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美洲商陆和姜黄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cana Roxb、姜黄Curcuma longa2种中药植物多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am digitatum和小麦纹枯病菌Rhizotoniacereais 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姜黄提取物对玉米小斑和小麦纹枯2种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醚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为0.4688g/L,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为0.034g/L。美洲商陆甲醇提取物对柑橘绿霉和小麦纹枯2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根、叶、果3部分的提取物。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美洲商陆总皂甙,生测结果表明美洲商陆总皂甙对柑橘绿霉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0.2032g/L。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华  李青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37-10039
[目的]探讨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用95%乙醇提取8种中草药,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白菜软腐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水稻纹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pH值对丁香提取液抑菌作用的影响,确定丁香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除细辛对白菜软腐病菌,黄芪对玉米小斑病菌,黄芪、仙鹤草对水稻纹枯病菌外,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供试病菌生长具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丁香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均为100%。丁香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各有不同,适宜pH值的范围较广。[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开发中草药作为植物源农药防治植物病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了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蒸馏水4种臭牡丹提取物,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包括抑菌圈直径(十字交叉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以小麦赤霉为指示菌,观察了pH值为5~8范围内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蒸馏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乙酸乙酯、乙醚,8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差。4种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的抑制效果几乎都优于其他的菌种,而对玉米大斑的抑制效果最差,可能是其抑菌机理不同,导致对不同菌的抑菌能力产生差异。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20、25mg/ml;80%乙醇提取液对水稻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mg/ml,而对小麦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5mg/ml;蒸馏水提取液对小麦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mg/ml;乙醚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10、20、20、30mg/ml。总的看来,臭牡丹根提取物对这几种常见植物致病菌的MIC均在35mg/ml以下。臭牡丹根提取物在pH值5~8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8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然后,随着pH值增加或减小而变差;乙醚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对小麦赤霉的抑制作用大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而蒸馏水的则与乙醚相反,表明其抑菌活性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结论]臭牡丹根对4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菌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袁宏球  孙丹  张世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44-8045
[目的]研究假蒟甲醇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在2mg/ml的浓度下,对9种菌有一定的抑制率,对香蕉炭疽病菌、番木瓜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西瓜蔓枯病菌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849,0.7663、0.8913、1.6425mg/ml。假蒟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活性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2.7%和88.3%。假蒟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髓EC50分别为0.5692,0.5446mg/ml。[结论]证实假蒟叶甲醇提取物中含有具有抑真菌活性的次生物质,该物质溶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蟛蜞菊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4种提取物对茶轮斑病菌、茶炭疽病菌、茶云纹叶枯病菌这3种茶树叶部病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蟛蜞菊4种提取物对被测3种茶树病原菌的菌丝生长的抑菌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上升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中蟛蜞菊4种提取物对茶云纹叶枯病的抑制效果最强,正丁醇萃取...  相似文献   

6.
2种中药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苍术和乌药2种中药植物甲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农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苍术甲醇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金橘砂皮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茶轮斑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在85.17%~100%,其对玉米大斑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茶轮斑病菌、水稻胡麻叶斑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的有效中浓度(EC50值)为0.131 6~0.980 2 g/L。乌药甲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均在80%以上,其中对除贡柑链格孢菌外9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EC50值为0.102 0~0.632 9 g/L。采用液-液萃取法和固-液萃取法分别对苍术和乌药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合活性跟踪,发现苍术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层和石油醚萃取层中,乌药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层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绵胶煤炱菌、条纹炭角菌、瑞克纤孔菌、木蹄层孔菌、红缘拟层孔菌和高木蹄层孔菌的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试6种高等真菌乙醇提取物对姜瘟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白菜软腐菌及柑橘溃疡病菌的抗细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6种高等真菌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葡萄黑痘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番茄棉腐病菌的抗真菌活性。[结果]6种高等真菌的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除海绵胶煤炱菌外,其他5种高等真菌的乙醇提取物均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结论]6种高等真菌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活性,可进一步用于抗菌活性成分分离和生物农药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cana Roxb、姜黄Curcuma longa 2种中药植物多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am digitatum和小麦纹枯病菌Rhizotonia cerealis 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姜黄提取物对玉米小斑和小麦纹枯2种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醚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为0.4688 g/L,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为0.034 g/L.美洲商陆甲醇提取物对柑橘绿霉和小麦纹枯2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根、叶、果3部分的提取物.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美洲商陆总皂甙,生测结果表明美洲商陆总皂甙对柑橘绿霉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0.2032 g/L.  相似文献   

