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设计肉种鸡产蛋期日粮,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种鸡供应商推荐的产蛋日粮代谢能为11.91~12.27兆焦/千克,如不加油脂很难达到这个能量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肉种鸡产蛋日粮各营养要素及使用原料的调整、修正,提出提高肉种鸡产蛋日粮能量水平的技术措施。中小型肉种鸡场在我国北方肉种鸡场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种鸡场的生产成绩———每只入舍母鸡生产的鸡雏数(或产蛋数)普遍偏低,只达到种鸡供应商推荐水平的80%左右,影响了肉种鸡场的效益。这些种鸡生产性能低的原因除受饲养条件、管理水平影响外,饲料营养水平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产蛋鸡特别是肉种鸡产蛋日粮能量…  相似文献   

2.
一 及时补充人工光照 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应及时补充人工光照。光照管理是提高产蛋鸡产蛋性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技术。光照的长短与母鸡产蛋生殖相关,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缩短光照,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也就抑制了排卵和产蛋。冬季必须增加光照,才能收到良好的产蛋效果。冬季可采取早晨早开灯和晚上晚关灯的方法,使蛋鸡在冬季的光照时间比夏、秋季长0.5~1.5小时,稳定在每天光照15~16小时。  相似文献   

3.
产蛋期肉种鸡冬季饲养管理要点@蔡娟¥中国家禽业信息中心产蛋期肉种鸡冬季饲养管理要点■蔡娟(中国家禽业信息中心225003)冬季的低温、高湿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肉种鸡的产蛋。此时,对产蛋期肉种鸡的管理,主要应做好:防寒、防风、保温、供给正常的饮水,防止种蛋冻坏...  相似文献   

4.
在冬季要保证肉种鸡的饲养效果,除了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和全价配合饲料之外,还要力求创造适合肉种鸡需要的舍内小气侯.这就要保证舍内适宜的温度、合理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换气.这三大要素是保证种鸡健康发育的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而在冬季却又相互牵制、互为矛盾.如果这一矛盾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肉种鸡的正常生产,育成鸡生长发育不良,整齐度差.多病。开产推迟且不整齐;种鸡则推迟并降低产蛋高峰,产蛋量下降等.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是冬季肉种鸡管理的技术关键.下面就我场近年来的一点经验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冬季光照时间短,气温低,严重影响鸡的产蛋量。要使蛋鸡在冬季多产蛋,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合理补充光照光照可增加产蛋鸡的体质,促进母鸡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使母鸡产蛋能力增强。实践证明,合理增加光照时间,并配合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使母鸡产蛋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6.
均匀度是反映肉种鸡饲养管理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着鸡群能否适时开产。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以及产蛋高峰的维持时间.是种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阶段肉种鸡后备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均匀度的管理。通过均匀度来衡量鸡群限饲效果.预测鸡群开产整齐性(可用产蛋上升幅度快慢来衡量)、蛋重均匀度及产蛋数量.为饲养者提供一个能准确确定生产情况的尺度。  相似文献   

7.
王庭林 《中国家禽》1999,21(2):13-14
好的后备种鸡群应体重适宜、适时开产,方法是控制饲养,使鸡群保持标准体重和生长一致。通过调整增重、饲料摄食量和光照管理使后备母鸡适时共同进人成熟期。基于肉种鸡具有快速增长和高饲料利用率的遗传潜能,故肉种鸡的育成较蛋种鸡的育成更难,控制更严格,尤其是限制...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初产肉种鸡的种蛋合格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加强饲料质量管理,提高种鸡的饲料营养水平1.1不同品系的种鸡对临界能量需求的方式也不同,能量需求略有不足,一些品系首先会减少其蛋重以维持产蛋数量,而另一些品系会首先减少产蛋数量(产蛋率)以维持其蛋重。因而有必要在产蛋期间随时随地密切观察鸡群,确保供给种鸡日粮中的能量水平达到饲养管理手册中建议的标准,满足种鸡所需的能量,最大可能地多产蛋、产大蛋。目前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肉种鸡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偏低,远远达不到2800~2915kcal/kg的标准要求。解决的方法是在日粮中添加2%左右的油脂。1.2确保日粮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特别…  相似文献   

9.
正肉种鸡的饲养管理目标是获得更多的种蛋和雏鸡,这就需要正确的管理措施,首先限制饲喂肉种鸡,让其按照设定好的体重、生长曲线来生长。然后设定一个适合种鸡发育的光照程序,能够使肉种鸡在正确的时间达到性成熟、适时开产、顺利上升到产蛋高峰并有良好的生产持续性。光照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到光照长度、强度和光照刺激,还要注意光不应性、光照颜色和灯泡类型等几个方面,让肉种鸡按  相似文献   

