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稿日期:2002-01-14禽流感(AI)是危害世界养鸡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该病与新城疫(ND)在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现将二者的区别介绍如下:1病原禽流感病毒(AIV)是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有两种重要的表面抗原,即血细胞凝集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AIV至少有15种血细胞凝集素和9种神经氨酸酶,这样便可能组成大量的病毒亚型,各亚型之间不发生交叉的保护作用。各种AIV之间致病力差异很大,致病力弱的毒株只能引起轻微的症状,而高…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包含8个基因。AIV变异频繁,血清亚型众多,根据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不同,分为不同血清亚型。H9N2亚型为中低致病力毒株,其特点是分布广泛,能造成宿主的免疫抑制,并且可与其它病原微生物通过协同作用引起禽类发病。H9N2虽然为中低致病力毒株,但它对养禽业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和春季较为严重;各种龄期的鸡只均易感,但以40天龄左右的肉鸡、产蛋高峰期的种鸡和商品蛋鸡较常发生。一流行特点1.血清型多: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属,该病毒表面抗原分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容易变异,是特异性抗原。现已知道HA抗原有14种(H1~H14),NA抗原有9种(N1~N9),两者之间可以构成若干血清亚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消灭此病难度较大。2.毒株间毒力的差异和变异: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禽流感(AI)和鸡新城疫(ND)一直对我国的养鸡业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威胁。特别在规模化养鸡场中,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发病向非典型化发展,临床剖检中很难见到典型的ND的特征性病变,与AI很难区分,给AI和ND的诊断和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AI和ND的鉴别诊断1.1病原学AI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IV)。流感病毒除A型外,还有B型、C型。B、C两型仅见于人类,而A型对人类和动物都能感染。在AIV表面有两种重要的表面抗原,即血细胞凝集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从病原学角度看,病毒分为A、B、C三型,分别属于正粘病毒科下设的A型流感病毒属、B型流感病毒属、C型流感病毒属。B型和C型病毒属不易变异,A型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容易变异,含有8个节段组成的单股RNA,呈螺旋对称,一种是血凝素(HA),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A),现在已知的HA有16个亚型(H1 ̄H16),NA有9个亚型(N1 ̄N9),它们之间可以不同组成。其中,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潜伏期几小…  相似文献   

6.
1概述 自古代起,流感已是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病的急型高度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根据核蛋白抗原的特点可分为A、B、C三型。A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许多动物,包括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以及禽类。在人群中会造成灾难性的流行,如 1918年世界上人约有2千万人死于流感。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苷酶(NA),同时也是引起宿主产生保护免疫力的最重要抗原。目前已经明确A型流感病毒有15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每个毒株只能有1个HA亚型和1个NA亚型组合而成。相对禽类来说,从…  相似文献   

7.
禽A型流感病毒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吴宝成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530005A型流感病毒(AIV)隶属于正粘病毒科A/B型流感病毒属,与B型和C型流感病毒无血清学交叉反应。根据A型病毒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特征将流感病毒分成诸多...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万秀峰,辛朝安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642)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症。该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family),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可分为多个亚型...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导致人或动物的全身感染。流感属于流感病毒属成员,可感染人、猪和家禽等多种动物。流感病毒的表面具有两种糖蛋白形式,分别称之为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A型流感病毒中具有15个(H)亚型和9个(N)亚型,其会产生15X9个不同的组合。不同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组合具有不同的感染致病力。导致人类流感的主要是H1N1、H1N2和N3N2毒株,与禽流感常见的H5,H7或H9毒株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各种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其特征是病鸡出现咳嗽、喷嚏和气管等呼吸道症状。1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复杂,目前,已经鉴定出的血凝素亚型有16种(H1~H16),神经氨酸酶亚型有10种(N1~N10)。对鸡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以H5亚型毒株最为常见,可引起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而对鸡低致病性的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力禽流感的流行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禽流行性感冒 (Avian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其易感动物包括各种家禽和野禽 ,综合征可为低致病力毒株引起的轻度呼吸系统疾病、产蛋下降到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急性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历史上造成高致病力禽流感大暴发的禽流病毒都属于H5或H7亚型 ,高死亡率和猝死是其主要特征 ,并导致感染鸡群的全军覆灭。与此同时 ,在世界各地也不乏有中低致病力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广泛流行。不论以何种致病力形式出现 ,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 ,尤其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禽流感的暴发与流行都给养禽…  相似文献   

