干荚果产量287.10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2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栽培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增施基肥和及时除虫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育出高产抗病黑衣花生新品种,填补广西乃至南方花生产区黑花生优良品种空白并形成相应的优质栽培技术,促进广西及华南区域花生产业的发展,以高产抗病果形好的桂花836为母本,以组合桂花30×93-8116杂交后代中单株结果多、产量较高的黑花生品系3H-1①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结合多代定向筛选,选育出抗病富硒高产黑花生新品种桂花黑1号.桂花黑1号属珍珠豆型黑花生品种,在2014—2015年广西特色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308.75 kg/hm2,比对照增产10.51%;籽仁平均产量2961.3 kg/hm2,比对照增产11.99%;饱果率93.7%,双仁果率82.3%,百果重165.8 g,百仁重63.7 g,出仁率68.8%;粗脂肪含量为52.62%,蛋白质含量为25.31%,硒含量0.14 mg/kg;抗青枯病、锈病和叶斑病;2016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4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桂花黑1号是广西首个通过杂交育成的特色鲜食型富硒抗病黑花生品种,适宜在广西及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也可以在我国北方进行推广,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1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栽培管理均按当地耕作习惯和水平进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汕油250、汕油188、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等6个品种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较对照汕油523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结论】初试品种汕油250、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推广种植,复试品种汕油188可参加2010年的南方区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1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栽培管理均按当地耕作习惯和水平进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汕油250、汕油188、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等6个品种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较对照汕油523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结论】初试品种汕油250、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推广种植,复试品种汕油188可参加2010年的南方区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2个新品种参试,7省区11个试验点承担2003年区试,结果粤油13、粤油29、湛油62和泉花627等4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品质优良的花生材料,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对100份广西特色花生品种资源进行了田间主要农艺性状观察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抽查的63个品种株高在21.0~73.0 cm之间,总饱果数21.0~38.0个,百果重141~165 g,百仁重51~60 g,出仁率62%~72%,锈病3~7级,叶斑病4~7级;桂花39含油量最高,为59.20%,其次是桂花31(58.48%)、三河花生(58.26%)、旺茂花生(58.16%)、陆川红花生(58.06%);油酸/亚油酸值最高的是桂253(5.48),其次是十里红花生(4.16)、平政红花生2(3.30);初步筛选出经济性状较好的花生品种有五一花生、三育花生、桂花39和桂花80。  相似文献   

15.
珍珠豆型花生品种遗传差异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的遗传差异,为今后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19对SSR标记引物对20个来源广泛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有7对标记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在20个品种间共检测到24个多态性等位点,每对引物分别检测出3~6个等位点变异,平均为3.43个,7个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335~0.725;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000~1.000,协抗青、608、新会小粒、印尼花生和ICGV95440等5个品种与大多数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小于0.5,粤油114、仲恺花1号、桂花20、湛油50、粤油7号、粤油223、汕油523、梧油8号、湖北小花生、汕油21、汕油71、泉花627、天府13等1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则普遍大于0.5;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以0.476为阈值,20个品种可聚为3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l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博罗县推广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替代逐年退化的当家品种,2011年用从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汕油188、汕油199两个花生新品种与博罗县花生当家品种粤油7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汕油188、汕油199产量均比粤油7号高,且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抗病性较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朱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31-1332
[目的]对北海市的花生品种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引进的13个花生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察花生的产量、抗病性和生育特性等指标。[结果]桂花819、桂花106号、Z62/Q198、贺油339、Z62/Q881和穗香128的产量都比参照高,特别是桂花819号和桂花106号.分别高出18.46%和14.49%。百仁重表现也较为突出,综合性状好。[结论]桂花819最高和桂花21号等几个品种适合在北海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