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目的】揭示1990-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以及粮食生产对于耕地变化的敏感性。【方法】构建重心拟合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耕地面积重心和粮食产量重心动态关系。【结果】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和耕地分布重心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北进中移”的态势,在移动方位上大致具有同向性。耕地重心沿着“西北—西南—东北”的轨迹共移动了17.3 km,粮食产量重心沿着“东北—西南—东北”的轨迹移动了223.3 km,两个重心之间的距离和粮食产量大致呈反向变化。当两者距离拉近时,粮食产量减少,当两者距离增大时,粮食产量增长。【结论】区域粮食产量增长受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等非耕地总量因素的影响日益明显;粮食产量变化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呈增强趋势。化肥、农药等物质投入的报酬递减趋势日益明显,粮食增产对耕地资源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保障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亟需创新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2017年全国各省的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重心模型、粮耕敏感度模型等,得出中国2009—2017年的耕地面积重心与粮食产量重心的移动轨迹,以及各省的粮耕敏感度,并使用ArcGIS 10.2软件实现结果数据的空间表达。结果表明,中国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东部地区持续减少,西部地区波动增加;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占比逐年提高,南方则呈下降趋势;耕地重心表现为“西移北上”,粮食产量重心表现为“北上东移”,耕地重心移动距离年变化波动要小于粮食产量重心;全国粮耕敏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粮耕敏感度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以及耕地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且有向中部和一些经济发达省份转移的趋势。基于以上结果,应及时调整农业政策,以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与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空间异质性,基于GIS 技术、ESDA 和重心模型,深入研究2000—2012 年县域尺度下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空间布局时空特征以及重心移动轨迹。结果表明:(1)从时空格局特征来 看,2000—2012 年东北地区粮食平均产量呈递增趋势,并逐步向高产县和东北方向移动;粮食产量低于平均 产量的县居多,但粮食高产县数量逐年增加;( 2)县域粮食产量空间自相关显著且空间差异相对较大,粮食 产量重心出现偏移,2000—2003 年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51.84°,2006—2012 年粮食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吉 林省西南部、辽宁省中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北部粮食总产量增加;2000—2012 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重心移动速 率逐渐减小,粮食生产空间波动缓慢降低,粮食产量的优势区域趋向稳定,重心移动轨迹的变化使得粮食产量 空间分布也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地貌区粮食生产格局与区域耕地资源的匹配关系,为粮食生产布局和耕地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变异系数、重心模型、匹配度和LMDI模型等研究湖北省1990—2020年不同地貌区粮食生产格局变化与耕地资源的匹配关系。【结果】1990—2020年鄂西山地、鄂中岗地、鄂东丘陵、江汉平原粮食产量占湖北省粮食总产量的比重逐步调整为11.2%、30.6%、26.2%、32.0%。近30年湖北省各地貌区粮食作物生产集中度及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粮食生产向鄂中岗地集中的趋势明显,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大豆生产则向江汉平原集中。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重心和粮食产量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5.37和14.63 km,但鄂中岗地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地则向西南移动。近30年来,鄂西山地、鄂中岗地、鄂东丘陵、江汉平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重心的平均空间距离为6.20、3.35、10.57、6.82 km,变动一致性平均指数分别为0.49、0.44、0.40、0.27。湖北省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5,且有增加趋势,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不平衡指数为正,鄂中岗地与鄂东...  相似文献   

5.
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基础性指标,提高复种指数是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全国复种指数变化特征、空间差异、重心迁移,系统收集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等数据,基于GIS空间展示与分析,应用重心分析法、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全国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1998年,全国复种指数最高,达到165%,目前保持在123%左右.(2)从空间上看,复种指数呈现从北到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从时间上看,复种指数大多数地区呈现"上升—降低—上升"的趋势.1995年,复种指数在201%~300%之间的区域范围最大,之后2005年和2015年不断减少,同时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1985—2015年,全国复种指数上升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黄淮海、西南、四川盆地农作区,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低中高原、长江中下游(东南部)、江南丘陵、华南农作区.(3)1985—2005年空间上的聚集态势增加,2005—2015年降低.与1985年相比,2015年全国复种指数重心向西南移动33 km,其中复种指数<100%的重心向东南移动433 km,复种指数100%~200%的重心向东北移动104 km,复种指数>200%的重心向东北移动319 km.我国复种指数存在空间上的自相关性,南方地区复种指数降低、重心向西南迁移,是我国复种指数变化的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演变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及主要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探讨了重心演变规律,凝练了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完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经济结构等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向北移动,年均移动距离28.03 km。分品种来看,稻谷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向东北移动;玉米和大豆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在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来回移动,呈现区间震荡特征;小麦的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稳定徘徊。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年均移动距离波动程度显著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玉米、稻谷、大豆、小麦。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5-14307,14310
利用浙江省30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揭示了浙江省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和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7年浙江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此期间粮食供需差距越来越大。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发现,粮食总产量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驱动下,随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快于耕地面积的减少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研究其粮食产量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1999—2018年河南省123个县域粮食产量为基本数据,借助趋势产量模型、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2003年粮食产量波动最大,2005—2006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最高。从空间上看,河南省粮食产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低—低是主要的空间聚类模式,且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从驱动因素上看,粮食播种面积是河南省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化肥提纯量、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总人口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粮食生产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除化肥提纯量和总人口外,其他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高、低值区在空间上发生明显转移。【结论】为继续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推动粮食增产,需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维持耕地面积基本不变,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格局的区域变化特征,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意义重大。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数据为基础,对1981—2008年我国七大粮食主产区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生产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偏移了275和218 km,小麦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则分别向东偏南和正南方向偏移了58和101 km,而玉米的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了184和123 km;播种面积是影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关键驱动因素,总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投入量以及旱灾与水灾的成灾面积等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投入和气象因素等对粮食生产同样存在影响。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保障粮食增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粮食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对于粮食供需平衡及粮食安全问题有潜在的影响。