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及其改良策略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简述了食用稻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品质评价标准,综述了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 环境生态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品质遗传及品质 成的动态生理基础等研究进展;提出了品质改良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改良策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系统总结前人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品质改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北方粳稻品质改良中,应放弃过分强调低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的目标,把选育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胶稠度中、碱消值高作为品质改良的目标;北方粳米应把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作为全面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手段;在早籼稻品质改良中主要的目标并不是一味的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育种家应把重点放在提高胶稠度和碱消值上,应重视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在改善早籼稻品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稻米淀粉品质遗传与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稻米淀粉品质性状的含义和主要内容,较全面地总结了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RVA谱、支链淀粉结构、淀粉膨胀体积以及淀粉凝胶的质构和老化特性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总结了淀粉品质与其它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性,环境条件(灌浆结实期气温)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稻米淀粉品质的影响,及分子辅助选择与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稻米淀粉品质的研究进展.今后淀品质研究应集中在淀粉品质相关性状形成的基因网络解析、淀粉基因分子标记挖掘、淀粉品质的多基因聚合育种及淀粉品质分子设计的数据库建设.通过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技术集成,特别是分子设计(聚合)育种技术的实践,有望培育出淀粉品质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国家863课题、浙江省攻关项目”优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与开发”项目利用稻米品质温度钝感特异材料改良我国稻米品质的技术路线,筛选出D50等4个品质环境钝感材料;研创了简易、微量、快速、实用的直链淀粉和糊化温度协同测定新方法;定位出稳定表达控制垩白率的主效QTL,获得了控制稻米品质的第6、8染色体关键区域,为利用大群体进行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综合选育、改良稻米品质提供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5.
RVA谱在稻米蒸煮食用品质评价及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稻米的品质改良中,利用粘度速测仪测定稻米淀粉粘度特性作为估计稻米食用品质一个很重要指标。这种测定具有测定简单快速和用量小的特点。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水稻品质育种中应用。中国在近些年开始应用。对稻米淀粉RVA谱在稻米蒸煮食用品质评价,稻米淀粉RVA谱遗传及在育种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研究利用方向。RVA谱能较好地区分AAC相似的品种的食味。RVA与稻米食味、米饭质地以及其它与米饭食味相关的理化指标均密切相关,已经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育种上应用。RVA谱主要受单基因(Waxy)加性效应控制,可在F4代及其以后种子进行选择。不同地点环境对RVA谱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稻米直链淀粉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链淀粉含量是稻米品质的中心性状,直接影响稻米品质。稻米品质取决于稻米中直链淀粉与枝链淀粉的比例。籼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最大值,约为总淀粉含量的35%,其余为  相似文献   

7.
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型杂交粳稻组合的稻米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稻米产量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淀粉是稻米最主要的成分,稻米中淀粉含量超过糙米的90%,此外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研究如何提高稻米品质也已成为育种学家关注的热点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5个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型水稻恢复系材料与粳型不育系2701A配组得到的组合,研究水稻组合间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品质间的差异,为低直链淀粉杂交水稻的选育、恢复系的筛选以及优质食味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不同垩白度粳稻胚乳淀粉体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福  宋惠  崔喜艳  高玮 《作物学报》2004,30(4):406-408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淀粉体和蛋白质体排列不够紧密而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具有垩白的稻米透明度差、整精米率低、商品品质不佳[1].降低垩白是稻米品质改良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水稻籽粒灌浆期间有关淀粉体的发育状况与稻米垩白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稻米胚乳淀粉体的充实及其内含淀粉粒形态与品质关系的研究.Tashiro 等认为,水稻胚乳细胞中的扁平细胞群是形成稻米垩白的基础,高垩白品种的扁平细胞群一般呈放射状整齐排列,而低垩白的则排列不整齐[2].  相似文献   

9.
水稻籽粒淀粉结构及其生物合成与米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淀粉是水稻籽粒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们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淀粉的生物合成途径,以期通过控制这一途径,来改善植物淀粉合成的数量和质量。然而,这一目标实现需要广泛了解淀粉的生物合成以及淀粉的理化性质与淀粉颗粒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淀粉颗粒的结构、组成及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前人已做较深入的研究,并且对淀粉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与米质主要指标的关系也进行了剖析。此文就淀粉合成和淀粉颗粒结构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水稻栽培和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特青及其杂交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特青是我国育成的一个超高产籼稻常规品种,同时也可作为两系杂交稻的重要亲本,但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与食味品质较差。采用水稻蜡质基因内的一个分子标记(称为PCR-Acc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经回交转育向特青品种导入来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籼稻的Wx基因,选育了仍保持原有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3个优质品系特青TT-1、特青TT-2和特青TT-3。改良品系胚乳中Wx基因表达量较改良前明显下降,直链淀粉合成大幅减少,由改良前的28.5%成功下调至15%左右的中等偏低水平。用改良品系与培矮64S所配两系杂交组合仍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及其他优异农艺性状,而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改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后对亲本及杂种稻米中胶稠度等其他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