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封银 《中国蜂业》2005,56(5):15
我养蜂多年,现在是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我读了很多养蜂期刊上有关治螨的文章,联想到我地蜂友在治螨时蜂箱底不垫纸,结果吃了大亏.通常蜂友们看治螨效果的方法是观察箱底和巢门口有多少落螨.殊不知,别说是小蜂螨,就是大蜂螨,有时因接触的药剂量不够,落螨的40%还在爬行,一旦爬行螨接触到蜜蜂,又会重新危害蜂群.所以,年年在治螨,年年受螨害,就是不能将蜂螨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正>受刘才元蜂友的再三委托,要求我将他养蜂的教训和经验写稿给《蜜蜂杂志》,请蜂友们,特别是养意蜂的新蜂友,从他2次"忽左忽右"治蜂螨致垮场中汲取教训。2010年,过花甲之年的刘才元养有意蜂27群,养蜂只是他的业余爱好。2010年8月,卷翅的幼蜂遍地爬,他知道是小蜂螨危害所致。为了尽快制止小蜂螨的危害,于是买回1包升华硫(500 g),当时可能是治螨心切,或是图省工省时,将这包升华硫分别撒入27群意蜂中,2周后,地面爬行的卷翅蜂少了,但各箱中的蜜蜂日渐减少。提脾看,封盖子没有了,  相似文献   

3.
自《蜜蜂杂志》 2 0 0 2年第 7期刊出本人拙作报道专业养蜂青年金士珍首次在越冬蜂蜂王颈部发现小蜂螨后 ,陆续收到廖大昆先生等蜂友来信 ,叙述了越冬期在工蜂身上寄生有小蜂螨的多起事实 ,我非常感激蜂友对我抛砖引玉之心给以满意的回报。今年 1月初 ,我又仔细观察了俞亚平之种蜂场春繁前的治螨效果 ,发现落螨中除大蜂螨外 ,还有很少的小蜂螨 ,为数虽甚少 ,但蜂群中普遍都见到 ,可见所见小蜂螨并非偶然 ,至少可以证明 ,绝对断子期超 19天小蜂螨 (亮热厉螨 )便无法存活的论断在蜂群自然越冬期是不能成立的 (俞亚平种蜂场这次治螨时 ,关王已…  相似文献   

4.
我是 2 0 0 2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的 ,由原来对养蜂一窍不通 ,到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 ,是《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大忙。《蜜蜂杂志》内容丰富 ,刊登的文章通俗易懂 ,是养蜂人学习交流的极好园地。2年来 ,我认真学习《蜜蜂杂志》中的养蜂技术 ,借鉴各地蜂友们成功的养蜂经验 ,由原来的 3群蜂发展到了现在的 60群蜂。今年我饲养的蜂无一群患病 ,蜂螨危害也降到最低点。尤其在今年山东雨水较多的情况下 ,蜂群基本上没有螨害。蜂蜜、蜂蜡、蜂胶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我对养蜂事业的爱好 ,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在我的家乡已小有名气 ,邻村的…  相似文献   

5.
分隔子脾防治小螨办法好─—兼答部分蜂友来信《我是这样看待和运用养蜂书刊的》一文在《蜜蜂杂志》1996年第5期刊出后,收到不少蜂友来信,询问“群内分隔子脾防治小螨”一法。他们大多是养蜂新手或过去未订阅《蜜蜂杂志》的初学养蜂者,从来信中还可看出,目前小螨...  相似文献   

6.
各地蜂友的来信来电及来我场参观引种的蜂友一致反映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螨扑”质量问题严重。我的多次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前年,我就向2个厂家作了汇报,但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笔者在《蜜蜂杂志》1995年第11期的《从棉铃虫暴发看今后蜂螨危害》一文中呼吁“现在长鸣警钟可能有人认为为时尚早,但到像棉铃虫暴发时,再痛定思痛,就晚了!”“然而‘螨扑’也是以菊酯类或拟菊酯类为主的治螨药,有它致命的弱点———蜂螨易对它产生抗药性。”蜂螨的再次暴发,使蜂友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对生产厂家来说,也应该是到了痛…  相似文献   

