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附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农村养殖户中时有发生,如果延误治疗将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小损失,笔者采用氟苯尼考注射液联合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混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子荣  张瑾 《当代畜牧》2011,(11):21-23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疽、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本文主要论述附红细胞体形态、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附红细胞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沧职宠物服务中心将来本院就诊的14只犬附红细胞体病患病犬均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沧州畜牧局兽医院将就诊的13只犬附红细胞体病患病犬均采用常规西药疗法(即抗原虫+抗感染)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中药+西药同时治疗组的治愈率是85.7%,常规西药治疗组的治愈率是69.2%。表明中西药结合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可为今后宠物临床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岛市胶南某猪场的部分猪只出现高热、贫血、黄疸、便秘等疑似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根据病史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被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通过对该病例的治疗,探讨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南疆仔猪首次暴发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是人畜共患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它寄生在家畜血液里、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引起家畜的附红细胞体病.在急性发病时出现黄疸、贫血、发热、腹部皮下和四肢末梢发紫,且多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家畜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但鸡附红细胞体病却很少发生.2004年8月份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鸡附红体病10余万只,治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EpeythroZoonsisEH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H)寄生于血液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许耀臣(1992)首次报道猪的红皮病就是猪附红细胞体(EHsuis)病,晋希民(1981)首次报道兔附红细胞体病,至今已报道有猪、牛、羊、猫、鼠等动物和人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以高热、黄疸、贫血等为特征,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并呈范围扩大趋势。目前,该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病原1.1分类地位与命名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学地位,目前尚有争议,由于附红细胞体既有原虫的特点,又有立克次氏体的特性,所以有人认为是原虫,也有人…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附红细胞体病 ( 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 ,简称附红体 )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又称红皮病、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特征。1950年由Splitter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rozoonSuis) ,在我国 ,许耀成等(1982)首次在江苏南部红皮病猪血液中检查到猪附红细胞体 (E.suis)。截止目前 ,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1病原学1.1种属问题对附红细胞体的分类历来争议很多。1974年《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将…  相似文献   

9.
四环素、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黄色素、血虫净(贝尼尔)、氯苯胍、砷制剂(阿散酸)等可用于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四环素和砷制剂效果较好。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早期及时治疗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及媒介昆虫传播.本病为近年来的多发病,严重地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利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由猪附红细胞体(嗜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附红细胞体病对我国的养猪业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附红细胞体感染常为其他病原体入侵打开了门户,成为引起继发感染的直接原因.本文从病原学、附红细胞体的生物学特性、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发病机制以及免疫系统变化的角度综合性阐述了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和防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隐性感染率极高,此病不仅在应激反应时会暴发,而且会与其他疾病并发,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都不相同。笔者在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进行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试验,选用贝尼尔、磷酸伯胺喹啉、土霉素3种药物,对30头附红细胞体阳性奶牛进行治疗试验比较,以便筛选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07,24(4):39-42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g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咪唑苯脲(Imidocarb),又名双咪苯脲,属于均二苯基脲的衍生物,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新型抗原虫的化学药物,目前是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比较有效的药物,并能控制疫情,但不能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1]。本试验用研制的咪唑苯脲缓释剂,用于临床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观察治疗效果,以期找到临床上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更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物对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猪的疗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有效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试验选择几种常用于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做对比试验,以期找到有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试验动物及分组有明显症状的长—大杂交猪(体重60~75 kg)耳静脉采血(加3.8%柠檬酸钠抗凝),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是否患  相似文献   

16.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以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试验选择临床常用的3种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进行疗效比较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EH)(简称附红体病),又称血虫病、红皮病、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由血液寄生生物一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附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专性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疽、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我国自晋希民(1981)首先报道家兔附红细胞体病以来,牛、羊的附红细胞体病也相继见报.近年来猪的附红细胞体在我国少数地区也已发现.笔者在国内首次发现犬附红细胞体病后(已报道),1991年在上海地区又首次发现仔猪罹患本病.病猪死亡率最高可达50%,耐过的猪则生长发育受阻而成为僵猪,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9.
正秋季昼夜温差大,应激因素多,气温仍适合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猪易感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要注意加强防控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会造成病畜黄疸、贫血等症状。(一)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猪附红细胞体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本文阐述了此病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