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产后首次配种时间、季节、年龄与配种次数对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017年产后母驴84头,跟踪其产驹日期、产后发情表现、卵泡发育、配种、孕检等数据直到配种结束,分析首次配种时间、配种季节、配种次数和年龄与母驴受孕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首次配种时间在产后21~30 d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最大,为88.89%;春季产后情期受孕率最高,可达90.90%;产后配种次数为1次时的情期受孕率最高,为41.67%;年龄在2~4岁的母驴产后情期受孕率为86.21%,显著高于年龄在5~7岁的母驴的产后情期受孕率(69.23%)。说明随着母驴配种次数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产后情期受孕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气温不同,将全年月份按每5℃为一阶段进行分组,即分为1~5℃,6~10℃,11~15℃,16~20℃,21~25℃,26~30℃六个温度区域。经3717头次母猪配种记录分析,母猪配种受孕率以1~5℃温度区域的1月份最高,达89.56%;其次为6~10℃温度区域的2月、3月和12月份,配种受孕率为88.97%;母猪配种受孕率最低的温度区域为26~30℃的7月和8月,受孕率仅为69.53%,与配种受孕率最高的1月份相比,降低了20.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在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时,对母猪乳房进行按摩后再输精,可提高母猪受孕率和产仔串。据笔者实际工作中探索发现,对168头本地母猪及杂交母猪在人工授精时采用按摩乳房后输精配种受孕率达100%,平均产仔数11.8头,比不按摩乳房人工授精的母猪提高受孕率11. 11个百分点,提高产仔数 3. 23头,效果明显。母猪人工授精时按摩乳房配种效果好@刘思卓$凯里市畜牧水产局!556000  相似文献   

4.
对1 532头大约克母猪断奶后第一次配种的繁殖记录,按不同季节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配种对母猪的受孕率和产仔数影响比较大;秋季配种后的母猪,对仔猪的育成率影响比较大;而冬季配种对于大约克母猪和仔猪来说,影响相对较小。故大约克母猪的适宜配种期在冬季。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奶牛空怀规律,指导生产,提高其受孕率,我们对45头产后久不受孕的母牛作了分析。杨庄牛场饲养成乳牛200头,在正常配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江口县畜牧局为了提高生猪生产,改变本地猪生长慢、饲养周期长,屠宰率低。饲料消耗高的局面,从1987年起利用引进驯化的苏联克米洛夫猪为父本,在全县4区1镇23个乡对本地猪进行了大面积的杂交改良,取得明显的成效。三年中全县共配种28207头次,平均受孕率达94%以上,其中猪人工授精14681头次,受孕率达95%,猪人工授精占总配种数的52%。提高产仔成活数1—2.34头.同样饲养条件下,240日龄杂交猪出栏头重为117.5公斤,平均日增重489.6克,比水地猪240日龄出栏头重59.88公斤,平均日增重249.5克增长了  相似文献   

7.
<正> 在家畜配种实践中常遇到一些母驴人工输精后精液逆流排出而影响受孕率。从1976年以来我们对此症进行了治疗探讨,共诊治母驴87头,治愈64头(都妊娠)治愈率占72%。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外种母猪发情受孕率、产仔数受配种季节、配种时期、精液运送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外种母猪以春秋季节为发情配种的最佳时节;发情后36~55h是外种母猪配种的最适时间;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对外种母猪的受孕率和产仔率配种效果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精所用的精液采用步行方式进行运送,母猪受孕率高.  相似文献   

9.
母兔何时配种受胎率高刘清宪(河南省西平县长毛兔良种场,西平463900)1母兔正常自然发情时配种受孕率高,时间应选择在发情期的中后期(即母兔的外阴红肿湿润时)。2母兔在产仔后1~2天内配种(血配)受孕率高。血配的母兔应在体质健壮、饲养管理条件良好的情...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鉴定母犬适宜的配种时间提供依据,测定了36条牧羊犬发情周期阴道黏液电阻值。结果表明阴道黏液电阻值逐渐上升,在最高峰值后1~2d内配种的受孕率最高,达到94.44%;峰值后3~4d配种的受孕率只有13.33%;其他时间配种受孕率为0。阴道黏液电阻值测定方法可以为母犬配种提供参考,具有安全、灵敏度高、快速、客观、准确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岑溪市从2001年开始进行牛品种改良,每年配种几千头,逐年有发展,2004年人工授精配种母牛13741头(其中黄牛5854头、水牛7887头),产下杂种牛5520头(其中黄牛3031头、水牛2489头)。2005年上半年人工授精配种母牛6718头(其中黄牛2905头,水牛3813头),产下杂种牛仔4521头(其中安格斯杂种牛仔l852头、尼里拉非杂种牛仔2669头)。  相似文献   

