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鸵鸟长途运输后死亡一例■李冠元(辽宁省鞍山市湖南街7—15号114004)一、病程经过我国北方某鸵鸟养殖企业,于1995年5月底由欧洲引进一批成年非洲黑鸵鸟,其中有一母鸟抵达目的地数日后,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排粪少而干硬,步行谨慎,右脚负重不敢吃力,...  相似文献   

2.
鸵鸟生长期增重快,性情活泼好动,好奇性强,对外界环境中的异物、异色、异形物体、异种动物等非常敏感,受刺激后最易发生应激。常引起鸵鸟精神不振、惊恐不安、食欲减退,应激严重的鸵鸟,尿液浓稠而继发尿酸中毒,脱水,败血症而死亡。发生原因饲养环境、场地、人员、噪音、天气、温度等突然改变及其它动物(狗)突然窜入,使鸵鸟受惊吓而引发应激。饲养密度大,舍内栅栏粗糙,铁丝、铁钉划伤,受惊引起奔跑而引发应激。注射疫苗、治疗疾病等捕捉而引发应激。饲料的突变,水质不良以及长途运输等均能引发鸵鸟应激。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维…  相似文献   

3.
鸵鸟分为非洲鸵鸟、澳洲鸵鸟和美洲鸵鸟,国内饲养的鸵鸟是分别从非洲、澳洲和美洲引入的。其中,澳洲鸵鸟体型最小,体高1.8米左右,体重40~58公斤;非洲鸵鸟体型最大.高达2.5米。体长达2米,体重达180公斤。鸵鸟具有如下特性:耐粗饲易成活,饲养成本低;对环境适应力强;抗病力强;耐干热。  相似文献   

4.
卞进步 《中国家禽》2004,26(11):38-38
有营养学专家预言,鸵鸟肉将是未来理想的营养肉。虽然鸵鸟肉在国内并不为老百姓熟知,但在国际市场上却非常受欢迎,几乎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只有2%的意大利人知道鸵鸟肉,而今天意大利人要想吃到鸵鸟肉必须排队等候;2000年世界最大的鸵鸟养殖国  相似文献   

5.
鸵鸟分为非洲鸵鸟、澳洲鸵鸟和美洲鸵鸟,国内饲养的鸵鸟是分别从非洲、澳洲和美洲引入的。其中,澳洲鸵鸟体型最小,体高1.8米左右,体重40~58公斤;非洲鸵鸟体型最大,高达  相似文献   

6.
胃积沙是造成幼鸵鸟死亡的疾病之一。该病病程缓慢,不细心进行观察是很难发现的,待发现鸵鸟患病,进行治疗时,已为时过晚。因此,在平时饲养中要仔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1.发病原因:由于长途运输,饲养环境改变,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或由小群转为大群饲养等原因,造成幼鸵鸟患有该病。 2.临床症状:患病鸵鸟木然呆立,走路蹒跚,常独立一隅,两眼紧闭,不与群鸟一起活动。饲喂时病鸟勉强采食,常见其抬尾,但不见排粪,有时排少量尿液。鸵鸟保定后用手触摸胃部和腹部,发现胃腹部隆起,手能触摸到泥沙,用手触上触下能听到沙子的磨擦声。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我国各地一些养殖户从国外引进鸵鸟约 20万至 30万只,由于一些商贩的“炒作”,哄抬价格,使 1只鸵鸟的价格由 1万元“炒”至 10多万元,致使一些人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办起了鸵鸟养殖场。鸵鸟养殖热引起了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们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科学论证,认为:鸵鸟养殖业不符合中国国情,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太高,产品国内无销路,国外无订货,鸵鸟养殖热应该冷下来,再度降温。   但专家的告诫并未使一些养殖户冷下来。去年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地方,如河南、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  相似文献   

8.
产蛋期鸵鸟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养殖鸵鸟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种蛋,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养殖鸵鸟的需要.因此研究产蛋期鸵鸟的营养需要,配制适宜的产蛋期日粮,优化产蛋期鸵鸟的饲养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蛋期鸵鸟的生产性能,是鸵鸟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1 国内当前主要种鸵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市场瞭望     
鸵鸟肉目前市场正在开拓之中 中国鸵鸟协会专家指出,我国食用猪、牛、羊肉已有数千年历史,鸵鸟养殖在中国仅8年时间,人们的饮食习惯很难一时转变,需要有一个缓慢、认识的过程。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肉类销售比较疲软,鸵鸟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国内销售市场还处于开拓之中,需要广大投资者,养殖、加工企业共同努力。相信再过5~10年,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WTO,未来鸵鸟养殖市场应十分广阔。尤其随着鸵鸟皮、油脂、角膜、血清、内脏的综合利用,作为鸵鸟副产品的鸵鸟肉,其价格将会成倍下降,其发展前景将潜力无限…  相似文献   

10.
中国鸵鸟协会专家指出,我国食用猪、牛、羊肉已有数千年历史,鸵鸟养殖在中国仅 8年时间,人们的饮食习惯很难一时转变,需要有一个缓慢认知的过程。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肉类销售比较疲软,鸵鸟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国内销售市场还处于开拓之中,需要广大投资者和养殖、加工企业共同努力。相信再过 5~ 10年,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 WTO,未来鸵鸟养殖市场十分广阔。尤其随着鸵鸟皮、油脂、角膜、血清、内脏的综合利用,作为鸵鸟副产品的鸵鸟肉,其价格将会成倍下降,其发展前景将潜力无限。仅以人均 1年吃 500g…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国各地一些养殖户从国外引进鸵鸟约20万-30万只,由于一些商贩的“炒作”,哄抬价格,使1只鸵鸟的价格由1万元“炒”至10多万元,致使一些人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办起了鸵鸟养殖场,炒得沸沸扬扬。“鸵鸟养殖热”引起了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们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科学论证,认为:鸵鸟养殖了符合中国国情,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太高,产品国内无销路,国外无订货,“鸵鸟养殖热”应该冷下来.再度降温。 但专家的告诫并未使一些养殖户冷下来,去年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地方.如河南、河北、山东、辽…  相似文献   

