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确定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生性,于2007-2008年,通过田间调查确定了青岛城阳、烟台莱阳和济宁邹城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室内测定确定了2种粉虱在茄子、烟草、黄瓜和番茄等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在烟台莱阳地区,烟粉虱的发生较为严重,温室白粉虱分布较少;在青岛城阳地区,温室白粉虱为较大的优势种群,烟粉虱少有分布;济宁邹城地区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布较为均匀,但烟粉虱寄主更为广泛;温室白粉虱在番茄和烟草上的室内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2种寄主植物,而烟粉虱仅在番茄上的存活率偏低。由试验得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均表现出不同的适生性。  相似文献   

2.
2015年3月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模型温室使用光谱分析仪PS-300型测定了春分时节不同天气条件下EVA塑料薄膜温室、聚碳酸酯板模型温室、浮法玻璃模型温室及室外的太阳辐射光谱及光合有效辐射(PAR),通过不同季节、不同材料覆盖下温室内外的光谱分析,确定EVA塑料薄膜的PAR透光性能最为优秀,其次是浮法玻璃,最后为聚碳酸酯板。  相似文献   

3.
体形系数的大小可反映温室能耗的高低,因此求出不同形状的温室屋顶的体形系数,分析温室屋顶体形对体形系数的影响。根据极限体形系数分析不同形状的温室屋顶的节能潜力,确定最佳的节能温室屋顶形状、最佳节能长宽比和最佳节能宽高比,运用计算温室屋顶最佳节能体形的方法,分析各种体形与温室朝向和日辐射得热量的关系,可为温室的节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CFD在温室室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认为CFD仿真主要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3个步骤,且目前大多研究者采用将CFD数值模拟结果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的方法,验证应用所建CF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可行性。重点分析了CFD在国内外温室(冬季温室、夏季温室和日光温室)热环境研究中及温室流场(温室自然通风流场、有防护网温室流场和温室机械通风流场)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利用CFD研究温室室内环境的方向:开展多种类型温室的研究,确定合适的边界条件,并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温室热环境开展CFD数值分析,使研究更系统、更完善;引入不同作物CFD模型,研究作物对温室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实现更贴近实际精度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5.
从获利能力、经营效率、资产利用效率、发展能力和贡献能力等5个方面人手,构建了8个经济效益指标组成的温室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线性加权平均法确定评价标准,对不同生产温室在同一时期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调研数据,对上海市和苏南地区的部分生产温室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研究克服了单因素法的片面性和单一性缺陷,在温室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系统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实现中国温室的动态区划,明确中国温室作物周年生产光热资源与能耗分布状况。【方法】针对温室作物生产特点,确定10个温室气候区划指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气候区划,并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系统。将温室气候区划系统与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预测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并以Venlo型玻璃温室及温室主栽作物黄瓜和番茄作物为例,利用中国621个标准气象站30年(1971—2000)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系统进行应用实例分析。【结果】系统将中国区划为温室作物生产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3个一级区域和9个二级区(每个一级区分为I级、II级、III级区)。适宜区的特点是一年中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长,温室冬季加温能耗低,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的总太阳总辐射量。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的特点是温室冬季加温时间长、能耗高,夏季降温能耗少,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温室需要进行加热时期的负积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系统一方面可以根据历史气候资料年代的变化进行温室气候动态区划,明确不同气候区温室作物生产光热资源分布动态,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计算不同类型温室和不同作物在不同温室温度控制目标下,各个温室气候区域的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为中国不同类型温室投资风险评估、以及从能耗角度优化温室结构设计和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种间竞争。2008年研究了2种粉虱在茄子、黄瓜、番茄、辣椒4种寄主植物上的适应性和种间竞争,茄子上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不同起始种群数量二者间的竞争,温室白粉虱对南瓜和茄子的喜好。结果表明:4种寄主植物上,相同基数的2种试虫,烟粉虱建立种群的能力大于温室白粉虱,在茄子上表现尤为明显;在茄子上不同种群基数的竞争条件下,烟粉虱最终可将温室白粉虱取代;温室白粉虱在养虫笼小生境下对南瓜的喜好略大于茄子。表明在同一生境条件下烟粉虱较温室白粉虱有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温室生态健康问题,提出了依托现代物联网传感、信息处理、传输、发布等技术对温室生态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应用温室生态模型技术对主要病虫害进行动态模拟、生态系统综合症诊断,实现早期预警并明确温室生态系统不同作物及品种的种植时空规划,确定温室生态健康系统的综合管理配套措施。并通过信息分发终端科学指导温室生产作物种类(品种)、茬口安排、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温室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管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顶部通风对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沈阳地区气候特点,根据室外环境不同条件,通过比较温室通风对温湿度的影响,分析确定其变化规律.试验在30 min内只开顶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情况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外界风速在4~5 m/s范围内,温室温度、湿度下降速度最快,温度降低2 ℃,相对湿度下降17.8百分点,释放出热量3 980 kJ;晴天时温室相对湿度下降速度大于阴天;通风面积较大时对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大于通风面积较小时对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业系统作为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系统,在我国推行有机物料还田的过程中,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需要被详细研究,方可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适当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基于对当前常见有机物料类型的分析,持续性跟踪了冬小麦生产中不同时间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此基础上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少的有机物料,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原理及标准建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北纬34°~43°地区冬至前后日光温室方位角、温室采光角、温室采光面形状及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分析研究,指出了目前日光温室方位角、温室采光角、温室采光面形状及温室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日光温室方位角、温室采光角、温室采光面形状及温室结构等的优化设计原理及依据,并以此建立起可用数学表达式描述的统一、实用的日光温室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城市两种不同结构日光温室冬季环境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论述新疆塔城市两种不同结构的日光温室的冬季环境性能,通过试验主要针对二种结构参数不同的日光温室进行对比性能检验,试验选用较为精准的记录测量分析仪器,对仪器、棚型结构参数、实验情况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将所得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曲线,加以分析其在高寒气候下的保温性能,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温室结构进行改进,再对经过改进后的温室进行测试,得出适合在该地区建造具有良好保温等综合性能日光温室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是中国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内部环境因子和生产效益,而且对温室建造、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有直接影响。综述了地域和气候约束条件下日光温室主要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如跨度、脊高、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形状、墙体结构和后屋面结构等,为不同地区日光温室建造提供参考信息。同时,探讨了其计算机辅助结构分析研究状况,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疆砌块复合墙体和砖墙日光温室的传热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建立新的二维传热模型来模拟和优化日光温室,为日光温室墙体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ansys软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模拟,使用UG软件对日光温室造型,将顶部保温被等结构适当简化,计算域分为内部与外部空气两部分.运用DO辐射模型和湍流模型模拟,采用CFX-Post计算处理,得到温度云...  相似文献   