12.
五、母群的配种管理,配种管理的目标是用健康的公猪与符合种用体况的母猪适时配种,以提高受孕率、分娩率和产活仔数,控制流产、死胎和木乃伊。牧场的工作,从母猪成功受孕开始,对所有配种后的母猪来说,总有一部分不分娩,母猪每一次配种失败,至少需3周的时间再发情,这就失去了3周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3.
犬配种要点     
犬配种管理的目标是用健康的种公犬与符合种用体况的种母犬适时配种以提高受孕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一群60头荷斯坦牛首次配种受孕率突然下降,由三月份的50%降至九月份的20%以下。经诊断是由瘤胃蛋白质的过度降解引起的。与此同时,平均奶产量稍增加:由7995千克增至8272千克。奶牛体况良好,发情周期正常,发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母猪年产窝仔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农村母猪平均一年只能产1.6窝,本镇母猪繁殖大户王著标,采用科学技术,1982~1992年共为社会提供良种仔猪2636头,瘦肉型肉猪556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1992年全场引进和更新繁殖母猪44头,全年配种122胎次,情期受胎率达gi.8/,当年产仔97窝.共产活仔963头,均窝产仔9.93头,母猪头均年产仔2窝,获仔19.86头,繁殖指标达到了国内较先进水平。现将其提高母猪产仔数经验报道如下。2缩短繁殖周期母猪从配种到哺乳期结束原来至少需要190天。要缩短繁殖期,必须从抓紧配种和缩短哺乳期来实现。该场把配种…  相似文献   

16.
环境温湿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伟  潘建治 《家畜生态》1993,14(1):26-31
浙江中白母猪繁殖成绩与地面温湿气象资料相结合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母猪在60天哺乳期饲养制度下,产后发情并配种受孕平均需66.57天。其中离仔后配种占75.41%,就这部分母猪而言,离仔次旬平均日最高气温超过30℃或RH78%以上或THI值大于75,离猪后7天内的受孕率显著降低;配种时和配种后20天内受高温剌激,胎几发育数减少,平均气温25℃以上时的窝仔数(11.73头、11.83头)较20—25℃条件下少0.68头和0.37头;产前当旬处于高温的,产仔成活率较高;20日龄仔猪存活率以出生后次旬环境温度在20℃以上或THI值大于65时为高,而35—45日龄时的环境温湿度对20—60日龄仔猪存活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头有性周期的荷兰青年奶牛,每头每日经一粒装有纯度为99%的玉米赤霉烯酮250毫克的明胶胶囊,对照组的十八头牛每头每日给一粒空的明胶胶囊。研究共持续三个性周期,第一个性周期不配种,后两个性周期连续给这36头青年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检测血清孕酮浓度和血细胞计数。试验组和对照组牛的受孕率分别是62%和87%。试验表明,两组牛血清孕酮浓度及血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有三头虽经配种,但始终未怀孕的牛,用安死术致死作尸体剖检。试验牛未见到因玉米赤霉烯酮引起的损伤,骨髓涂片也未见到玉米赤霉烯酮引起的变化。试验后剩余的33头青年牛作为一个畜群卖掉,其中31头青年牛正常妊娠,后代性别不受试验影响(P<0.05),后代临床表现也很健康。玉米赤霉烯酮明显降低了试验青年母牛的受孕率(P<0.065)。  相似文献   

18.
发情母牛输精适期判定技术的研究辽宁省丹东市畜牧科学研究所(118002)李雁龙,张淑琴我们最近调查了一个小型福利性奶牛场1年的配种情况。根据配种记录记载,从1992年6月20日至1993年6月19日,一共配种发情母牛95头,除掉4头久配不孕的牛外,按...  相似文献   

19.
以周配种20头母猪为例,我们计算下需要多少头母猪,年出栏多少头猪。  相似文献   

20.
发情母犬阴道上皮细胞变化与最佳配种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阴道涂片法”观察母犬在发情期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态变化 ,并比较角化细胞率分别为 70 %~ 80 %、 80 %~ 90 %和 90 %~ 1 0 0 %时发情母犬的接受交配情况、受孕率和产仔数。结果表明 ,在角化程度较低时配种 ,受孕率和产仔数均降低 ,角化细胞率达到 90 %~ 1 0 0 %时为最佳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