12.
廖明  赵城 《中国家禽》1998,20(10):36-37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又叫欧洲鸡瘟、真性鸡瘟(FowlPlague),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和疾病综合征;该病毒属正粘病毒料,能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禽,水禽尤其鸭常是最大的贮毒库。不同的毒株对家禽的致病力有很大差异,不...  相似文献   

13.
1病原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禽流感病毒电镜下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态形,病毒粒子80~120nm。病毒粒子内部含有的1条RNA(核糖核酸)核蛋白链,呈旋状排列,这种核蛋白是特异性抗原(被称为NP抗原或S抗原)。根据其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型。到目前为止,从鸟类分离出来的所有流感病毒均为A型。病毒粒子的囊膜含有脂质,其表面被覆两种抗原性不同的突起物(糖蛋白),一种是血球凝集素(H),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至今A型流感病毒的H已有16种,N已有10种,在自然界它们组合成了众多的…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鸟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毒有多种血清亚型,其中大部分是没有致病性的,有些是属于低致病性的。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1病原禽流感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IV除A型外,还有B型、C型。其中B、C两型仅见于人类,而A型对人类和动物都能感染。在AIV表面有两种重要的表面抗原,即血细胞凝集素(HA)…  相似文献   

15.
食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禽流感病毒(AIV)可按病毒粒子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的不同分为H1~H15共15个亚型,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的不同分为N1~N9共9个亚型。目前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6.
病原特点:A型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病毒粒子表面存在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不同的流感病毒株HA和NA不同,由此而分为许多血清型,常见高致病力的血清型为H5、H7。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疾病综合征。该病毒广泛存在于多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由于AIV抗原性和致病力的易变性及各血清型毒株间缺乏交叉保护性,所以,AI已成为我国养禽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在养鸡业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8]。近年来,我国在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对该病毒的研究现状作综述如下。1AIV毒株的分离与分型1.1AIV毒株分离  世界各地都有特定的毒株引起AI的暴发和流行,引起禽的大量死亡和生产性能的急剧下降[1]。1978年…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病毒是属A型正粘科病毒 ,病毒表面有血凝素 (HA)和神经氨酸酶 (NA)两种糖蛋白。由于病毒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各不相同 ,所以又将流感病毒分为H1N1、H4N2、H5N7、H7N2、H5N2等不同血清型。禽流感的致病性差异很大 ,一般认为血清型为H7和H5的病毒株是强致病性的 ,但现在发现H7和H5的毒株也有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具有很高的变异性 ,在宿主细胞中极易发生遗传基因重组 (变异 ) ,形成新的病毒毒株 ,这种遗传基因重组往往是受到外来作用后发生的。因此重组后新的病毒毒株更具有致病性和抵抗力。比如 ,一种禽流感病…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vain influenza,AI)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和野禽感染的疾病综合征。其病原禽流感病毒(avain influenza virus,AIV)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可分为15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自1878年该病首次在意大利流行以来,不断蔓延,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本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查红波 《中国家禽》2000,22(8):38-38
1病原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有囊膜,囊膜外有纤突。可感染禽、人、猪、马。其病毒表面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由于H、N抗原不同,病毒可以分为很多亚型。已确定有16个H亚型,即H1~H16,9个N亚型,即N1~N9。其中,H5、H7亚型具有高致病性;除此之外,H9亚型致病性也较强。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抗原漂移、转换、基因重组等发生抗原变异。当开始传播到高密度的饲养区时,容易队弱毒变异成为高致病力毒株,发病率明显上升。2流行病学 禽流感主要是水平接触性传播。候鸟、观赏鸟、散禽等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