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杨树苗木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由于各地造林面积的不断加大 ,对杨树苗木的需求不断增加 ,若杨树苗木的培育和管理跟不上 ,就会影响杨树苗木质量与产量。为提高造林成活率 ,保证杨树苗木的质量 ,防止杨树苗木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现就杨树苗木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杨树苗木病害1 .1 杨苗黑斑病 ( Marssonina populicola Miura)1 .1 .1 发生与危害 :该病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均有发生。危害幼苗叶片 ,通常在 6月末幼苗长出 3~ 4枚叶片时发病 ,7~ 8月发病盛期 ,9~ 1 0月为末期。1 .1 .2 识别方法 :首先是被害植株的叶背面…  相似文献   

2.
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猝倒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森林自然中心苗圃和云南林业学校苗圃在培育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时,苗木受猝倒病危害较为严重的特点,通过选用未耕作过的基质培育苗木与选用苗圃地基质培育苗木进行对比试验,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0 5∶1的波尔多液2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苗木猝倒病与其它药物防治苗木猝倒病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前者对防治苗木猝倒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苗木发病率控制在18%,发病苗木死亡率控制在8%,在生产中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油茶菌核性根腐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木本油料中主要的树种,但目前我省油茶林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扩大栽培面积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造林必须要有苗木,但油茶育苗在苗圃中遭到菌核性根腐病为害甚为严重,歙县特种经济林场,从1957年育苗以来每年都遭此病为害,根据1961年调查:发病严重的圃地死亡率达50%左右,平均死亡率22.6%,为了摸清发病规律,找出有效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措施,本年在岩寺林场作了发病情况的调查和室内外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雪松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是我国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但近年来,雪松疫病在我省特别是苗木繁殖基地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影响苗木的质量和数量,大大降低其经济效益.自1996年开始,通过对苗田及多年生大树的连续调查观察和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雪松疫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蜡树的白蜡蚧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已经严重的危害了园林绿化的质量,对其防治要深入了解其生活史与发病规律,雌成虫膨大时期、2龄若虫定杆初期是最佳的防治时期防治,同时做好苗木的检疫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6.
经12种化学和生物农药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和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Phomopsis sp.的室内毒力测定,选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福美砷三种药剂杀菌效果最佳。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苗圃插穗采用上述三种药剂的100、200、300倍液浸泡10分钟,无药害,当年有防治效果并可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地发病苗木用上述三种药剂的100倍液刮破病斑涂药,防治效果可达87.5%。  相似文献   

7.
柳杉赤枯病是为害柳杉苗木最烈的病窖。发病严重的苗圃,使成片苗木呈赤枯色死亡。用带病苗木造林,在林地能继续为害,降低造林成活率。为防治柳杉苗木赤枯病,我们作了不同浓度波尔多液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8.
柳苗锈病是危害圃地柳树实生苗主要病害之一。发病轻者可影响苗木生长,重者可使苗木枯死。为探索应用杀菌剂超低量喷雾防治该病的可能性,1984年我们应用自己研制的粉锈宁和敌锈钠油剂及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的粉锈宁乳油,在吉林市新九苗圃对柳树当年播种苗锈病进行了超低量喷雾防治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苗圃地是以生产合格苗木,进行引种树种苗木训化和稀有树种苗木培植的基地,而苗木的产量、质量及生产成本等不仅仅只限于苗圃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因素,要培育出合格优质的苗木,除了要有科学的育苗方法外还要注意苗圃苗木病害的防治,对苗圃地主要病害例举两类,即苗木猝倒病和苗木根腐病,就其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加强圃地管理,减少苗木失水;造林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使用长期假植苗;长期运输苗木时应做好保湿工作;苗木运到造林地后要立即进行临时假植和浸泡补水;栽植时要采取保水措施;采取科学的造林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苗木失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占相思苗期病虫害种类观察与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占相思苗期病害主要有茎腐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iecht and Rhizoctonia solani Kuhn)、炭疽病(Colletorichum gloeosperioides and C.truncatum.)和白粉病(Oidium sp.)3种。它们主要危害1生年以内苗木,在苗木生长期均可发病。前两者对扦插苗危害较大,是致死原因,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后者对2年生以内实生苗和扦插苗均有危害,且普遍而严重,但一般不造成苗木死亡。白粉病是以病原为主导的病害,防治上以控制病原菌为主。苗期害虫主要有蟋蟀和白蚁,它们主要取食嫩梢,咬断苗木茎基及根系,造成新造林地缺苗,防治上以诱杀兼捕杀为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育苗实践,简述了松苗猝倒病田间识别症状,发病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应把握土壤处理、种子筛选与处理和苗木管理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银杏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 (GinkgobilobaL .)又名白果、鸭掌树、公孙树 ,原产于我国。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 ,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频繁。笔者就银杏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病 害1.1 银杏幼树茎腐病南方常见病害 ,多发生于 1~ 2年生的银杏实生苗 ,尤以 1年生苗最易发生 ,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病害一般在雨季之后开始发生 ,夏季土温增高 ,使苗木茎基部灼伤 ,病菌便从伤口侵入 ;圃地低洼积水、苗木生长不良也易发病。感病的苗木茎基初现褐色斑块 ,皮层缢缩 ,内皮组织腐烂 ,严重时可扩展到根部皮层脱落。发病后叶片失去正…  相似文献   