7.
治螨体会谈     
养蜂生产中 ,对蜂群危害严重的螨害主要是大蜂螨。蜂螨在若虫期 (若螨 )利用螯肢的 2个齿刺吸蜂蛹的血淋巴 ,导致蜂蛹死亡或者出房的幼蜂翅足残缺 ,失去生存能力。成螨附着在蜜蜂身上吸吮其体液。笔者曾观察过蜂螨在蜜蜂身上爬行 ,蜜蜂力图将其甩掉而做一些徒劳的抖动动作。通过蜜蜂进出巢房和相互之间接触 ,蜂螨很容易变换寄主 ,从这一只蜜蜂身上转移到另一只蜜蜂身上 ;或从这一群蜂转移到另一群蜂。我以前有过许多治螨的教训和经验 ,现简要总结如下 :1 .使用好杀螨药物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 ,最好是几种药物交叉使用 ,这样可有效地避免…  相似文献   

8.
项守信 《中国蜂业》2006,57(1):19-19
我养蜂已有50年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小螨,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受到小蜂螨危害,与小螨结下了30年的斗争史。《中国养蜂》杂志和养蜂书籍上说:小蜂螨不能越冬。根据这种说法,我曾在蜂群越冬后换睥,立即连续治螨,但5、6月份仍能发现小螨。这样的方法我是年年用.仍然是年年小螨不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小螨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9.
贾玉瑞 《中国蜂业》2006,57(1):19-19
我1993年开始养蜂,卖蜂的师傅告诉我,养蜂要学会防治蜂螨并送给我几支治螨药水。之后我将蜂带回故乡的海岛,自己不知道怎样防治蜂螨,也未见到什么蜂螨,蜂群由l箱发展到4箱,自己觉得蜂还养的蛮不错,也没把治蜡当回事,师傅给的治螨药水一支未用。1994年刺槐流蜜期,我在幼虫体上发现了蜂螨,起初不以为然,没有喷药或挂螨扑进行防治。进入夏末秋初,发现幼蜂陆续爬出箱外,大部分缺翅少腿.满地爬行,即使看上去健全的也只能爬而不能飞.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只好求助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专家,他们让我立即用杀螨药治螨。  相似文献   

10.
正蜂螨是蜜蜂最大的"杀手",也是蜂病直接的传播者。养蜂员想把蜂养好,必须把蜂螨控制到最低限度,使之不影响蜂群正常生活,中华蜜蜂由于具有自行清理蜂螨能力,虽见螨却无碍大局,而意蜂如果不进行治螨,就无法生存下去。1955年在浙江发现大蜂螨,当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1958年在江西和广东发现小蜂螨后,显示出螨害的严重性。从此以后每年都有不少蜂群被蜂螨整垮,虽然治螨药剂不断转型升级,可是螨害却  相似文献   

11.
<正>蜂螨是当前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敌害,治螨是养蜂者的重要工作。蜂螨分大小两种,两种蜂螨均属寄生虫。大蜂螨成螨主要寄生在成年蜂的肢体上危害成年蜂,产卵繁殖于蜜蜂的虫、蛹、蜂房里危害蜜蜂幼虫。小蜂螨生活、产卵、繁育于蜜蜂幼虫、蛹的蜂房里,吸食、危害蜜蜂的幼虫。蜂螨繁殖很快,一昼夜能繁殖好几代,对蜂群危害很大。夏、秋两季是蜂螨繁殖旺季,如果防治不好,蜂群会受到很大损害。轻者会使群势下降,重者还会使蜂群垮掉。现在治螨一般采用药物喷治,药物喷治只能消灭巢脾上的螨,而隐蔽在封盖子里的蜂螨不易被杀死。为根治蜂螨,多数养蜂者采  相似文献   

12.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9):13-13
下面几个误区是笔者二十几年来教训的总结,今借《蜜蜂杂志》一角介绍给同行们,特别是初学养蜂的蜂友,应引以为戒。误区一:春繁及菜花后期已治过螨,并常挂“螨扑”,因此秋繁前治不治螨无大碍。这种做法的结果是8月份大、小蜂螨繁殖嚣张,9月份爬蜂遍地;原群已有7~8脾蜂,秋繁后只剩下不足3脾,蜂螨严重的蜂群则会“全军覆没”。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蜂螨的消长规律。必须在秋繁开始前用2个厂家或2种不同的杀螨药水剂每3天1次狠杀,力争将螨害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误区二:秋繁脾多、子多,蜂群就壮。在常年蜂群管理工作中,定要饲养强群,做到蜂多于脾,…  相似文献   

