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蕾期受涝后的生育特点及抢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喜温光,忌渍涝的生物学特性,在其现蕾阶段,渍涝灾害可严重地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2003年7月4日至11日,潜江市连降百年罕见的大暴雨,累计降雨量318.8mm,是常年的5.4倍,日均温25.1℃,比常年低2.2℃,致使全市333.3khm^2棉田普遍受灾,3.3khm^2棉田绝收改种。严重受涝棉田一是地势低洼,二是排水条件差。为了掌握棉花严重受涝后的症状及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2.
赵文艳 《中国棉花》2012,39(2):44-44
唐山市丰南区常年棉花播种面积1万hm2。2011年7—8月的强降雨,造成丰南棉区部分低洼棉田受涝;部分棉田由于降水过多,棉株徒长,田间郁蔽,蕾铃大量脱落甚至烂铃;部分渍涝棉田发生早衰;部分棉田由于湿度大,加之高温,病虫害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市棉花渍涝灾害比较严重严重、然而1991年更为严重为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运用补救措施。夺取棉花丰收。本文以实际调查和跟踪观察资料为内容,重点叙述了棉花严重受涝症状及补救措施。寻求严重受涝棉田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9日到7月4日,阜宁县境内连降暴雨,累计降雨量达418mm,雨量居20世纪80年以来之首,涝灾重于2003年。对正处于现蕾开花期棉花造成了极大影响。不少棉田长期积水,导致棉花生理机能衰退,叶片受伤,根系受损,出现烂根、黑根和死苗。综合1991年、2003年棉花涝后抢管夺高产的经验,在田间管理上应针对不同涝灾特点分类指导。因苗、田地制宜,充分利用棉花补偿能力强,恢复生产快的特点,加强田间管理。1受淹棉田1.1排水。先鉴定棉花植株生死。连续淹没5天以上,退水前主茎表皮呈褐色或顶心茎叶糜烂的,退水后棉株倒伏枯死的棉田必须改种,其余田地…  相似文献   

5.
沈慧 《江西棉花》2006,28(4):38-39
1 开沟排渍 棉花最怕秋涝,棉田湿度越大,烂铃越严重。如遇连续降雨天气,更易引起烂铃。因此,在大雨天气后,要及时排除棉田积水,晾墒降低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以利于加速棉铃开裂,抑制病菌繁衍蔓延,减少烂铃。  相似文献   

6.
黄振武 《中国棉花》2004,31(8):39-39
1重施花铃肥为满足开花结铃对肥料的需要 ,无论何种棉田都要重施花铃肥 ,而且以速效氮肥为主 ,具体施肥量和施肥时间要灵活掌握。长势均衡的高产棉田 ,可于见花后 5天内追施氮肥 ;长势弱或旱薄地、沙土地棉田 ,可提前追施 ,一般掌握见花重施的原则 ;长势旺的棉田或粘土、盐碱地棉田 ,应适当晚施 ,此后不再根际追肥。一般公顷施尿素 1 5 0 kg,要注意远离主根深施。2浇水排水盛花期的棉花既不抗旱 ,又不耐涝 ,因此 ,必须密切注意棉田旱涝情况。棉花花铃期要求 2 0~40 cm土层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以上。尽管本地区此时正是雨季 ,…  相似文献   

7.
1991~1992年全市棉田盖草面积达1.3万公顷,占实收棉田总面积的41%~45%。1991年在前涝后旱的情况下,盖草增产9.2%,其中有不少田块增产20%以上。究其原因,盖草除有增肥改土作用外,还可优化田间环境条件,增强棉株的抗灾能力。其作用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技术适合以晋棉38为代表的春棉品种和以鲁棉研28号为代表的麦套棉品种,皮棉产量目标每公顷为1200~1500kg,霜前花率80%以上。适应于山东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抗虫棉春直播或春套。1备播1.1棉田选择。最好安排在土层深厚、地质肥沃、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透气性良好的棉田种植。要求土壤0~20cm耕层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全氮0.06%以上,碱解氮80mg.kg-1以上,速效磷20mg.kg-1以上,速效钾120mg.kg-1以上,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做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1.2整地。棉田耕地分为秋冬耕和春耕两种。一般棉田以秋冬耕的效果较好,耕翻深度以30cm左…  相似文献   

9.
棉花涝后喷施活力素的减灾效果石佑华,吉建国(江苏省如东县农业局226440)1993年8月5日,我县境内普降百年罕见的暴雨,4小时雨量达350mm以上.全县3.4万公顷棉田全部受淹,水深达30~50cm,局部淹没,仅露几片叶,20多小时后,水方排去。...  相似文献   

10.
江西抚州地区常因连续暴雨或洪水危害造成棉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涝害。笔者根据多年的棉花涝后管理经验认为:如果受涝棉株淹没顶端3天以上或虽没淹没顶端但浸泡7天以上的,棉株根系已腐烂变黄,顶叶枯死,此类棉苗存活可能性极低,需改种;如果棉株淹没顶端1~2天或浸泡5天以下,只是根系受损,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正常年景的棉花产量约占全国的1/8。但是,由于低温、夏涝、伏秋干早以及地下水位较高,常导致一些年份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为此,进一步搞好棉田的合理灌排,控制地  相似文献   