基于1997—2016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具体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997—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总的转移距离为172.56 km,重心所在地大部分集中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区。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变迁的因素,估计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机械化、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复种指数均对粮食生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是驱使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的因素。基于此,建议从保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与科技投入、探索多样化农业补贴形式、构建区域粮食供需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重心模型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时空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水资源约束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为更加清晰地认识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文章首先对全国粮食产量与水资源总量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其次运用重心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对1999—2018年粮食生产重心与水资源重心的演变趋势、时空耦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在1999—2018年间整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了238.78 km,在全国和区域层面均出现了北移的趋势;我国水资源重心始终位于粮食生产重心西南方向,移动范围不大。2)从全国层面看,研究期间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双要素重心的空间距离增加,整体上空间重叠性下降,但近几年空间距离增加趋势趋于平缓;双要素重心的变动一致性指数均值为-0.06,呈较不匹配状态,但2014—2018年间指数均值为0.14,耦合性略有增强。3)从区域层面看,结合双要素重心的空间距离与变动一致性指数,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时空耦合程度较强,西北地区较弱。通过合理规划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利用格局、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途径,有利于缓解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紧张形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LMDI模型的我国省域粮食生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耕地利用角度对影响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LMDI)将影响1980—2010年我国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分为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和粮作比例;对粮食生产及其分解因素的统计指标在省级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加22 592.3万t,粮食生产格局重心由南重北轻逐渐演变为北重南轻;4个因素中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变化起到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增产作用逐年降低,并被复种指数和粮作比例所替代;耕地面积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全国各省域之间粮食生产变化的分解因素效应有比较显著的空间差异,河北、湖北、新疆等14个区域的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效应的叠加效应使得其粮食生产增加显著,而上海、浙江、福建等复种指数与粮作比例的叠加效应对粮食增产的影响最大。粮食单产效应的逐渐减小与耕地面积累积效应起负面作用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增加主要是粮食单产作用,且正逼于其上限,耕地利用中要严格保护数量,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50年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的基础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列表分析、主成分回归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两个方面,研究了江西省50年的耕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耕地面积历经了从上升到下降的五个变化阶段;尽管粮食总产量在稳步上升,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产量一直在300~400 kg上徘徊。主成分回归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交通增展和城市化水平,而粮食产量影响因子较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收集了湖南省近25 a各县(区)的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和人口总数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和空间重心模型对1989~2013年的湖南省粮食产量进行重心转移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近25 a粮食总产量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其重心移动速度和空间波动都比较小。为了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应该确保一定的耕地数量,着重要做好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耕地利用视角下全国粮食生产时空特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及各项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方法(LMDI)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解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产四大因素,研究1996—2016年其对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空间上呈现南部地区减少、北部地区增加的趋势,导致全国粮食产能重心北移。2)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这些技术因素均是促进因素,其中单产提高对总产量提升贡献最大;期间耕地面积下降与种植结构调整则是粮食产量的抑制因素。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不可避免,保证粮食安全不但需要严格保护耕地,而且必须强化"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与复种指数,以稳定与优化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13年成都市下辖各县区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资源,以劳耕弹性系数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分析其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特性。研究表明,成都市68%的地区劳耕弹性系数已表现出衰退型迹象,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其耕地重心和农业劳动力重心在移动方向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粮食生产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具有灰色系统的特征,可以应用灰色理论对其进行预测。基于河南省1978-2006年的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粮食生产、人口、耕地的变化特征,并利用灰色理论对河南省未来14年内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耕地进行了预测研究,预测精度较高。结果表明,河南省未来几年内,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呈不断下降趋势。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对应保护耕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对策,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事关国运民生。“非粮化”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通过对2000—2020年的各类统计年鉴等面板数据,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量、粮作比、粮食播种面积动态变化度、重心轨迹、标准差椭圆方向分布的变化,得到2000—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的非粮化状况在时间与空间格局上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耕地面积变化趋势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剧烈减少、剧烈增加、平稳减少、开始增加”的阶段,长江三角洲区域遏制非粮化与非农化的政策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长三角洲地区的粮食产量在空间上具有不平衡性;安徽、江苏二省为长三角地区产粮支柱,上海与浙江由于历史、产业结构等原因粮食生产能力较弱;长三角地区粮食产量变化与农作物总体产量变化不同步;这是由于国家及地方政策对耕地保护以及对农用地保护的力度不同以及各地方第一产业结构主动或被动的调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长三角地区的非粮化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的南部区域,经过“东北—西北”方向的移动,总体空间重心有逐渐向北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策勒县近五十年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 ,分析了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特点;得出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 ,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并提出提高粮食产量和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和区域粮食安全提供参考,运用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分析2002-2017年吉林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动态格局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上,吉林省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上涨,涨幅为89. 97%;空间上,吉林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高高集聚区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台地区,低低集聚区分布在东部山地丘陵区; 2002-201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重心向北偏东32. 65°移动了7. 05 km。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是影响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