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罗非鱼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罗非鱼生产与贸易 (一)全球生产量持续增长 近十年来全球罗非鱼产量增速较快,特别是2004年达到年产200万吨以上之后,年产量跃升至300万吨仅用了5年时间.FAO数据显示:2010年度全球罗非鱼养殖年产量为340.1万吨,较上年增长9.8%.  相似文献   

2.
广东罗非鱼产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广东罗非鱼严业化发展现状 广东发展罗非鱼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国际市场对罗非鱼加工制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罗非鱼产业发展迅速,2002年已达到30万吨,超过我国大陆罗非鱼产量的40%,广东罗非鱼接近全球总产量的20%。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罗非鱼加工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罗非鱼产量达80.6万吨,占世界产量近一半的份额。未来国际罗非鱼产量和产值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0万吨,销售额将达到40亿美元。作为中国最大的对虾生产和出口基地,广东去年对虾遭遇国际反倾销,罗非鱼生产及出口再次被提到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渔业科技产业》2005,(4):39-39
据来自越南驻美国商务机构的信息。美国水产专家预测2005年美国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将达到4亿磅,市场消费需求增长25%。越南水产部已经确定罗非鱼成为2005年的出口主力水产品之一。将划定13000公顷-15000公顷的淡水水面作为罗非鱼饲养基地。预计产量将达到12万-15万吨。其中2/3提供出口。预计,2005年越南罗非鱼出口将创汇超过1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罗非鱼产量增长了4倍多,2015年中国罗非鱼产量达165万吨。预计2016年全球罗非鱼产量将超过550万吨,中国罗非鱼产量也将从全球占比最高的45%下降到30%,中国罗非鱼产量能否增加,将取决于内销是否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罗非鱼产业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罗非鱼产业概况 1、全球罗非鱼养殖分布 亚洲的罗非鱼产量190万吨,中南美洲的罗非鱼产量40万吨,非洲的罗非鱼产量30万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罗非鱼养殖发展较快,特别是吉富罗非鱼产业化生产技术、红罗非及吉奥罗非鱼养殖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大大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市罗非鱼产业发展。2008年,罗非鱼养殖面积4765公顷,产量2.46万吨,占全市养殖产量的33%。但是,罗非鱼在养殖生产中仍会出现这些或那些质量安全管理上的问题,给我市在罗非鱼养殖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是目前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鱼种之一。在我国,罗非鱼产量正逐年增长,据统计,2001年我国罗非鱼产量为69万吨,2002年为70.7万吨,2003年约为104万吨。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必将带动加工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罗非鱼加工产品较为单一,酸渍法用于鱼的加工在国外有见报道,但在国内尚未见到,在鱼制  相似文献   

9.
因具体数据尚未公布,据有关方面预测:2005年,中国罗非鱼产量将达到104万吨,比2004年89.9万吨增长15.7%,比2001年增长55%. 在中国近5年中,罗非鱼的增长速度在淡水鱼中最高.罗非鱼出口的高速增长引发罗非鱼养殖面积的盲目迅速扩大,2004年,中国罗非鱼出口8.5万吨,比上年增长41.7%,出口数量排在对虾、墨鱼和鱿鱼之后,名列第三;出口额1.6亿美元,排名第四.2005年,中国罗非鱼出口10.7万吨,比2004年增长25.9%,比2003年增长78.3%.  相似文献   

10.
广东罗非鱼养殖 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养殖的种类之一,目前全世界有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年产量约120万吨。2001年我国罗非鱼产量为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8%。近年来,随着产量逐年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我国罗非鱼出口量飞速增加,国内一些水产养殖专家认为,罗非鱼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之一,也是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我国台湾省把罗非鱼称之为“21世纪人民之鱼”。目前,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北京、山东等地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带动种苗、饲料、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广东具备养殖罗非鱼的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1.
全球罗非鱼产量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洋 《内陆水产》2009,(8):62-62,61
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国际市场对中国罗非鱼及其他水产品的需求下降,这使得中国国内罗非鱼价格低迷,但是近期这一局面将会有所转变,水产品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内可望上涨。受冰冻灾害天气影响,2008年中国罗非鱼的产量有所下降,但2009年中国罗非鱼产量还将快速增长,罗非鱼价格预计也会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广东省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去年,茂名水产养殖总面积为72万亩,其中罗非鱼养殖面积达22万亩,产量达15.74万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罗非鱼产业基地,产量占广东省的1/3,占全国的1/8,占全世界的1/12。  相似文献   