15.
杨文雄  马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762-10764,10790
日光温室光环境模拟系统实现了将复杂的、工作量巨大的模拟计算方法,转化为方便使用的辅助设计工具.日光温室光环境模拟系统能够生成日光温室建筑设计示意图,可以进行屋面形状参数计算与分析评价,能够进行指定时刻室内光辐射分析,为日光温室的参数优化和合理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越冬茬番茄为试验作物,研究了番茄砂石地基质栽培日光温室内CO2浓度在不同生育进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室内CO2浓度日变化呈不规则的"U"型,生育后期,为不规则的"W"型.不同季节通风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不同.在温度较高的生育前期,通风前温室CO2浓度高于大气浓度,通风降低了温室CO2浓度;在温度较低的生育后期,通风前温室CO2浓度低于大气浓度,通风可提高室内CO2浓度.但为了保持温室温度,生育后期通风时间应较短,风口也应较小,室内CO2浓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番茄苗期以外各生育阶段的CO2浓度均低于800μL/L,且每天低于外界大气CO2浓度的时间达6.0~8.3h.因此,砂石地日光温室番茄基质栽培需要进行CO2施肥.  相似文献   

17.
高寒地区大型日光温室的采光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建造的大跨度的大型拱形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研究讨论了日光温室的光照、覆盖材料、屋面角、屋面形状、温室方位等因素对日光温室采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C板、圆弧形主骨架、合理屋面的大型日光温室非常适合东北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是中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对提高农民生产效益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方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优化、创新型日光温室类型、保温蓄热工程技术、光伏日光温室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并探讨了日光温室在建构和热环境工程方面的发展方向。日光温室工程发展趋势:(1)日光温室建构向轻简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日光温室设施与装备向高效与节能化发展;(3)日光温室环境调控和管理向精准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研究可为日光温室优化热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内表面对流和辐射换热的温室夜间热平衡分析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日光温室内部的热环境,运用传热学理论,对夜间温室内存在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温室内部热平衡方程.采用热平衡模型确定冬季温室所需补热量,并评估供暖系统在温室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别不大,模型比较切合实际.计算结果还揭示了温室内部热流的走向与分布情况,以及围护结构对温室保温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设计及建造生产与观光两用的日光温室,介绍了生产观光两用日光节能温室的结构和特点。根据青海省气候特点,按照油桃生产需要,提出了温室墙体厚度、后屋面和观光区等结构设计参数,对温室建造施工技术及效果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两用目光温室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