10.
提高末期肉种鸡产蛋性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末期肉种鸡产蛋性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初报大连翔大饲料有限公司动物营养专家姜懋武,王世安辽宁省农业开发世行贷款项目办刘作伟肉种鸡与蛋种鸡相比,产蛋数少,利用时间短,饲养成本高。因此其种蛋更珍贵,如能使高峰过后产蛋率下降减缓,适当延长产蛋期,则可提...  相似文献   

11.
父母代肉种鸡有商品代肉鸡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的优点,但我们为了获得父母代肉种鸡良好的产蛋性能,就必须根据种鸡的生理发育特性,对父母代肉种鸡做有别与商品代肉鸡的饲养管理。1育雏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均匀度是反映肉种鸡饲养管理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鸡群能否适时开产、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以及产蛋高峰的维持时间,是种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阶段肉种鸡后备期的培育主要工作就是体重和均匀度的管理,通过均匀度来衡量鸡群限饲效果,预测鸡群开产整齐性(可用产蛋上升幅度快慢来衡量),蛋重均匀度及产蛋数量的指标,是为饲养者提供一个能准确确定生产情况的尺度。  相似文献   

13.
(续上期)二、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882种鸡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决定是否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而高峰期产蛋率和维持时间长短与年产蛋量成正相关。整个产蛋期,特别是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都必须严格、认真。细致。符合黄羽种鸡的生理特点与要求,包括执行正确的光照计划和卫生制度,准确地控制喂料量,保证达到适当体重的要求。(一)创造良好的种鸡舍小气候。种鸡产蛋率及种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舍内小气候的影响,这里包括光照。气温、通风及卫生因素等。1.光照。光照是影响鸡产蛋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必须坚持产蛋期光照只增不减的原…  相似文献   

14.
1 肉种鸡的能量需要 肉种鸡的能量需要主要涉及维持、增重和产蛋3个方面的代谢能需要.目前比较令人关注的问题是给肉种鸡提供了过多的能量.很多养殖者在产蛋高峰期给鸡群饲喂的饲料达到每天15~180 g,大大超出这三方面的实际能量需要.肉种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能量的需求不同.育成阶段,维持能量需要占总能比例逐渐下降;达到性成熟后用于生长的能量逐步下降,维持需要的能量需求增长;产蛋期间产蛋的能量需求增加,维持需要的能量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15.
均匀度是反映肉种鸡饲养管理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着鸡群能否适时开产、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以及产蛋高峰的维持时间,是种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阶段肉种鸡后备期的培育主要工作就是体重和均匀度的管理.通过均匀度来衡量鸡群限饲效果,预测鸡群开产整齐性(可用产蛋上升幅度快慢来衡量),蛋重均匀度及产蛋数量的指标,是为饲养者提供一个能准确确定生产情况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冬季光照时间短、气温低、严重影响了鸡的产蛋量。为使蛋鸡在冬季多产蛋,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l、合理补充光照。光照可增加产蛋鸡的体质,促进母鸡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使母鸡产蛋能力增强。实践证明,合理增加光照时间,并配合良好饲养管理,可使母鸡产蛋率提高,人?..  相似文献   

17.
张佳兰  张飞 《山东家禽》2011,(12):12-14
分析5250只26周龄的艾维茵48父母代种鸡的产蛋情况并与标准比较,了解产蛋期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变化规律及饲养管理情况。结果表明,随鸡群周龄的增大,累积死淘率逐渐上升,且在产蛋末期明显上升;鸡群产蛋率在26-30周龄低于标准,在产蛋末期产蛋率下降幅度增加;鸡群的合格蛋率相对较高;合格蛋受精率在26-34周龄上升缓慢且低于标准受精率,此后呈波动性缓慢下降,且始终低于标准受精率。在种鸡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种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8.
均匀度是反映肉种鸡饲养管理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着鸡群能否适时开产、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以及产蛋高峰的维持时间,是种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阶段肉种鸡后备期的培育主要工作就是体重和均匀度的管理。通过均匀度来衡量鸡群限饲效果。预测鸡群开产整齐性(可用产蛋上升幅度快慢来衡量),  相似文献   

19.
均匀度是反映肉种鸡饲养管理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着鸡群能否适时开产,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以及产蛋高峰的维持时间,是种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阶段肉种鸡后备期的培育主要工作就是体重和均匀度的管理,通过均匀度来衡量鸡群限饲效果,预测鸡群开产整齐性(可用产蛋上升幅度快慢来衡量)、蛋重均匀度及产蛋数量的指标,为饲养者提供一个能准确确定生产情况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肉种鸡活动差,采食量大,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饲料消耗较少。若充分饲养,导致种鸡活重增加(主要是沉积脂肪),其产蛋性能明显降低。为提高肉种鸡的产蛋性能,降低饲料消耗,从六十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学者研究肉种鸡限制饲养技术,现将有关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