13.
王贺 《海洋与渔业》2012,(12):72-73
罗非鱼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10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到133.2万吨,占世界罗非鱼产量的一半。罗非鱼为暖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因此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华南地区为罗非鱼主产区。由于罗非鱼不耐低温,越冬时节必须搭建温棚,此举提高了罗非鱼的养殖成本。近年来,极端天气时有发生,简易温棚内养殖的罗非鱼时有冻死,选育出耐寒能力强的罗非鱼品种显得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色彩缤纷,在那橙黄橘绿收获的季节里,茂名“金三角”全球最大罗非鱼产业基地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基地养殖罗非鱼面积21.2万亩,产量12万吨,养殖产值8亿元,出口罗非鱼片1.6万吨,创汇2000多万美元,渔民人均收入2.69万元;全市罗非鱼加工出口40000吨,产值8300万元。基地范围横跨高州、化州、茂南三市(区)23个镇。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行业发展报告,2016年全球水产饲料总产量为3990万吨,同2015年相比增加12%,涨幅明显。其中欧洲因养殖业发展迅猛,饲料产量增幅最大。全球各个生产区表现如何,请看以下分析。亚太地区根据美国研究机构Alltech公布的数据,得益于市场对于淡水养殖鲤鱼需求旺盛,2016年中国水产饲料产量达到1640万吨。越南产量为341万吨,土耳其为238万吨。印度是世界虾类和罗非鱼养殖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这一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国罗非鱼产量预计为100万吨,比2009年下降13%左右.这是在11月份第七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给出的罗非鱼产量预测数据. 透过冰冷的数据,依稀可见的是,罗非鱼产业这一年中的跌宕起伏.2010年的罗非鱼产业,从年初步页遇倒春寒,春苗难产、投苗死亡率高,养殖热情受挫;到年中链球菌再次来袭,产业人士却苦无良策;再到水灾重创海南罗非鱼产业,加工厂货源紧缺,鱼价良好和秋苗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剧……各类事件陆续发生,整年可算是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罗非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罗非鱼,涵盖各大洲,从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中东到非洲,即使在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现在养殖罗非鱼已取代了野生罗非鱼,成为主流产品。2010年世界罗非鱼总产量约300万吨。2008-2009年,笔者对广东(高要、茂名、湛江)、海南(文昌)、广西(南宁)等主产地进行了调查,也考察了许多城市的水产品市场。本文分析的许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2008,(1):16
2008年1月以来,我市遭受了严重的寒灾,水产养殖业损失惨重,大量鱼类冻伤冻死,特别是热带鱼类淡水白鲳和罗非鱼。据初步统计,至目前为止,全市共冻死鱼类20360吨,其中淡水白鲳7060吨,罗非鱼13300吨。种苗损失12265万尾,其中淡水白鲳7005万尾,罗非鱼5260万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6092万元。养殖户损失惨重,其中茂大养殖场冻死500至1500克的商品鱼约30万斤,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养殖罗非鱼主要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最早引进罗非鱼养殖的省份之一,罗非鱼养殖业经四十多年发展,在苗种生产、成鱼养殖,饲料配套等方面都已形成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产规模。养殖面积达到0.78万公顷,产量9.96万吨,产值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居福建省淡水养殖单一品种产值的首位。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水产品产量突破800万吨,达到812.9万吨,比1985年增加107.8万吨,增产15.3%。1986年鲭鱼、鲤鱼、尼罗罗非鱼等增多。1986年淡水鱼产量达到343.3万吨,比上年增产20.3%。与1980年相比,淡水鱼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27.6%提高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