12.
豫东棉区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7月中旬以后豫东地区棉花生长将进入花铃期,这既是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关键阶段,又是棉花遭遇病、虫、雨、涝灾害最严重的时期。因此,充分利用天气,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及时加强棉田管理,是力争夺取棉花丰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979年我县棉花生产,在战胜严重春旱、夏涝和秋雨连绵的恶劣气候,皮棉总产仍然可达103万担左右,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按全县78万亩棉田计算,皮棉单产132斤,比1978年增产21万担左右,粮食预计总  相似文献   

14.
伏前桃多未必好,抓好伏桃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唐山汉沽管理区6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9℃,由于气温偏高,棉花生育进程提前.初花期由7月5日左右提早到6月底,开花期由7月中旬提早到7月上旬.截止到7月10日,部分早发棉田果枝数已达十二、三个,棉田大量开花结铃.一般地块单株结伏前桃可达五六个,部分地块要达到1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5.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16.
花生等农作物耐湿涝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涝危害是世界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一些农作物的湿涝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有关花生湿涝的研究有待拓宽和深化.为此,从湿涝对花生等作物的影响、作物耐湿涝机制以及作物耐湿涝的遗传改良等方面,综述了世界花生及其它农作物的耐湿涝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以直播春棉为对照,田间调查比较棉瓜套种、麦后移栽、棉蒜套作、麦棉套作和育苗移栽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影响不同.与直播春棉棉田相比,棉花整个生长季节育苗移栽棉田平均百株棉铃虫落卵量减少,其他棉田均有所增加,棉瓜套种和麦后移栽棉田平均百株棉铃虫幼虫数量增加,其他棉田均有所减少,差异均不显著;除麦后移栽棉田外,其余棉田棉蚜发生量均增加;棉叶螨均有所减少;棉蓟马有所增加;除育苗移栽棉田外,棉叶蝉均有所增加,差异均不显著;绿盲蝽均明显增加.与直播春棉棉田相比,棉花整个生长季节草蛉均有所增加,棉瓜套种和麦后移栽、麦棉套作棉田差异显著,其余均不显著;棉瓜套种和棉蒜套作棉田平均百株龟纹瓢虫量有所增加,其余棉田有所减少,差异均不显著;麦棉套作棉田草间小黑蛛增加,棉瓜套种、麦后移栽、棉蒜套作和育苗移栽棉田草间小黑蛛均减少,育苗移栽棉田小花蝽平均百株增加,其余棉田均有所减少,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要根据不同种植模式棉田不同害虫和天敌发生规律进行棉花害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麦秸直还棉田,就是于7月15日前后,将细碎麦秸直接撒入棉田。亩用量175公斤。试验证明,麦秸直还棉田有很多好处。一是有蓄水作用。据王迎赏试验,于1989年9月10日、10月15日和11月20日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为9.8%、7.5%和5.8%,分别比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条件下,利用塑料膜遮挡雨水,从花生营养生长末期开始分别进行短期湿涝(10d)和长期湿涝(88d)以及正常灌溉处理,以测定18个花生基因型的籽仁产量,再计算相对产量、耐湿涝系数和耐湿涝指数,进而分类评价花生基因型对湿涝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花生对湿涝的反应,因湿涝长短和基因型而异.短、长期湿涝导致一些基因型减产(2.5%~48.6%),另一些基因型增产(5.5%~56.7%).其中7个品种均减产,5个均增产,5个只适应长期湿涝,1个只适应短期湿涝.(2)根据长、短期耐湿涝系数差异可将基因型划分为7类;采用聚类分析并结合湿涝产量和耐湿涝系数,则划分为6类.结果认为,以耐湿涝指数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有失偏颇.(3)已获得多个优异耐性基因型,可用于深入研究目标基因和选育耐湿涝性品种.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江苏姜堰市棉田斜纹夜蛾大暴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猛  王生元 《中国棉花》2004,31(2):42-43
斜纹夜蛾 (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 ,又名斜纹夜盗蛾或莲纹夜蛾 ,俗称五花虫 ,是一种间歇性害虫。历年在本市均以为害蔬菜为主 ,棉田偶有零星发生 ,但 2 0 0 3年洪灾后发生量之大 ,危害之重 ,实属罕见。1发生概况棉田 8月 8日始见斜纹夜蛾卵块 ,系统观察至9月 2 0日百株累计落卵 38块 ,其中 8月 8~ 9日百株累计落卵 3块 ,9月 5~ 7日百株累计落卵 6块 ,形成了两个产卵高峰。2发生特点2 .1暴发性强。棉田斜纹夜蛾自 8月 8日见卵后 ,迅速扩展危害 ,暴发成灾 ,9月 1 0日普查 ,全市2 1 2 6.33公顷棉花 ,受害较重的达 72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