12.
幼龄鸵鸟佝偻病的诊治裘孝良郝勤宗班进林(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保定071001)张秀莲(河北省河间市农业局,062400)鸵鸟的佝偻病在国内少见报道。1996年2月河北省河间市某开发公司饲养的30日龄左右的小鸵鸟发生了腿软不能站立的疾病,经临诊观察...  相似文献   

13.
曹正 《中国家禽》2003,25(23):25-25
鸵鸟新城疫是威胁鸵鸟养殖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国外、国内均有关于鸵鸟新城疫的报道。鸵鸟新城疫与鸡新城疫病原相似,有相同的免疫原性;目前国内多家鸵鸟场均采用鸡用疫苗进行免疫并产生较好的防疫效果。我场至1996年建厂以来一直采用鸡用苗对该病进行预防免疫。小鸟采用滴鼻,  相似文献   

14.
鸵鸟的标记     
鸵鸟的标记吴世林,王爱莲(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鸵鸟标记是鸵鸟生产上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它是建立可靠的鸵鸟档案和记录的手段。目前,用于鸵鸟标记的方法主要有4种:1铬号标记这种方法是南非人最早使用于标记鸵鸟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小鸟出壳...  相似文献   

15.
雌性鸵鸟生殖器官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养殖驼鸟10万只以上,其中种鸵鸟3万只。目前,对鸵鸟基础性方面研究的报道很少,仅见于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但详细资料来源受限;而国内仅有的一些资料多比较粗浅,真正系统深入的研究极少。为此,本试验对雌鸵鸟生殖器官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鸵鸟自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种鸟养殖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而商品鸵鸟饲养相对发展迟缓。近年来,随着国内鸵鸟养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许多有识之士感到目前从事商品鸵鸟饲养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已投入或积极准备进行商品鸵鸟饲养。同时纷纷来信询问该项事业的发展前景及有关饲养管理技术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国内外商品鸵鸟生产的有关资料并应邀对多处鸵鸟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现场咨询。结果初步认为,我国商品鸵鸟饲养环境条件日渐成熟。近几年内,商品鸵鸟生产将成为国内养殖业中的又  相似文献   

17.
张劳  柯丽白 《中国家禽》2001,23(20):7-8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鸵鸟产品,主要作食物、服装、用具和装饰。古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射猎鸵鸟获取肉和羽毛等,还将部分剩余鸵鸟囚养,属于半家养状态。囚养的目的主要供食用,还可供人骑乘,男人用鸵鸟羽毛作饰物的魅力是家养鸵鸟的基础。在19世纪以前,供给欧洲的所有鸵鸟羽毛都是在北非和阿拉伯捕杀野生鸵鸟获得的,这种捕杀导致一些亚种灭绝。1南非的鸵鸟养殖业发展历程从南非出口鸵鸟羽毛的最早记录在1838年。在开普省,1865年鸵鸟仅存栏80只,而到1904年存栏已达约357,000只,采用人工孵化。从北非引种,…  相似文献   

18.
鸵鸟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劳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23):30-30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鸵鸟产品,在史前岩石艺术和民间传说中常出现对鸵鸟羽毛的描绘。在人类早期的记录和手稿中也有记载。人们利用鸵鸟产品作食物、服装、用具和装饰。古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射猎鸵鸟获取肉和羽毛等,还将部分剩余鸵鸟圈养,属于凌晨家养状态。囚养的目的主要供食用,还可以供人骑乘。古埃及和罗马出身高中的妇女,在一些仪式中骑鸵鸟,男人用鸵鸟羽毛作饰物的魅力是家养鸵鸟的基础。在19世纪以前供给欧洲的所有鸵鸟羽毛都是在北非和阿拉伯捕杀野生鸵鸟获得的,这种捕钉导致一些亚种灭绝。  相似文献   

19.
鸵鸟的消化特点与营养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鸵鸟的商业化饲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饲养行业。然而有关鸵鸟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的研究资料则很少。许多鸵鸟饲养者和饲料生产者一般都是参照其它家禽如鸡和火鸡的资料制订鸵鸟的饲养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对于鸵鸟饲养者来说,面临的主要课题是确保鸵鸟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健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长和繁殖潜力。1鸵鸟的消化特点与其它家禽相比,鸵鸟没有嗉囔,而有一个大而壁薄的前胃以代替其它家禽嗉囔的贮存功能,但这种前胃容易发生食滞塞。鸵鸟的消化系统与反刍动物相似,具有发酵饲料的能…  相似文献   

20.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鸟类,人工养殖开始于19世纪的非洲,20世纪80年代扩展到欧、美、亚等地,9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现在已经被较大规模的人工饲养,国内存栏大约5万只.鸵鸟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鸵鸟皮可与鳄鱼皮媲美,“全身都是宝”.但是,由于近年来人工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导致种鸵鸟的养殖成本增加20%~30%,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鸵鸟产业均面临很大挑战.因此,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种鸵鸟的产蛋水平及种蛋合格率等,成为种鸵鸟场成功运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