9.
陈浩  宁睿  苏兴海  李优琴  王春梅  石志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84-1485,1510
[目的]对中药提取物进行抑菌成分分析,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以丁香等1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为材料,测定各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丁香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丁香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结论]初步证实丁香酚为丁香提取物的主要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以水和50%乙醇做为溶剂,提取9种植物的活性物质,通过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试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种植物50%乙醇提取液都能抑制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仅有山苍子和辣椒的水提取液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尝试以上述植物为原料研制植物源农药来防治小麦白粉病。9种植物提取物对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与提取物成分、浓度相关,将大蒜、女贞子(烘干)、辣椒和烟皮的乙醇提取液稀释11.00倍,辣椒水提液稀释2.25倍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不同提取液中抑制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活性物质的种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蛇床子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效果及抑菌活性的稳定性,以番茄灰霉病菌作为供试菌种,用蛇床子提取物作为抑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蛇床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种均表现出抗菌效果,并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φ=95%),其抑菌率达到76.92%;提取时间和方式是超声提取30min,抑菌率达到78.87%,超声波提取10、60min与震荡1、2、3d变化不大;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测定蛇床子抑菌效果,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0g.L-1时,接菌后3.5d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到最大值,为77.35%;蛇床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试验中,蛇床子在-20℃和100℃时抑菌活性低于0~80℃处理;蛇床子的光稳定性在光照超过48h之后抑菌活性有所下降;蛇床子的有效保存时间在0d最大,以后逐渐降低,超过25d抑菌率明显下降。因此,蛇床子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的最佳抑菌条件是用乙醇(φ=95%)提取,超声波提取30min,质量浓度为20g.L-1,避光保存于4℃的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超过25d。  相似文献   

12.
中药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无乳链球菌LDH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复方蛇床子涂膜剂中单味药及不同组合制成煎剂,用平板法观察各煎剂对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各煎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无乳链球菌LDH酶活力的抑制浓度。结果显示,无论是单味药蛇床子、金银花,还是组合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和蛇床子-紫花地丁-蒲公英及复方蛇床子涂膜组方都有抑菌效果,以复方蛇床子涂膜组方效果最好;蛇床子、金银花、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和蛇床子-紫花地丁-蒲公英组合在0.062 5 g/m l时均可降低无乳链球菌LDH酶活力。复方蛇床子涂膜剂中的药物成分可能是通过抑制LDH酶而起抑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为供试菌种,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山茱萸体积分数70%乙醇粗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经化学定性检识,初步判定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以川楝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其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川楝子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1:40、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温度80℃,黄酮得率为0.56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水浴提取法的得率0.294%,和在相同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条件下微波法的得率0.278%,研究结果为川楝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均相N-酰化反应,控制摩尔比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乙酰度而分子量相近的乙酰化壳聚糖,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和光散射联用、电位滴定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并测试不同乙酰度壳聚糖的抗植物病原真茵活性,且制备一系列较高乙酰度而重均分子量(Mw)不同的水溶性壳聚糖,考察分子量对其抗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L-1的酰化壳聚糖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小麦颖枯病病茵、黄色镰刀茵和立枯丝核菌 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抗茵性,抗菌性随着乙酰基团的增加而增强,酰化壳聚糖和壳聚糖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和小麦颖枯病病菌的最低抑茵浓度(MIC)分别为0.5 g·L-1和1.0 g·L-1.较高乙酰度的水溶性壳聚糖具有抗茵性,随着重均分子量的下降,对黄色镰刀茵的抗茵性增强,而对其他3种菌的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中药苦参、川楝子、白鲜皮、百部、博落回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尿洗合剂、阿维菌素对牛蒡长管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蚜虫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0.028g/L;其次为尿洗合剂,LC50为2.59g/L。中药提取物以苦参对蚜虫毒力最强,其次为博落回。田间试验表明,以5%的阿维菌素1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尿洗合剂。在中药提取物中以博落回1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苦参提取物20倍液。使用生物农药及中药农药即可实现对牛蒡长管蚜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苦参、川楝子和百部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测定了不同提取物配比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从而筛选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苦参、川楝子和百部提取物均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半数致死剂量( LC50)分别为74.07 mg/...  相似文献   

18.
不同提取方法对中草药抑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煎法、半仿生法、乙醇回流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微波萃取法、水提醇沉法6种方法制备五倍子、多梅、生地榆、生黄芪、大黄等6种中草药原液,以9种畜禽肠道病原菌为试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供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不同提取方法对不同中草药抑菌作用的影响不同,其中,五倍子、诃子以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P<0.01),水提醇沉法次之(P<0.05);乌梅以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P<0.01),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及微波萃取法次之(P<0.05);黄芩、大黄各提取液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6种方法无明显的区别;地榆各提取液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微波萃取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水提醇沉法和乙醇回流法等方法制备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优于水煎法和半仿生法.说明乙醇回流法对6种中草药抗菌成分的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溶剂浸提和水蒸汽蒸馏法对白苏叶进行提取,并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种白苏叶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在0.1 g干样/mL下,白苏叶乙醇提取物在3~5 d的培养时间内能够完全抑制辣椒疫霉病菌的生长,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60%。白苏叶挥发油在测定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白苏叶挥发油在0.5 mg/mL时能够完全抑制供试7种供试病菌的生长。白苏挥发油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测定表明,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677mg/mL和0.1050 mg/mL。  相似文献   

20.
地肤子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水、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5种溶剂平行浸泡地肤子,获得不同溶剂的提取液。以小麦赤霉病菌、茄子枯萎病菌、桃褐腐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为供试菌种,将地肤子不同溶剂提取液对供试菌种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地肤子的水提物对6种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均高于74.34%(P<0.05),因此,水溶剂可作为活性物质提取的首选溶剂;2)5种溶剂提取液对桃褐腐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