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禾谷类作物倒伏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小麦、玉米等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近几年经常遭受苗期主要病虫的为害,一般年份,受害都在百分之十左右,重发生年,有的地块受害在30%以上,使其产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成为影响产量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强这些作物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是确保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战国时代问世的《吕氏春秋》中就曾指出,种庄稼要"正其行,通其风"。意思是说,作物植株要纵横有序,使株行间空气流畅。现在已经明确了,作物与空气的关系,实际上主要是作物与二氧化碳的关系。当然,对于豆类作物来说,与氮的关系也很密切。土壤条件也是影响到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另外,在作物产量形成的过程中,作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更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4.
旱地作物的光合作用与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旱地作物的光合作用与产量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还受土壤肥力不足的限制。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旱地作物光合作用特点、光合作用与产量、群体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以及提高旱地作物光合作用的途径作一简要论述。一、旱地作物光合作用的特点作物产量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旱地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受供水不足的限制,特别是生育盛期。干旱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光合作用;一是抑制生长,减少光合面积;二是直接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我们的研究表明,轻度土壤干旱下,小麦净光合速率仍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叶片生长速率已明显降低。干旱使叶面积降低并促使其早衰,抗  相似文献   

5.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作物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外界风雨、栽培技术、植物本身特性以及支持土壤系统等的多重影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作物倒伏与否主要受到4个系统共同制约:气候因素、生态因素、栽培因素和植物内在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大豆是中国的特产作物。它既是重要商品作物,同时又久已成为东北地区民食及油料主要来源。东北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过去是闻名世界的,但为适应国家提出增产的要求,还必须通过育出新品种,研究栽培技术,改进环境因子来提高品质和产量。在东北各省大豆种植区域内,产量所以受到限制,就环境因子而言,水分及温度占很重要的地位。根据各地产量调查,土壤干旱往往造成减产(这在不同地区,不同年度里经常出现)。因此对大豆耐旱性的分析,特别是各生育期中需水量的研究,便有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农民长期的农业实践及前人的研究,已证明土壤供水量的变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的主要作物之一就是水稻,但是在种植水稻时一直受到水稻病虫害问题的困扰,这主要与环境和种植结构、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农业的科研工作人员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减轻水稻病虫害的问题,使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更好地保障,进而使粮食种类的安全健康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严重,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新型耕作技术越来越受关注。北方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干燥大风的农业作业环境,频繁的耕作使土壤沙土化严重,这也影响了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助于农业生产作物产量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推广手段,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玉米产量潜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生产潜力一般是在指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水分条件得到充分满足,无病虫杂草危害、田间管理水平最佳的前提下,优良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所能形成的最高产量[1].通过理想产量和现实产量的比较分析,找出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改善或克服这些不良因子,使产量得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研究还可以指出产量的远景目标,为提高产量指出方向,因而早在60年代就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玉米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第一大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已超过其他农作物。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随着农民对大量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玉米产量在大幅提高之后又出现徘徊不前的趋势。根据李比希最小养分律,作物所有营养是一个统一的营养体系,营养元素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当营养环境中某个必要元素不足时,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1.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类型的划分,归纳为茎倒(折)、根倒和根茎复合倒伏三种类型,并对评价抗倒性的方法和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内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温室内环境状况符合作物生长条件需要,将使作物达到最佳的生长,会大大增加作物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所以日光温室内环境调控技术非常重要。先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增加光照通过洗膜、擦膜来提高棚膜的透光性,可以增加光照强度。补光灯、反光幕等,甚至覆盖白色地膜都可以增加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3.
氮(N)是作物的主要营养来源,低氮会限制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过多的氮肥施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但也会造成氮肥利用效率低及资源浪费。开发具有较高的低氮(LN)耐受性或氮利用效率(NUE)的作物品种,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作物对氮的吸收、低氮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作物对低氮环境的适应机制、耐低氮基因型筛选、氮高效基因的研究进展5个方面综述作物对低氮的应答机理。耐低氮基因型作物主要通过改变根部性状(如更多侧根、增大根表面积等),调控相关的代谢酶(如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及褪黑素等表型和生理活动调节,以改变其代谢所需能量,从而适应低氮胁迫。此外,QTL定位、转录组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挖掘出一系列与氮高效利用相关的基因(如OsNIGT1、GLN1.3、NRT1.1、ZmNAC36、BnaA04g07450等),为进一步作物耐低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烤烟种植布局,本文研究了水稻制种对后茬作物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制种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产量及产值有轻微的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大力推广烟后水稻制种,使其成为当地烟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禁烧是长期以来政府环保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秸秆综合利用发挥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重要作用是我们连云港市灌云县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灌云县作为能源匮乏的县级单位,却是农业产量的较大县,而且其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这些秸秆作物为主,如何对这些秸秆作物合理利用,是解决能源匮乏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对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将温室作物生长周期分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个阶段,在生长各个阶段需要从温度出发采取优化控制策略。本文主要在经济最优目标基础上讨论温室环境控制对策,实现温室作物生长环境各项参数的灵活调节。通过建立成本控制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和预测调节模型,将产出投入比作为核心控制目标,提出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在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阮爱玲 《现代农业》2012,(5):134-136
干旱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培育耐旱性强的作物,有必要对与之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基因调节系统进行基础性研究。利用多功能的基因组工具,有利于拓展人们对胁迫信号感受和转导以及分子水平的调控网络的认识。从这些工具中已挖掘出了一些胁迫诱导基因和调控旱胁迫诱导系统的转录因子。将这些候补基因的转译基因组运用于模式植物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将之导入到作物上,进行田间试验,以期较好的生产力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制约作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环境因子就是干旱,干旱胁迫对作为生产力具有普遍性影响,由干旱胁迫因素而造成的产量损失是其它胁迫因素的总和。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能,达到在干旱情况下能够收获高产量、高品质的作物,一直是我国作物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模式植物拟南芥出发,再对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进行分析,最后对拟南芥干旱敏感突变体筛选及其干旱胁迫响应机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经济植物基因资源现状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些资源的起源。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和你们聪明的祖先几千年来是怎样培育“耕地种群”(或“原始栽培种”)以适应其生长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人为选择,主要是集团选种,无疑在各国都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水平。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人们才认识到只有通过以后裔测验为依据的单株选择,才能使作物获得根本的改进。这种选种方法很快就引起了作物的显著变化:整齐一致的现代品种逐步取代了参差不齐的原始种群。这些选出来的品种在性状上有所改进,但数量则逐渐减少,从而降低了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作物产量有着明显的不稳定性。在气候干燥的北非(完全为灌溉地的埃及除外),中东以及非州的三个干燥国家(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上沃尔特),主要作物产量的波动很大。在地中海气候下,小麦、大麦及玉米的产量波动也很突出。在这些低温很有限的地区,产量多变的原因主要是雨量不稳定。在澳大利亚,由于引进新品种和改进耕作技术,使谷物种植区向边缘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