14.
在苗木起苗时,根系大部分被切断.如柳杉播种苗,将失去全根量的60%(乾重),赤松要失去90%.这些根量的减少明显地影响着苗木成活和其以后的吸收作用.为了使起苗后苗木成活并进行顺利生长,必须较好地保持移植苗木的生理条件,这可从二方面考虑:其一,苗木尤其是根系组织的再生;其二,是再生组织有恢复个体活力的能力.苗木即使成活,不再生新根也会枯死,因此,新根再生就成为决定苗木生死的标准.一、根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鞍山地区银杏茎腐病病情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 ,危害 1~ 2年生苗木。 1999年 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 ,有 6~ 7hm2 的 2年生银杏苗感病 ,死亡率高达 80 % ,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轻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 ;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 ;严格控制苗床水分 ,防止湿度过大 ;改善环境条件 ,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开春以来,一些苗圃地苗木叶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黄化现象.据调查,土壤黏重,且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的苗圃发病重;水质盐碱度高的地块发病重;种植密度大或是大苗遮挡下的弱小树体发病重;杨树平茬苗、柳树快繁苗和留床苗发病严重.另外,在污染严重企业周边,有的树种也表现出一定的黄化现象,甚至出现死苗.在土肥条件较好、规模生产的苗圃地也出现了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防治苗木猝倒病,是育苗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往人们采用多菌灵等药物防治苗木猝倒病,但效果不够理想。而采用新洁尔灭防治苗木猝倒病,每亩用量仅40克(合人民币0.13元左右),比用多菌灵每亩可节约成本费0.47元。同时可降低苗木发病率13.2~16.4%。每亩减少发病株数约4~5千株。新洁尔灭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将5%的医用新洁尔灭配制成1:2000倍液后,喷洒苗木即可达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人工林树种比较单一,生态系统脆弱,尤其是大面积的速生丰产林,病虫害发生尤为严重。而各地对幼林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使得幼林大量损失,影响了造林保存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为此,笔者建议:一、加强基层林业科技队伍建设。我国的林业科技队伍比较薄弱,各地具有较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人员尤其短缺,在编的技术人员搭配不尽合理,工作效率不高。应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适当倾斜,建立一支年轻化、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基层林技队伍。二、科学规划,加强林业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科学地规划设计森林生态体系,改善营林技术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在育苗中,首先选择适当的苗圃地;在同一块地上采用轮作方法,尽量不进行连作,要清除苗圃中的病死株和枯落物。在造林中,要坚持使用抗病虫性强的树种或品种,提高林木抗性,减少病虫害;营造混交林时注意混交树种的搭配。三、严格执法,把好苗木检疫关。严格苗木检疫制度,造林前的苗木病虫害检疫一定要认真严格操作,防止某些病虫害跨地区、跨省市传播,危害新近造林地。四、建立防治档案,防患未然。首先,建立造林地上各树种和品种档案,对极易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归类,并制定符合实际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金叶女贞的白蜡蚧在青岛地区较为常见,严重的影响了园林绿化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深入了解其生活史与发病规律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通过药剂实验筛选出最佳的防治药剂防治,同时做好苗木的综合防治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0.
做好苗木保护工作,减少苗根失水和根系死亡,使苗木能在栽植后尽快地吸收水分、生根成活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环节.我区造林地多在干旱丘陵地区,在加强蓄水保墒措施的同时,做好苗木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生产中要充分重视以下四个时期的苗木保护.一、起苗前.为使苗木含水量提高,起苗前2~3天,应对苗床灌水,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的供水能力,补充苗木体内的含水量.通常可使苗木含水量提高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