13.
蜂螨,目前仍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顽敌,决不可掉以轻心。春繁前治螨尤为重要。漫长的越冬期,蜂群内无子。因头年秋后治螨不彻底漏下的蜂螨,春繁前将全部暴露在蜂体上。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狠杀大、小蜂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年前,我购意蜂4群,春繁放王时用杀螨水剂喷杀蜂螨,导致全军覆没。此后,改用削封盖子脾治螨,至今未再受螨害。江淮地区一般在1月中下旬开繁,这时气温低,蜜蜂(特别是蜂王)体质较弱,用水剂喷蜂体杀螨,将会对蜜蜂造成严重的伤害。若用药过量或不足,或用了伪劣蜂药,就难以达到治螨目的,并留下隐患,影响全年蜂群的发展。我…  相似文献   

14.
王永琪 《中国蜂业》2005,56(3):22-22
在阅读养蜂书刊时,经常看到有些蜂友把春繁期间的治螨当作经验谈,作为全年防治蜂螨不可缺少的一环,我对此有不同看法.在春繁期防治蜂螨的做法不能称为经验,应当作治螨的误区,因为只有在秋末断子期治螨不彻底的蜂场才在春繁期治螨,真正有经验的蜂友是绝不会在春繁期治螨的.  相似文献   

15.
<正>蜂螨在养蜂生产中成为养蜂人每年必治的一种侵袭性蜂病,分大蜂螨和小蜂螨两种,在我保护区内说的治螨指大蜂螨。我们区内常用的治螨药有水剂、粉剂、螨扑、烟剂,品种多种多样,生产的厂家也有很多。2014年通过《中国蜂业》,我们了解到山西恒达蕾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了一种新产品,可以巢门外给药,只需用手轻按一下即可。前几年,沈育初老师那生产的蜂药汽雾器在我们区内有不少蜂友使用。就是一种通过人为加热,蜂药中加入汽雾剂,达到一定温度后使乳油蜂药雾化的蜂具。以前我们区内的蜂友觉得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现在买了"蜂之歌"汽雾剂后解决了人工加热、药中加汽雾剂  相似文献   

16.
4 主动防治蜂病蜜蜂一旦患病 ,轻则寿命缩短 ,重则死亡 ,群势从而削弱 ,王浆减产。所以 ,主动防治蜂病 ,保持蜜蜂健康 ,是取得王浆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 ,流行最广 ,危害较大的蜂病有 :4 1 蜂螨蜂螨是养蜂生产中发生最广、危害严重的一大病虫害。年年治螨年年有 ,不但久  相似文献   

17.
《蜜蜂杂志》——养蜂人的良师益友“良师益友”是广大蜂友对《蜜蜂杂志》的评价。一位来自湖南的蜂友说,养好蜜蜂《蜜蜂杂志》还真少不了。以往养蜂,年年老样子,有时,蜂养好了,可是天气、蜜源不行,打不着蜜;有时,蜂还没有养起来,天气、蜜源又特别好,外界大流蜜...  相似文献   

18.
我在上党定地养蜂35年,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螨经验,介绍给不会防治蜂螨的蜂友(特别是上党地区的),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秋季,我看到一些从南方购进蜂群的蜂场垮掉,实在痛心。究其原因,仍是蜂螨危害。笔者曾在《中国蜂业》2017年第3期谈过自己的看法,如今想进一步谈一下。一、不要盲目套用大转地蜂场的治螨方法大转地蜂场防治蜂螨经验丰富,尤其是在小螨防治上。在丹东地区,有的蜂友看大转地蜂场治螨,就完全照搬,因饲养方法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治螨方法并不会完全适合。  相似文献   

20.
<正>蜂螨危害西方蜜蜂,若是未能很好的治疗会有损蜂垮场的危险。严重的全群覆没,轻则蜂群发展缓慢。蜂友们常说养蜂不治螨就等于瞎胡闹,所以说治螨很重要。但是在春繁初期不宜治蜂螨,主要的原因是春繁初期外界温度较低,尤其是用水剂治螨药物向蜂体上喷雾会使得原来的蜂巢温度变得更低,受药物影响一部分工蜂离开蜂巢往外飞,会冻死在外边,损失蜜蜂得不偿失。如果将第一代封盖子脾用刀割去治螨损失会更大。当然春繁时除掉1只螨等于以后消灭10只螨。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