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年,财政部对1998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并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准则解决了原准则在执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规范了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笔者认为新准则仍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质量标准》2010,(2):60-61
2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修订草案对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增加规定审定时限要求.明确审定程序.同时规范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的专家组成。完善了首次进口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登记程序;规范了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在中国境内的经营行为;增加了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出口程序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1,(12):7-7
国务院2011年11月15日公布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从2012年5月1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条例》明确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以及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建立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制度,解决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遵守质量安全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业质量标准》2014,(2):77-77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饲料标签》(GB10648--2013).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饲料标签》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在规范饲料行业生产经营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版《饲料标签》主要有以下变化:(1)修订完善幅度大。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12,(11):61-61
经2012年6月13日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步入了一个整体推进、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顺应了新时期农业提质增效、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的必然要求,适应了新阶段绿色食品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种子管理工作侧重点放在了县(区)级,为积极推进县(区)级种子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从规范行政、权限下放、市场信息化管理3个方面阐述了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的认识,旨在更好地开展种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各建筑系统(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港口,公路,铁路等)混凝土设计规范的修订,均以可靠度及极限状态设计法为原则,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统一性.改变了原规范用单一安全系数K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这是由于K值不考虑荷载的变异性,虽为多系数分析,实际上是凭经验确定的,它不能反映构件的可靠程度.新一轮规范还采用了与国际标准取得一致的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改变了原规范长期使用的计算符号,计量单位与基本术语.本文作为制定新规范的探析,为工程设计人员从理论上理解新规范和实际上应用新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局部修订条文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条文同时废止。广大防雷工作行需要及时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此文是笔者结合防雷工作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9.
为了规范兽药生产,加强兽药生产过程的监督,提升兽药产品的质量管理,促进兽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农业农村部重新修订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药登记工作水平,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农业部拟对农药登记管理有关要求进行修订,现已形成了《关于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草案)》,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后予以实施。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包括自2008年7月1日起撤销已经批准使用的农药商品名称,生产的农药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将农药名称指定为农药的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7.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